5G传输、视频采访、智能剪辑、全息成像……
“云”上的两会更安全更高效(会内会外)
视频连线、云端答问……随着今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陆续开通,通道上特殊的采访方式引来关注。

5G传输、视频采访、智能剪辑、全息成像……
“云”上的两会更安全更高效(会内会外)

视频连线、云端答问……随着今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陆续开通,通道上特殊的采访方式引来关注。

与往年记者云集、熙来攘往的场面不同,今年的“通道”均通过视频连线进行——参加采访的记者身处几公里之外的大会新闻中心驻地,在镜头和电视屏幕前向代表委员提问。

每年全国两会,都是新技术手段和新科技产品演练应用的大平台。今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5G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让两会开得更安全、服务更精准、报道更高效,将会场内外的新气象、新声音生动呈现在全球面前。

云端答问,效果不打折

除了“两会通道”外,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及记者会也采取了网络视频的方式,这在全国两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5月24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与在分会场的中外记者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云端”答问。

远程采访的进行,离不开高清传输技术和相关设备的支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位于北京梅地亚中心的大会新闻中心发布厅设置了3块高清电子屏和4枚高清摄像头。发布会得益于5G传输的低延时和高速率,两个会场可实时连线,确保发布会顺利进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而在两会会场内外,5G设备与5G产品的广泛应用,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新基建”的魅力。

去年全国两会上,5G信号首次实现了新闻中心全覆盖。作为5G信号的无线终端接入设施,20厘米高的圆柱形前置设备(CPE)大放异彩。今年,更小、更便携的5G数据终端出现在两会上——数据终端只有普通充电宝大小,使用USB接口充电,只要在5G网络覆盖的地方,使用者就可以通过终端将自己的设备接入5G信号。与以往相比,接入5G网络更便捷、不受空间限制。

视频应用,展现硬实力

一块蓝色背景板、一台笔记本电脑……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驻地内的网络视频采访间成为“标配”。

根据防疫要求,两会期间新闻记者主要通过网络视频等非面对面的“云采访”模式,与代表委员连线交流。如记者希望采访一位政协委员,可通过微信申请小程序或向各驻地新闻联络员提出采访申请,并填写相关申请信息。大会新闻组征求委员意见后,根据网络视频采访间使用情况,统一安排使用包括腾讯会议等视频软件进行采访活动。

记者通过申请后,只需要按照预定的采访时间打开会议应用,输入会议号和密码,即可进入云端的“会议室”,远程连线各驻地委员。在“会议室”,管理员可以统一向委员提问,也可以指定某一位记者提问,以保证采访有序进行。

从以往的“跑两会”,到如今把会场延伸到云端,“临危受命”的网络会议,方便高效地传播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实现了会内会外的互通互联。

事实上,在防疫期间,以腾讯会议为代表的视频会议产品,便被广泛用于云办公、云招商、云教学,在复工复产、停课不停学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云两会”的顺利进行,体现了中国互联网技术的“硬核”能力,也是中国加速进入数字时代的重要表现。

融合产品,传播好声音

今年两会,媒体融合也搭上了5G等新技术的快车,更好地传递出中国信心与力量。

好马配好鞍——会场内外,有的新闻工作者挎上了“5G+4K”背包,这个和普通双肩包一般大小的“神器”,可以通过线缆与肩上的摄像机连接。背包的重量不足1公斤,里面却“别有洞天”:背包内置4K编码器和5G模组,后台还有解码器,可以进行5G网络下4K级别直播视频的采集,一个背包就抵得上一辆转播车。还有的记者戴上了“5G﹢AR”眼镜,通过Type-C接口与手机连接后,可以实时锁定和识别会场采访对象。

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在两会期间推出“5G+AI”模式,打造了iMedia、iMonitor、iNews等智慧平台。前方记者将视频素材传回后,智慧平台可第一时间对素材进行处理,用智能剪辑、智能导播等方式,更高效、更准确地制作视频新闻,实现对新闻采、编、发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还有媒体日前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等报道。利用全息成像技术,在5G网络下,连线两端的记者与采访对象在屏幕中进入同一时空,受访者的语音、表情、动作实时呈现,与访谈人握手、交谈、互动十分自然,实现了“面对面”的实时交流。

人民日报记者 刘 峣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5G传输、视频采访、智能剪辑、全息成像……
“云”上的两会更安全更高效(会内会外)

2020-05-26 07:20:08 来源: 0 条评论

视频连线、云端答问……随着今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陆续开通,通道上特殊的采访方式引来关注。

与往年记者云集、熙来攘往的场面不同,今年的“通道”均通过视频连线进行——参加采访的记者身处几公里之外的大会新闻中心驻地,在镜头和电视屏幕前向代表委员提问。

每年全国两会,都是新技术手段和新科技产品演练应用的大平台。今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5G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让两会开得更安全、服务更精准、报道更高效,将会场内外的新气象、新声音生动呈现在全球面前。

云端答问,效果不打折

除了“两会通道”外,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及记者会也采取了网络视频的方式,这在全国两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5月24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与在分会场的中外记者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云端”答问。

远程采访的进行,离不开高清传输技术和相关设备的支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位于北京梅地亚中心的大会新闻中心发布厅设置了3块高清电子屏和4枚高清摄像头。发布会得益于5G传输的低延时和高速率,两个会场可实时连线,确保发布会顺利进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而在两会会场内外,5G设备与5G产品的广泛应用,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新基建”的魅力。

去年全国两会上,5G信号首次实现了新闻中心全覆盖。作为5G信号的无线终端接入设施,20厘米高的圆柱形前置设备(CPE)大放异彩。今年,更小、更便携的5G数据终端出现在两会上——数据终端只有普通充电宝大小,使用USB接口充电,只要在5G网络覆盖的地方,使用者就可以通过终端将自己的设备接入5G信号。与以往相比,接入5G网络更便捷、不受空间限制。

视频应用,展现硬实力

一块蓝色背景板、一台笔记本电脑……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驻地内的网络视频采访间成为“标配”。

根据防疫要求,两会期间新闻记者主要通过网络视频等非面对面的“云采访”模式,与代表委员连线交流。如记者希望采访一位政协委员,可通过微信申请小程序或向各驻地新闻联络员提出采访申请,并填写相关申请信息。大会新闻组征求委员意见后,根据网络视频采访间使用情况,统一安排使用包括腾讯会议等视频软件进行采访活动。

记者通过申请后,只需要按照预定的采访时间打开会议应用,输入会议号和密码,即可进入云端的“会议室”,远程连线各驻地委员。在“会议室”,管理员可以统一向委员提问,也可以指定某一位记者提问,以保证采访有序进行。

从以往的“跑两会”,到如今把会场延伸到云端,“临危受命”的网络会议,方便高效地传播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实现了会内会外的互通互联。

事实上,在防疫期间,以腾讯会议为代表的视频会议产品,便被广泛用于云办公、云招商、云教学,在复工复产、停课不停学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云两会”的顺利进行,体现了中国互联网技术的“硬核”能力,也是中国加速进入数字时代的重要表现。

融合产品,传播好声音

今年两会,媒体融合也搭上了5G等新技术的快车,更好地传递出中国信心与力量。

好马配好鞍——会场内外,有的新闻工作者挎上了“5G+4K”背包,这个和普通双肩包一般大小的“神器”,可以通过线缆与肩上的摄像机连接。背包的重量不足1公斤,里面却“别有洞天”:背包内置4K编码器和5G模组,后台还有解码器,可以进行5G网络下4K级别直播视频的采集,一个背包就抵得上一辆转播车。还有的记者戴上了“5G﹢AR”眼镜,通过Type-C接口与手机连接后,可以实时锁定和识别会场采访对象。

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在两会期间推出“5G+AI”模式,打造了iMedia、iMonitor、iNews等智慧平台。前方记者将视频素材传回后,智慧平台可第一时间对素材进行处理,用智能剪辑、智能导播等方式,更高效、更准确地制作视频新闻,实现对新闻采、编、发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还有媒体日前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等报道。利用全息成像技术,在5G网络下,连线两端的记者与采访对象在屏幕中进入同一时空,受访者的语音、表情、动作实时呈现,与访谈人握手、交谈、互动十分自然,实现了“面对面”的实时交流。

人民日报记者 刘 峣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