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四个特质
绿色发展既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发展潮流,也是指导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理念。

绿色发展的四个特质

来源:学习时报2020-07-06

绿色发展既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发展潮流,也是指导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理念。自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决的态度、强有力的举措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深入改善民生,取得重大成果和根本实效。继续引领、推进和实施绿色发展,需要我们在进一步深入理解绿色发展的内涵上下功夫,使绿色发展体现出更加鲜明的绿色性、共生性、精细性和长远性。

绿色性。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是体现自然价值的颜色。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凸显绿色性,通过保障自然价值的实现,最终保障人民权益和根本利益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的价值非常重视,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他指出,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到推行“绿色浙江”的全省实践,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的正式提出,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部署和启动,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当代中国绿色发展之路的倡导者和引路人,“绿色”也已成为当下中国深入人心的颜色。人民群众期待早日走出发展的瓶颈,主动作为、积极作为,重返蓝天白云、溪水两岸、鸟语花香的状态,使城市充满绿意,使乡村更具田园风味,使绿色性成为发展的根本属性。

共生性。马克思曾经指出,自有人出现以来的历史都是“人化自然”的历史。自然,不仅有其自在性,同时也有其深刻的人化性特征,人与自然之间必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生”状态之中。关于这一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以往的发展当中,囿于发展方式、发展水平的限制,我们曾经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支付了发展过程中沉重的环境代价,如高浓度的雾霾、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人居环境质量直线下降。同时,囿于人们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的限制,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宰制自然、透支自然的情况,最终遭到自然的惩戒和报复。重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我们必须走科技内涵式、人文关怀式绿色发展之路,以高品质、高质量的发展,以最低的环境支出和耗费,实现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和谐。

精细性。精细性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应有之义,主要体现发展的层级和品质。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达到精细化程度,是否达到绿色发展水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衡量标准。一是科技对生产的支撑作用。只有当生产实现了高科技的支撑和带动,达到信息化、清洁化、无害化的发展水平,实现低污染、零排放和全封闭,绿色发展才是有根基的,才能有望实现。在这一点上,绿色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之上,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和灵魂。二是高水平的生态治理。无论就大的方面来讲,包括生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河湖与水域的治理、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和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制度的建立、生态立法的推进等等,还是就小的方面来讲,包括河(湖)长制的施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普及、相关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含对非法食用和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遛犬行为等的规范)的实施等等,能否在制度与规则的层面上对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进一步增强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降低企业和个人行为的外部性,是我们大有文章可做的地方。在这一点上,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关键在规则,核心在治理。三是人文情怀的养成。绿色发展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到每个社会成员和个体身上。只有每个社会成员和个体都形成敬畏自然的思想观念,尽力多去除一些思想的功利性、短视性,尽量多减少一些行为的破坏性、随意性,有效提升自身思想素养和行为素养,绿色发展的精细性、品质性才会具备生态伦理的根基,才不会成为空话。在这一点上,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

长远性。绿色发展一定是可持续发展,是虑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对绿色发展的长远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他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如何理解这一思路?可以看到,首先,这是一种生态优先的思路,强调敬畏和保护自然。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的思维方式,改变因小失大、顾此失彼的方式和做法,停止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敬畏、爱护和保护自然。其次,这是一种新经济的思路,是站在现代生产方式的视角重新看待和审视自然。按照这一视角,绿水青山就不仅是物质财富,同时也是经济财富,包含着潜质巨大的绿色生产力,价值无限丰富。再次,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强调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在事关中华民族山川血脉延续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态安全问题上,我们要算大账、算综合账和长远账。必须通过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绿色发展既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也是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必须作出的发展选择。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我们进一步领会自然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我们,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必须持续发力,笃定前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绿色发展的四个特质

2020-07-06 12:28:53 来源:

绿色发展既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发展潮流,也是指导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理念。自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决的态度、强有力的举措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深入改善民生,取得重大成果和根本实效。继续引领、推进和实施绿色发展,需要我们在进一步深入理解绿色发展的内涵上下功夫,使绿色发展体现出更加鲜明的绿色性、共生性、精细性和长远性。

绿色性。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是体现自然价值的颜色。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凸显绿色性,通过保障自然价值的实现,最终保障人民权益和根本利益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的价值非常重视,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他指出,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到推行“绿色浙江”的全省实践,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的正式提出,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部署和启动,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当代中国绿色发展之路的倡导者和引路人,“绿色”也已成为当下中国深入人心的颜色。人民群众期待早日走出发展的瓶颈,主动作为、积极作为,重返蓝天白云、溪水两岸、鸟语花香的状态,使城市充满绿意,使乡村更具田园风味,使绿色性成为发展的根本属性。

共生性。马克思曾经指出,自有人出现以来的历史都是“人化自然”的历史。自然,不仅有其自在性,同时也有其深刻的人化性特征,人与自然之间必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生”状态之中。关于这一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以往的发展当中,囿于发展方式、发展水平的限制,我们曾经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支付了发展过程中沉重的环境代价,如高浓度的雾霾、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人居环境质量直线下降。同时,囿于人们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的限制,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宰制自然、透支自然的情况,最终遭到自然的惩戒和报复。重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我们必须走科技内涵式、人文关怀式绿色发展之路,以高品质、高质量的发展,以最低的环境支出和耗费,实现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和谐。

精细性。精细性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应有之义,主要体现发展的层级和品质。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达到精细化程度,是否达到绿色发展水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衡量标准。一是科技对生产的支撑作用。只有当生产实现了高科技的支撑和带动,达到信息化、清洁化、无害化的发展水平,实现低污染、零排放和全封闭,绿色发展才是有根基的,才能有望实现。在这一点上,绿色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之上,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和灵魂。二是高水平的生态治理。无论就大的方面来讲,包括生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河湖与水域的治理、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和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制度的建立、生态立法的推进等等,还是就小的方面来讲,包括河(湖)长制的施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普及、相关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含对非法食用和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遛犬行为等的规范)的实施等等,能否在制度与规则的层面上对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进一步增强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降低企业和个人行为的外部性,是我们大有文章可做的地方。在这一点上,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关键在规则,核心在治理。三是人文情怀的养成。绿色发展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到每个社会成员和个体身上。只有每个社会成员和个体都形成敬畏自然的思想观念,尽力多去除一些思想的功利性、短视性,尽量多减少一些行为的破坏性、随意性,有效提升自身思想素养和行为素养,绿色发展的精细性、品质性才会具备生态伦理的根基,才不会成为空话。在这一点上,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

长远性。绿色发展一定是可持续发展,是虑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对绿色发展的长远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他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如何理解这一思路?可以看到,首先,这是一种生态优先的思路,强调敬畏和保护自然。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的思维方式,改变因小失大、顾此失彼的方式和做法,停止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敬畏、爱护和保护自然。其次,这是一种新经济的思路,是站在现代生产方式的视角重新看待和审视自然。按照这一视角,绿水青山就不仅是物质财富,同时也是经济财富,包含着潜质巨大的绿色生产力,价值无限丰富。再次,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强调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在事关中华民族山川血脉延续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态安全问题上,我们要算大账、算综合账和长远账。必须通过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绿色发展既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也是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必须作出的发展选择。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我们进一步领会自然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我们,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必须持续发力,笃定前行。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