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扩招要严防为补缺而招录
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再受疫情叠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显得颇为严峻。此时,多地纷纷扩大公务员招录人数,可谓是“雪中送炭”,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压力。但是,扩招并不意味着要降低门槛,各地的招录工作依然需要严把“质量关”。

公务员扩招要严防为补缺而招录

来源:红网2020-06-24

相较去年,不少省份的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大幅增加,有的省份扩招幅度接近400%。此外,不少地区也扩大了基层公务员的招录规模。(6月23日 中国新闻网)

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再受疫情叠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显得颇为严峻。此时,多地纷纷扩大公务员招录人数,可谓是“雪中送炭”,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压力。但是,扩招并不意味着要降低门槛,各地的招录工作依然需要严把“质量关”。

据了解,扩招名额的去向更多侧重基层。近年来,基层公务员人手不够已是不争事实。一方面是基层工作繁重,对接面较宽较广,在“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的现实情况下,人手明显不足;二是不少地方存在基层干部成长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导致基层公务员流动性较大。再加上其他琐碎问题的共同影响,基层公务员数量缺口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基层行政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纷纷释放出在公务员招录方面向应届生倾斜的信号。从补缺的角度看,此举无可厚非。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是,提高基层行政效能的关键不在队伍人数上,而在制度和机制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如何去培养、怎样留住人等等,这些都应纳入基层公务员队伍体系建设中。如果仅仅是为了补缺而招录,甚至放宽条件去招录,未必能有效纾解当前基层行政的困难。

更需注意的是,能否让各级政策落地,取决于基层公务员的“穿针”能力。而应届毕业生相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要理顺上头“千条线”则困难较多。因此,招录工作还应该围绕如何帮助应届毕业生尽快进入角色下足功夫,做好文章。特别是要充分用好录取后与上岗前的空当时期,创新举措来抓牢抓实岗前培训,以便让这些毕业生更好地熟悉工作岗位,提前进入“上岗”状态。

当前,基层公务员普遍面临“三困”:人才之困、工作之困、成长之困。向应届生敞开大门,倡导“到基层去”要解决的更多是人才之困的问题。而公务员扩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添人手,更是为了治理好基层、服务好群众。所以,公务员扩招千万不能有为补缺而招录的错误认识,做好补缺后的“半篇文章”才至关重要。

作者:赵耀世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公务员扩招要严防为补缺而招录

2020-06-24 07:26:55 来源: 0 条评论

相较去年,不少省份的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大幅增加,有的省份扩招幅度接近400%。此外,不少地区也扩大了基层公务员的招录规模。(6月23日 中国新闻网)

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再受疫情叠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显得颇为严峻。此时,多地纷纷扩大公务员招录人数,可谓是“雪中送炭”,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压力。但是,扩招并不意味着要降低门槛,各地的招录工作依然需要严把“质量关”。

据了解,扩招名额的去向更多侧重基层。近年来,基层公务员人手不够已是不争事实。一方面是基层工作繁重,对接面较宽较广,在“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的现实情况下,人手明显不足;二是不少地方存在基层干部成长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导致基层公务员流动性较大。再加上其他琐碎问题的共同影响,基层公务员数量缺口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基层行政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纷纷释放出在公务员招录方面向应届生倾斜的信号。从补缺的角度看,此举无可厚非。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是,提高基层行政效能的关键不在队伍人数上,而在制度和机制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如何去培养、怎样留住人等等,这些都应纳入基层公务员队伍体系建设中。如果仅仅是为了补缺而招录,甚至放宽条件去招录,未必能有效纾解当前基层行政的困难。

更需注意的是,能否让各级政策落地,取决于基层公务员的“穿针”能力。而应届毕业生相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要理顺上头“千条线”则困难较多。因此,招录工作还应该围绕如何帮助应届毕业生尽快进入角色下足功夫,做好文章。特别是要充分用好录取后与上岗前的空当时期,创新举措来抓牢抓实岗前培训,以便让这些毕业生更好地熟悉工作岗位,提前进入“上岗”状态。

当前,基层公务员普遍面临“三困”:人才之困、工作之困、成长之困。向应届生敞开大门,倡导“到基层去”要解决的更多是人才之困的问题。而公务员扩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添人手,更是为了治理好基层、服务好群众。所以,公务员扩招千万不能有为补缺而招录的错误认识,做好补缺后的“半篇文章”才至关重要。

作者:赵耀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