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而论·大国经彩】培育长效机制 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接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提升。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培育长效机制 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接力”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20-07-28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提升。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确保平滑过渡 做好兜底保障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确保平滑过渡,推动脱贫摘帽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

近年来,随着各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如今,全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已全部设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贫困地区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等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

贫困地区要成功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不仅要以深度贫困地区、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对照标准要求,集中力量攻关,构建起适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的兜底保障体系,还要顺应广大贫困地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完善农村地区民生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创新扶贫思路 提振“一线”发展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网络扶贫,贫困地区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立起了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网络覆盖、信息覆盖、服务覆盖。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介绍,截至目前,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了对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全覆盖,共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1700多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超过13万个,开展各类培训500多万人次。

全面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离不开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更需要创新扶贫思路,探索扶贫新路径,发展扶贫新模式。作为一种扶贫新手段,互联网信息技术已深入到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力促进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扶贫动力的内外融通、扶贫效果的可持续,为实现脱贫奔小康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稳定支撑和创新保障。

因此,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就要继续加强贫困地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完善精准扶贫、智慧扶贫、扶志扶智机制提供现代化服务平台,支持乡村互联网建设,让农业大数据走进乡村振兴“第一线”,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创新进程。

完善产业体系 推进有效衔接

产业是兴村富民之本,无论是摆脱贫困还是迈向振兴,都离不开产业。贫困地区要顺利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换,必须从根本上扼制产业扶贫的短期化偏向,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产业支撑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产业发展的连续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近年来,在广大的“三区三州”地区,脱贫方式多种多样,而产业扶贫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四川凉山,绵阳市涪城区、佛山市禅城区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与昭觉县共同组建的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经建设了标准蔬菜、食用菌种植大棚500余亩,三年内将建成占地500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2019年,凉山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到位7.7亿元。

“扶上马”还需“送一程”。对于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要着眼长远,大力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扶贫产业基地和扶贫产业资金,为贫困群众广开增收门路,让贫困户获得可持续的收入渠道。更重要的是,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快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培育长效机制 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接力”

2020-07-28 12:39:05 来源: 0 条评论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提升。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确保平滑过渡 做好兜底保障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确保平滑过渡,推动脱贫摘帽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

近年来,随着各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如今,全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已全部设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贫困地区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等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

贫困地区要成功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不仅要以深度贫困地区、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对照标准要求,集中力量攻关,构建起适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的兜底保障体系,还要顺应广大贫困地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完善农村地区民生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创新扶贫思路 提振“一线”发展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网络扶贫,贫困地区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立起了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网络覆盖、信息覆盖、服务覆盖。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介绍,截至目前,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了对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全覆盖,共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1700多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超过13万个,开展各类培训500多万人次。

全面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离不开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更需要创新扶贫思路,探索扶贫新路径,发展扶贫新模式。作为一种扶贫新手段,互联网信息技术已深入到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力促进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扶贫动力的内外融通、扶贫效果的可持续,为实现脱贫奔小康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稳定支撑和创新保障。

因此,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就要继续加强贫困地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完善精准扶贫、智慧扶贫、扶志扶智机制提供现代化服务平台,支持乡村互联网建设,让农业大数据走进乡村振兴“第一线”,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创新进程。

完善产业体系 推进有效衔接

产业是兴村富民之本,无论是摆脱贫困还是迈向振兴,都离不开产业。贫困地区要顺利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换,必须从根本上扼制产业扶贫的短期化偏向,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产业支撑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产业发展的连续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近年来,在广大的“三区三州”地区,脱贫方式多种多样,而产业扶贫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四川凉山,绵阳市涪城区、佛山市禅城区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与昭觉县共同组建的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经建设了标准蔬菜、食用菌种植大棚500余亩,三年内将建成占地500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2019年,凉山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到位7.7亿元。

“扶上马”还需“送一程”。对于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要着眼长远,大力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扶贫产业基地和扶贫产业资金,为贫困群众广开增收门路,让贫困户获得可持续的收入渠道。更重要的是,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快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