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流淌幸福的母亲河
一带澄澈碧绿的河水缓缓流淌,岸边树木葱茏、绿草如茵。有画者在依河写生,有行者在闲适漫步,不远处嘹亮悠长的唢呐声随风飘扬。
这是记者在重庆市垫江县龙溪河畔见到的景象。龙溪河是长江左岸一级支流,流经重庆梁平区、垫江县、长寿区三地,全长229.8公里。它与众多其他支流辐辏南北,奔流不息,共同汇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
可是谁能想到,这养育一方百姓的清澈河流在几年前还是远近闻名的“臭水河”。昔日“臭水河”是如何蝶化“幸福河”的呢?
一条家乡河:水域生态修复让美景重现
“我小时候,这里的水相当地清。”刘友军用本地特有的方言向记者讲述他对这条母亲河的悠远记忆。他们一家人已经在龙溪河河岸边生活了50多年,以前的龙溪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大人们做饭、淘菜都在河边。他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下河游泳、捉野鸭、捞鱼虾,那时候水清鱼肥,候鸟飞翔,是沿河两岸居民的乐土。长大后,他就和周边村民一起出船打渔,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近些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龙溪河沿岸出现了一些造纸厂、化工厂、养殖场,河水遭到巨大污染,河里的鱼儿大量死亡,到了2007年左右,龙溪河变成了“臭水河”,水质一度达到劣Ⅴ类,人们都不愿靠近。
“长江病了,病得不轻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痛心地形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大保护”成为一项急需完成的严峻任务。
几年来,垫江县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龙溪河系统开展清漂、巡河、水生资源管护、发电“四位一体”改革。临河养殖场全面关闭,污水管网纵横交错,河道上常驻清漂员……随着一项项措施落地落实,龙溪河的水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
现在走在河边,人们可以透过河水看到在水中游荡的鱼儿、蝌蚪,看到在水草上踱步的野鸭、白鹭,河岸已经成为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了优美生态环境带来的民生福祉。
一个打鱼人:“洗脚上岸”变成环保卫士
2020年开始,长江流域实施10年全面禁捕,要求渔民退捕转产。这意味着,沿河两岸渔民必须舍弃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打渔技艺上岸谋生。
“龙溪河就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垫江人,如今她病了,我们更应该支持国家的行动,把母亲的病彻底治愈,还子孙后代一个绿水青山。”一开始心里很不是滋味的刘友军,在看到龙溪河越来越明显的治理效果后,彻底想通了。
他和许多渔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拆除了住家船和生产船,“洗脚上岸”,开启了新生活。因为他明白,这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好事。
上岸后的刘友军,积极投入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来。长期的渔民生涯,使他对龙溪河流域的情况烂熟于心。“我是个‘全河通’!”他自豪地对我们说。去年9月,垫江县兴禹水利水电建设开发公司聘请他为龙溪河垫江流域污染防治技术指导,专门带队指导队员清漂、巡河、护河。
自从当了污染防治技术指导后,刘友军每天带着队员早出晚归,来回奔波于龙溪河垫江段入口半节桥和出口六剑滩之间,风雨无阻。他早上5点多出发开始巡河,到晚上8点才回家。鞋子走烂了一双又一双,衣服也划破了好几件。“现在巡河时越来越多的村民都支持我们喽!”他笑呵呵地说。
事在点滴,利在千秋。保护母亲河,越来越多的人在行动。
一位民间河长:用脚步丈量“河清之路”
刘友军所在的垫江县兴禹水利水电建设开发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总经理谭军是远近赫赫有名的民间河长。
“我们做事情没有点精气神,那是干不成事的。我们应该拿出一股子劲儿来,把我们的工作干得更扎实些,让实实在在的成绩见证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谭军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
谭军是个典型“70后”,身上有一股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的劲儿。龙溪河干流垫江境内全长98.7公里,涉及11个场镇,县级河流就有7条为其一级支河,巡河和清漂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谭军革新技术、创意管理,带领职工在较短的时间里转变观念,从经济效益发电转为生态效益发电。公司组建了由20人构成的专业化巡河队伍,将河道清漂保洁从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管理。
谭军带队常态化在龙溪河水面上、岸边巡查,用脚步丈量“水清之路”。有一次巡河时,在龙溪河一级支流长龙河入河口,巡河队发现水色异常,一行人沿河道逆行3公里,发现了一处靠近河边的某大型养猪场。谭军和几个巡河队员轮换值守,直到几天后发现其排污口有大量粪便和养殖废水排出,马上拍摄视频取证并报县河长办、生态环境局,结果该养猪场被罚款10万元并立即进行整改,有力震慑了非法排污行为。
以前,龙溪河干流县内水产养殖、水产捕捞无序管理,造成河流污染、河岸垃圾四处可见的乱象,失去了水产养殖净化水源的应有功能。自兴禹公司负责垫江段龙溪河水生资源管护以来,谭军经常找渔民谈心:“政府既要你们能上岸,就上得安心。”“给你们的合理补偿,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来的,不会少你们一分钱。”“对你们的未来,国家是多管齐下。”说得大家喜笑颜开。公司想尽办法筹集资金420万元,用于渔民退捕转产和补偿安置,成功感动不少渔民退补转产,用实际行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最忆是故乡,最美家乡河。如今的龙溪河变清变美了,漫步河畔,鱼虾欢腾白鹭飞,水草飘摇野鸭逐,一道“河清、水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展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