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大江时评:“三新”赋能乡村振兴走稳向好
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充满希望。干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要着力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就必须以推动产业新、科技强和人才足为立足点,一步一个脚印赋能乡村振兴走稳向好。

【地评线】大江时评:“三新”赋能乡村振兴走稳向好

来源:中国江西网 2020-06-23

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充满希望。干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要着力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就必须以推动产业新、科技强和人才足为立足点,一步一个脚印赋能乡村振兴走稳向好。

数字产业为乡村振兴释放“新活力”。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产业是基础。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数字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要产业强,就必须产业“新”,就要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各类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这些年,不少农村发展电商,把农产品卖到了互联网上,解决了就业和贫困的问题;与此同时,智慧农业的深耕也摆脱了传统种地方式,现如今手机传感信息,结合互联网数据进行科学种田已成为新时尚。可以说,随着数字产业与绿色经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的相融互促,必将不断提高乡村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和新活力,真正助力现代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

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事实证明,在乡村振兴中,以科技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是乡村振兴不竭的“新动能”。近年来,各地以“科技+”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不断转变新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取得实效。在江西莲花县湖上乡的井冈山大学千余亩卷丹百合种植示范基地里,如画的百合田园风光,映衬着村民日益红火的日子。原来当地通过与井冈山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支高水平学科的生物学团队,瞄准乡村振兴主战场,协同创新了百合优质新品种,中心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百合成为了农民致富的“幸福花”。植根乡土乡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的不仅仅是一股浓浓的“科技范”,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汇聚“新引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大量的外来人才进乡村和本土人才“留下来”,汇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农村要实现现代化,一方面,要大力“聚”人才,狠下功夫引进乡村发展中急需的技术、管理人才,用好的事业平台、机制待遇让人才“愿意留”且留下来有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本土人才,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加强技术帮扶、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培养人才、搭建平台,让更多的本土人才成长起来,就近施展才华。比如,在江西上高县,这里就创新成立的农村实用人才示范点及入库示范点,积极开展“企业+基地+人才+用户”模式,吸纳农村实用人才参与农村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可以说,营造创业环境,激发人才活力,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攻坚之力和引擎动力。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要在做好显功和潜功当中,持续推动农村产业新、科技强和人才足,打基础、利长远,我们就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图景!

文/何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大江时评:“三新”赋能乡村振兴走稳向好

2020-06-23 12:44:42 来源: 0 条评论

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充满希望。干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要着力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就必须以推动产业新、科技强和人才足为立足点,一步一个脚印赋能乡村振兴走稳向好。

数字产业为乡村振兴释放“新活力”。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产业是基础。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数字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要产业强,就必须产业“新”,就要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各类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这些年,不少农村发展电商,把农产品卖到了互联网上,解决了就业和贫困的问题;与此同时,智慧农业的深耕也摆脱了传统种地方式,现如今手机传感信息,结合互联网数据进行科学种田已成为新时尚。可以说,随着数字产业与绿色经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的相融互促,必将不断提高乡村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和新活力,真正助力现代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

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事实证明,在乡村振兴中,以科技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是乡村振兴不竭的“新动能”。近年来,各地以“科技+”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不断转变新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取得实效。在江西莲花县湖上乡的井冈山大学千余亩卷丹百合种植示范基地里,如画的百合田园风光,映衬着村民日益红火的日子。原来当地通过与井冈山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支高水平学科的生物学团队,瞄准乡村振兴主战场,协同创新了百合优质新品种,中心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百合成为了农民致富的“幸福花”。植根乡土乡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的不仅仅是一股浓浓的“科技范”,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汇聚“新引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大量的外来人才进乡村和本土人才“留下来”,汇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农村要实现现代化,一方面,要大力“聚”人才,狠下功夫引进乡村发展中急需的技术、管理人才,用好的事业平台、机制待遇让人才“愿意留”且留下来有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本土人才,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加强技术帮扶、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培养人才、搭建平台,让更多的本土人才成长起来,就近施展才华。比如,在江西上高县,这里就创新成立的农村实用人才示范点及入库示范点,积极开展“企业+基地+人才+用户”模式,吸纳农村实用人才参与农村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可以说,营造创业环境,激发人才活力,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攻坚之力和引擎动力。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要在做好显功和潜功当中,持续推动农村产业新、科技强和人才足,打基础、利长远,我们就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图景!

文/何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