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与动能
市场主体是“稳”和“保”的支撑。随着复工复产的顺利推进,各类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信心不断增强。

【地评线】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与动能

来源:天津日报2020-06-28

市场主体是“稳”和“保”的支撑。随着复工复产的顺利推进,各类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信心不断增强。围绕着市场主体的困难和关切,不断为市场主体注入新动能,在复工复产中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提高政策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市场主体纾困。宏观经济政策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主动适应,是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的前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能够有效减缓市场主体疫情期间的经济损失,切实减轻市场主体的经营负担。创新直达市场主体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信用贷款支持力度,以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提高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发放力度,降低轻资产、重智力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有效性。

第二,竭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疫情期间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以良好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改善市场主体预期,提高企业投资信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营造更加有利于市场主体成长和发展的宽松环境。在为市场主体纾困的同时,有效激活市场主体增长动力,释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乘数效应。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为市场主体注入新动能。在疫情期间,网购、物流、云办公、在线教育等新业态逆势增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以科技创新助推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利用智能科技产业新成果、新趋势,围绕智慧城市、5G通信、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经济,加快智能科技产业项目落地,催生新工种、新职业。积极布局新基建,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存量、增加就业,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第四,关注内需质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内涵型转变。制定适宜灵活的微观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活化微观政策,优化市场环境、激发消费者潜力、增强消费信心、释放消费动能。面对全球疫情复杂性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双重叠加”效应,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同时,注重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六保”目标。鼓励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大力发展新零售业态,拓展消费新路径,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与动能

2020-06-28 12:59:23 来源: 0 条评论

市场主体是“稳”和“保”的支撑。随着复工复产的顺利推进,各类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信心不断增强。围绕着市场主体的困难和关切,不断为市场主体注入新动能,在复工复产中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提高政策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市场主体纾困。宏观经济政策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主动适应,是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的前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能够有效减缓市场主体疫情期间的经济损失,切实减轻市场主体的经营负担。创新直达市场主体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信用贷款支持力度,以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提高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发放力度,降低轻资产、重智力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有效性。

第二,竭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疫情期间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以良好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改善市场主体预期,提高企业投资信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营造更加有利于市场主体成长和发展的宽松环境。在为市场主体纾困的同时,有效激活市场主体增长动力,释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乘数效应。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为市场主体注入新动能。在疫情期间,网购、物流、云办公、在线教育等新业态逆势增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以科技创新助推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利用智能科技产业新成果、新趋势,围绕智慧城市、5G通信、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经济,加快智能科技产业项目落地,催生新工种、新职业。积极布局新基建,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存量、增加就业,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第四,关注内需质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内涵型转变。制定适宜灵活的微观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活化微观政策,优化市场环境、激发消费者潜力、增强消费信心、释放消费动能。面对全球疫情复杂性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双重叠加”效应,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同时,注重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六保”目标。鼓励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大力发展新零售业态,拓展消费新路径,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