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时光却败给洪水?——南方多地古桥等文物遇洪被毁,该如何救护修复?
12日,国家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南方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多地汛期文物安全也受到重大威胁。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截至7日16时,南方11省份已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其中不乏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有的被毁古桥已有长达800年历史。

赢了时光却败给洪水?——南方多地古桥等文物遇洪被毁,该如何救护修复?

来源:新华社2020-07-14

新华社合肥7月13日电题:赢了时光却败给洪水?——南方多地古桥等文物遇洪被毁,该如何救护修复?

新华社记者张紫赟、柳王敏、程迪

12日,国家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南方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多地汛期文物安全也受到重大威胁。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截至7日16时,南方11省份已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其中不乏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有的被毁古桥已有长达800年历史。

当前,有哪些古桥等文物遭遇重大险情?能否修复?天灾之外,文物“水毁”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3天3座珍贵古桥受损 有的“墩毁桥塌”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伴随近日多地持续强降雨过程,仅6日至8日3天内,乐成桥、镇海桥、彩虹桥3座珍贵古桥相继遇洪受损。

乐成桥始建于明代,位于安徽旌德县,是长约150米的石拱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日,在洪水冲击下,这座11孔古桥的多个桥孔突然垮塌,截至9日,被毁至仅剩2个桥孔,残存水中。

同样始建于明代的镇海桥,位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为长约131米的7孔石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7日,镇海桥桥体出现垮塌,像被推倒的麻将牌一样没入江中,桥面部分基本被冲毁,受损严重。

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江西婺源县彩虹桥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这座全长140米的古桥,被誉为“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记者见到,洪水将该桥部分桥面和桥廊冲毁,所幸古桥桥墩主体结构仍基本保存完好。

此前,在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有着300余年历史的马头溪风雨桥,墩毁桥塌,被卷入滚滚洪流,消失于风雨之中。

此外,位于四川阿坝州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维会师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蒙古伸臂桥、哈尔桥、阿斯久桥等,均被洪水冲毁。

有古桥垮在维修动工前 有的毁前桥上仍跑“大车”

记者从文物主管部门了解到,近来持续强降雨令多座古桥被长时间、高水位浸泡,一旦遭洪水冲击,极易受到损毁。

据多地文旅部门介绍,乐成桥遭遇到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镇海桥遭遇五十年一遇洪水、彩虹桥所遇洪水漫过桥面约1.5米,洪水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十分惊人。

“特大暴雨和泄洪道堵塞导致了古桥垮塌。”张家界市永定区文物部门负责人唐永才称,山洪来袭,将河道两边的树刮倒冲下来,在桥旁形成堰塞湖,来不及疏通,造成墩毁桥塌。

“天灾”固然可怕,但原因仅此而已吗?

唐永才认为,为应对山洪风险,山区修桥时会在桥两头留有泄洪道。但近年部分乡村公路和民房建设违规操作,缩窄河道、堵塞泄洪道,加大古桥垮塌风险。“房屋、公路、堤坝等城市建设挤占古桥河道的现象并不鲜见。”一位从事文保工作38年的专家认为,河道过窄容易致使洪水湍急,增大文物“水毁”风险。

还有文保专家认为,长期通车也加重了古桥负担。记者发现,在损毁前,部分古桥仍在服务市政交通,如乐成桥、马头溪风雨桥上,行人和车辆均可通行。安徽某县有群众向记者反映,该县执行古桥“车辆禁令”不严,导致这些最初仅为承载车马人畜建造的古桥,长期承受重型车辆通行碾压。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地方古桥维修加固项目推进缓慢。黄山镇海桥维修加固工程项目流程历时长达约23个月之久,有专家认为,可能导致错过2年枯水期的最佳维修时段。最终镇海桥垮在了“2020年汛期过后”这一项目动工时间之前。

“有些地方认为保护古桥不如造新桥出政绩。”15年来坚持关注国内古桥生存状况的吴礼冠老人告诉记者,这种思路导致部分古桥实际处于失管状态。

加强古桥等文物汛期安全仍需破解经费、机制难题

当前,各地文物部门已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积极部署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和文物保护应急工作。对已受损的古桥,各地主管部门也正积极分类施策。

对彩虹桥一类主体结构尚存的古桥,当地组织进行抢险加固,防范后续汛情新风险;积极搜集被洪水冲垮的古桥物料,为修复受损古桥做好准备。如黄山发布打捞公告号召市民提供线索、婺源发布“彩虹令”全网寻找等;对一些有修复基础的古桥,则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评估、论证、编制修复方案,以便汛后尽快组织修复。

但多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汛期洪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当前受损古桥的物料搜寻难度较大。

记者了解到,要有效加强古桥等文物的汛期安全防护工作,当前仍需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部分地方文物突发应急维修面临资金难题。多名省级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本省年度文物保护经费原本就非常紧张,在年初已全部下拨到各设区市,一旦发生文物遇洪受损一类突发事件,并没有预留应急资金可供使用。

古桥等文物的管理机制急需理顺。据资深文保专家透露,当前古桥等文物保护涉及文物、水利、住建、城规、交通等多部门,实际工作中,存在文物认定、管理、使用、监督各主体“各行其是”问题。为避免“九龙治水”导致“无人问津”,专家和多地基层文保部门工作人员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各部门分工,压实维保等各类责任主体。

专家建议,应加强对古桥等文物的日常“体检”“会诊”,对小问题及时修缮,对存在结构安全问题的要尽快编制保护规划。记者了解到,2016年曾有多座古桥遇洪受损的浙江泰顺县,今年已开启了“廊桥保护立法”进程。

此外,多地文保部门负责人反映,当前基层市县文物管理机构弱化倾向值得重视。一些市县的文物保护经费难以纳入财政保障,有些地方还在压减专职工作人员编制。

“心到力到措施到,这些传承历史、连接未来的古桥就会消失得慢些。”吴礼冠说。(参与记者:姜刚、陈尚营、黄浩然)(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赢了时光却败给洪水?——南方多地古桥等文物遇洪被毁,该如何救护修复?

2020-07-14 07:23:48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合肥7月13日电题:赢了时光却败给洪水?——南方多地古桥等文物遇洪被毁,该如何救护修复?

新华社记者张紫赟、柳王敏、程迪

12日,国家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南方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多地汛期文物安全也受到重大威胁。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截至7日16时,南方11省份已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其中不乏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有的被毁古桥已有长达800年历史。

当前,有哪些古桥等文物遭遇重大险情?能否修复?天灾之外,文物“水毁”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3天3座珍贵古桥受损 有的“墩毁桥塌”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伴随近日多地持续强降雨过程,仅6日至8日3天内,乐成桥、镇海桥、彩虹桥3座珍贵古桥相继遇洪受损。

乐成桥始建于明代,位于安徽旌德县,是长约150米的石拱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日,在洪水冲击下,这座11孔古桥的多个桥孔突然垮塌,截至9日,被毁至仅剩2个桥孔,残存水中。

同样始建于明代的镇海桥,位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为长约131米的7孔石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7日,镇海桥桥体出现垮塌,像被推倒的麻将牌一样没入江中,桥面部分基本被冲毁,受损严重。

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江西婺源县彩虹桥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这座全长140米的古桥,被誉为“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记者见到,洪水将该桥部分桥面和桥廊冲毁,所幸古桥桥墩主体结构仍基本保存完好。

此前,在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有着300余年历史的马头溪风雨桥,墩毁桥塌,被卷入滚滚洪流,消失于风雨之中。

此外,位于四川阿坝州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维会师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蒙古伸臂桥、哈尔桥、阿斯久桥等,均被洪水冲毁。

有古桥垮在维修动工前 有的毁前桥上仍跑“大车”

记者从文物主管部门了解到,近来持续强降雨令多座古桥被长时间、高水位浸泡,一旦遭洪水冲击,极易受到损毁。

据多地文旅部门介绍,乐成桥遭遇到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镇海桥遭遇五十年一遇洪水、彩虹桥所遇洪水漫过桥面约1.5米,洪水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十分惊人。

“特大暴雨和泄洪道堵塞导致了古桥垮塌。”张家界市永定区文物部门负责人唐永才称,山洪来袭,将河道两边的树刮倒冲下来,在桥旁形成堰塞湖,来不及疏通,造成墩毁桥塌。

“天灾”固然可怕,但原因仅此而已吗?

唐永才认为,为应对山洪风险,山区修桥时会在桥两头留有泄洪道。但近年部分乡村公路和民房建设违规操作,缩窄河道、堵塞泄洪道,加大古桥垮塌风险。“房屋、公路、堤坝等城市建设挤占古桥河道的现象并不鲜见。”一位从事文保工作38年的专家认为,河道过窄容易致使洪水湍急,增大文物“水毁”风险。

还有文保专家认为,长期通车也加重了古桥负担。记者发现,在损毁前,部分古桥仍在服务市政交通,如乐成桥、马头溪风雨桥上,行人和车辆均可通行。安徽某县有群众向记者反映,该县执行古桥“车辆禁令”不严,导致这些最初仅为承载车马人畜建造的古桥,长期承受重型车辆通行碾压。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地方古桥维修加固项目推进缓慢。黄山镇海桥维修加固工程项目流程历时长达约23个月之久,有专家认为,可能导致错过2年枯水期的最佳维修时段。最终镇海桥垮在了“2020年汛期过后”这一项目动工时间之前。

“有些地方认为保护古桥不如造新桥出政绩。”15年来坚持关注国内古桥生存状况的吴礼冠老人告诉记者,这种思路导致部分古桥实际处于失管状态。

加强古桥等文物汛期安全仍需破解经费、机制难题

当前,各地文物部门已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积极部署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和文物保护应急工作。对已受损的古桥,各地主管部门也正积极分类施策。

对彩虹桥一类主体结构尚存的古桥,当地组织进行抢险加固,防范后续汛情新风险;积极搜集被洪水冲垮的古桥物料,为修复受损古桥做好准备。如黄山发布打捞公告号召市民提供线索、婺源发布“彩虹令”全网寻找等;对一些有修复基础的古桥,则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评估、论证、编制修复方案,以便汛后尽快组织修复。

但多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汛期洪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当前受损古桥的物料搜寻难度较大。

记者了解到,要有效加强古桥等文物的汛期安全防护工作,当前仍需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部分地方文物突发应急维修面临资金难题。多名省级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本省年度文物保护经费原本就非常紧张,在年初已全部下拨到各设区市,一旦发生文物遇洪受损一类突发事件,并没有预留应急资金可供使用。

古桥等文物的管理机制急需理顺。据资深文保专家透露,当前古桥等文物保护涉及文物、水利、住建、城规、交通等多部门,实际工作中,存在文物认定、管理、使用、监督各主体“各行其是”问题。为避免“九龙治水”导致“无人问津”,专家和多地基层文保部门工作人员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各部门分工,压实维保等各类责任主体。

专家建议,应加强对古桥等文物的日常“体检”“会诊”,对小问题及时修缮,对存在结构安全问题的要尽快编制保护规划。记者了解到,2016年曾有多座古桥遇洪受损的浙江泰顺县,今年已开启了“廊桥保护立法”进程。

此外,多地文保部门负责人反映,当前基层市县文物管理机构弱化倾向值得重视。一些市县的文物保护经费难以纳入财政保障,有些地方还在压减专职工作人员编制。

“心到力到措施到,这些传承历史、连接未来的古桥就会消失得慢些。”吴礼冠说。(参与记者:姜刚、陈尚营、黄浩然)(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