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
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20-07-31

“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端牢“中国饭碗”,在今年有着特殊的意义。回顾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武汉封城时,人们曾一度疯狂抢购各种蔬菜粮油,平时被冷落的方便面都多次上了热搜;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国家停止粮食出口,国内便有人开始盲目屯米屯面。可以说,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当前,经过多方努力,夏粮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产量达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这给国家粮食安全、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而夏粮丰收的背后,是“干活挑着金扁担”的农业现代化变革。曾几何时,“三夏”麦收,从造场、割麦、摊场到碾场、扬场、入仓,让人疲惫不堪。如今,一系列农业变革不仅改变着传统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也稳定和提升了粮食产能与品质,让中国人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是必经之路。碗里装好粮,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疫情之下的农业生产中,智能化的农业机械更多走进农田,越来越有“科技范儿”的农业生产让农民掌握了主动权,打开手机就能设定耕作深度,查看数据就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智慧农业为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了改变。《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预测,今年我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

近段时间以来,从东北黑土地到中原大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各地着力发展现代种业,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推动绿色转型。比如,在东北农村,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广西从2018年开始以绿色食品为准入标准,打造“广西好嘢”农业品牌目录;安徽今年将建成467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以前拼面积、比产量,现在拼绿色、比质量,粮食生产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国肆虐,沙漠蝗、东南亚旱灾等因素或将影响全球粮食供应,我国粮食生产也仍存在短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还必须谋划长远。要在做好资源保护的同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如耕地回新、划好永久基本农田等,实现“藏粮于地”;加大科技支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藏粮于技”;压实责任和加强考核,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和防病虫害发生的能力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自身力量端牢饭碗,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

2020-07-31 15:17:06 来源:

“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端牢“中国饭碗”,在今年有着特殊的意义。回顾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武汉封城时,人们曾一度疯狂抢购各种蔬菜粮油,平时被冷落的方便面都多次上了热搜;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国家停止粮食出口,国内便有人开始盲目屯米屯面。可以说,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当前,经过多方努力,夏粮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产量达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这给国家粮食安全、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而夏粮丰收的背后,是“干活挑着金扁担”的农业现代化变革。曾几何时,“三夏”麦收,从造场、割麦、摊场到碾场、扬场、入仓,让人疲惫不堪。如今,一系列农业变革不仅改变着传统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也稳定和提升了粮食产能与品质,让中国人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是必经之路。碗里装好粮,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疫情之下的农业生产中,智能化的农业机械更多走进农田,越来越有“科技范儿”的农业生产让农民掌握了主动权,打开手机就能设定耕作深度,查看数据就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智慧农业为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了改变。《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预测,今年我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

近段时间以来,从东北黑土地到中原大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各地着力发展现代种业,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推动绿色转型。比如,在东北农村,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广西从2018年开始以绿色食品为准入标准,打造“广西好嘢”农业品牌目录;安徽今年将建成467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以前拼面积、比产量,现在拼绿色、比质量,粮食生产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国肆虐,沙漠蝗、东南亚旱灾等因素或将影响全球粮食供应,我国粮食生产也仍存在短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还必须谋划长远。要在做好资源保护的同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如耕地回新、划好永久基本农田等,实现“藏粮于地”;加大科技支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藏粮于技”;压实责任和加强考核,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和防病虫害发生的能力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自身力量端牢饭碗,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责任编辑: 向含嫣]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