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喜德:修路兴业惠彝家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喜德:修路兴业惠彝家

“入股300元,两年后光分红就收入1800元,实在是太高兴了。”近日,在四川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村委会外的广场上,村民阿来各各从阿吼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第二届分红大会上领到了1000元分红。两年前,合作社刚建立时,他入股300元,算上去年元宵节第一次分得的800元,分红收入已达1800元,阿来各各感到很满意。

在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持续帮扶下,去年阿吼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百合、贝母、绵羊等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良好,通过“消费扶贫+电商”模式带动,全年销售收益达到32.58万元。除去合作社成本和运营资金外,截至今年7月2日,累计为全村132户村民分红16.8万元。

如今的喜德县,一切都变了样。除了一条条致富路、一座座连心桥,还有连片大棚里飘香的果蔬。截至去年底,喜德县已完成108个贫困村退出、1.2万户5.3万人减贫任务,脱贫攻坚总体任务已完成75%。今年,喜德县计划减贫28个贫困村、4070户1.7万人。

修路建房展现新面貌

喜德县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逢山有道,遇水有桥”,交通的改善让这里的生活和产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四川德阳什邡市援建喜德县指挥部指挥长刘灿到喜德参与援建工作已经整整4年,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些年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喜德的路变好了。“热岢依达乡石洛村是喜德县最边远的一个贫困村,2017年底通村公路建成以前,每逢雨季,坐车加步行,从县城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单程就需要4小时。”刘灿说,随着喜热路通车,通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喜热路沿线有包括热岢依达乡在内的10多个乡镇,辐射7万多名老百姓。这条路不仅便利了百姓出行,也方便了农产品运输。”刘灿说。

且拖乡联合村位于喜德县城东部,距县城7公里,共有380户1680人。今年9月份,村民们期待已久的邡达幸福桥即将建成。据什邡市援建喜德县指挥部工作人员周睿介绍,位于联合村洗脚河路段的这座桥总投资281万元,总长32.5米,桥宽9.5米。“洗脚河,光听名字就知道,每到雨季就只能蹚水过河,对老百姓尤其是上学的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等桥通了,过河就不用再洗脚了。”周睿打趣道。

“阿吼村变‘脸’了,越变越漂亮。”阿吼村村民阿来伍切告诉记者,3年前从县城到阿吼村,17公里破破烂烂的山路要走大半天,现在半小时就到了,通村公路平整宽敞,摩托车都能骑到屋门口。两年前,村里的集中安置点建好了,73栋精致的小楼房住着73户人家,远看就如一幅山水画。独栋小房子前,家家户户都有“小微”田园。离家不远就是村里的集中养殖区,村民们可以在这里搞养殖、务工。安置点不仅有排灌管道,还有化粪池和污水处理厂,能给当地群众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原则,喜德县已经实现了贫困群众安全住房有保障,并计划建设29个环境整治型、10个改善提升型、4个旅游特色型、4个美丽宜居型村庄。

现代农业取得新突破

住上好房子是喜德县的“面子”,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才是“里子”。按照科学种养产业布局,喜德县持续完善农业配套设施,打造科学、标准的现代农业,在136个贫困村建设了400余亩标准产业示范基地,2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30多种农特产品分月上市,全县5家企业、2家合作社成功申请了“四川扶贫”商标,30款产品被认定为扶贫产品。

在冕山镇民主村的京邡达农业产业示范公园里,每个月都会迎来一两位“土专家”或专业院校老师为农民讲授种植技能。“每次有讲座,我们两口子都要来听,务工和听课两不误。”村民蔡文忠和廖喜芬夫妇已在园区务工一年多,年收入大约4万元。2018年10月份园区建成初期,他们还登记入股1万元,每个月的务工收入在扣除家庭必要开支后,按一定比例归还股金。“从今年年底开始,我们就能拿到每年2000元的分红,等过两年高铁通到县城,过来观光采摘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园区肯定也能越来越好。”蔡文忠说。

找准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才能实现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光明镇新联村,发展设施农业就是一条好路子。光明镇新联村党支部书记高云最近特别忙,因为村里第二批种植的60亩黄瓜已经到了采摘季节。“按照亩产1.2万斤至1.5万斤计算,如果价格稳定,每亩地的毛收益能达到2万元。”高云说,村里成立了2个合作社,负责打造300亩设施农业,有400户农户参与其中,“有的家庭按照每亩地每年1500元租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有的村民通过务工每年能挣1.5万元,对参与合作社的100多户贫困户,我们每年保底分红1000元。”

为了实现产销一体化,喜德县还研发创建了四川省首个贫困户产品资源信息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彻底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乡镇配送100%覆盖。目前,喜德县已在成都、重庆、佛山等6个城市建成10家农特产品直营店。

群众生活有了新奔头

贫瘠的高山可以变成肥沃的田地,活络的思想也可以变成致富的秘诀。怎么变?不懂就学。阿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说,每当村里农民夜校开讲时,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养猪、养鸡、种贝母……各种种养技术村民们听得认真、记得认真。同时,村民们也学以致用,每次村里发鸡苗和猪苗开展劳动竞赛,村民都踊跃参与,在养殖技术上你追我赶,不懂就问、抱团学习,既能在竞赛中得奖金,也提升了种植养殖技术。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倡导多劳多得,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在喜德县,越来越多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通过学习,靠努力改变了命运。

在洛莫乡乃托新村,98户曾经生活在2800米高寒山区的老百姓不仅搬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还养成了好习惯,有了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一栋栋独具彝家特色的新房外墙上用彝汉双语印着“邻里乡亲、相助相帮”“奋发有为、感恩向上”等标语,潜移默化中鼓励着村民奋发图强。茶余饭后,人们不再靠打牌、喝酒打发时间,2000平方米的文化坝子里,村民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两米高的文化墙前总能看见为小朋友们作讲解的家长。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孩子们培养得有出息、有文化、有知识。”吉约克的莫是喜德县机关幼儿园的老师,每年她都有机会和20多名同事一起到什邡市多所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参与当地学校组织的“大讨论”“大学习”活动。

目前,喜德县共有181所(个)幼教园(点),学前学会普通话覆盖所有幼儿园和幼教点,惠及幼儿近1.3万人。去年,喜德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资助建档立卡享受普惠性政策外仍然困难的学生共计1637人,兑付资助金92.75万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四川喜德:修路兴业惠彝家

2020-08-26 11:39:47 来源: 0 条评论

“入股300元,两年后光分红就收入1800元,实在是太高兴了。”近日,在四川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村委会外的广场上,村民阿来各各从阿吼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第二届分红大会上领到了1000元分红。两年前,合作社刚建立时,他入股300元,算上去年元宵节第一次分得的800元,分红收入已达1800元,阿来各各感到很满意。

在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持续帮扶下,去年阿吼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百合、贝母、绵羊等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良好,通过“消费扶贫+电商”模式带动,全年销售收益达到32.58万元。除去合作社成本和运营资金外,截至今年7月2日,累计为全村132户村民分红16.8万元。

如今的喜德县,一切都变了样。除了一条条致富路、一座座连心桥,还有连片大棚里飘香的果蔬。截至去年底,喜德县已完成108个贫困村退出、1.2万户5.3万人减贫任务,脱贫攻坚总体任务已完成75%。今年,喜德县计划减贫28个贫困村、4070户1.7万人。

修路建房展现新面貌

喜德县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逢山有道,遇水有桥”,交通的改善让这里的生活和产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四川德阳什邡市援建喜德县指挥部指挥长刘灿到喜德参与援建工作已经整整4年,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些年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喜德的路变好了。“热岢依达乡石洛村是喜德县最边远的一个贫困村,2017年底通村公路建成以前,每逢雨季,坐车加步行,从县城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单程就需要4小时。”刘灿说,随着喜热路通车,通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喜热路沿线有包括热岢依达乡在内的10多个乡镇,辐射7万多名老百姓。这条路不仅便利了百姓出行,也方便了农产品运输。”刘灿说。

且拖乡联合村位于喜德县城东部,距县城7公里,共有380户1680人。今年9月份,村民们期待已久的邡达幸福桥即将建成。据什邡市援建喜德县指挥部工作人员周睿介绍,位于联合村洗脚河路段的这座桥总投资281万元,总长32.5米,桥宽9.5米。“洗脚河,光听名字就知道,每到雨季就只能蹚水过河,对老百姓尤其是上学的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等桥通了,过河就不用再洗脚了。”周睿打趣道。

“阿吼村变‘脸’了,越变越漂亮。”阿吼村村民阿来伍切告诉记者,3年前从县城到阿吼村,17公里破破烂烂的山路要走大半天,现在半小时就到了,通村公路平整宽敞,摩托车都能骑到屋门口。两年前,村里的集中安置点建好了,73栋精致的小楼房住着73户人家,远看就如一幅山水画。独栋小房子前,家家户户都有“小微”田园。离家不远就是村里的集中养殖区,村民们可以在这里搞养殖、务工。安置点不仅有排灌管道,还有化粪池和污水处理厂,能给当地群众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原则,喜德县已经实现了贫困群众安全住房有保障,并计划建设29个环境整治型、10个改善提升型、4个旅游特色型、4个美丽宜居型村庄。

现代农业取得新突破

住上好房子是喜德县的“面子”,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才是“里子”。按照科学种养产业布局,喜德县持续完善农业配套设施,打造科学、标准的现代农业,在136个贫困村建设了400余亩标准产业示范基地,2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30多种农特产品分月上市,全县5家企业、2家合作社成功申请了“四川扶贫”商标,30款产品被认定为扶贫产品。

在冕山镇民主村的京邡达农业产业示范公园里,每个月都会迎来一两位“土专家”或专业院校老师为农民讲授种植技能。“每次有讲座,我们两口子都要来听,务工和听课两不误。”村民蔡文忠和廖喜芬夫妇已在园区务工一年多,年收入大约4万元。2018年10月份园区建成初期,他们还登记入股1万元,每个月的务工收入在扣除家庭必要开支后,按一定比例归还股金。“从今年年底开始,我们就能拿到每年2000元的分红,等过两年高铁通到县城,过来观光采摘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园区肯定也能越来越好。”蔡文忠说。

找准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才能实现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光明镇新联村,发展设施农业就是一条好路子。光明镇新联村党支部书记高云最近特别忙,因为村里第二批种植的60亩黄瓜已经到了采摘季节。“按照亩产1.2万斤至1.5万斤计算,如果价格稳定,每亩地的毛收益能达到2万元。”高云说,村里成立了2个合作社,负责打造300亩设施农业,有400户农户参与其中,“有的家庭按照每亩地每年1500元租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有的村民通过务工每年能挣1.5万元,对参与合作社的100多户贫困户,我们每年保底分红1000元。”

为了实现产销一体化,喜德县还研发创建了四川省首个贫困户产品资源信息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彻底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乡镇配送100%覆盖。目前,喜德县已在成都、重庆、佛山等6个城市建成10家农特产品直营店。

群众生活有了新奔头

贫瘠的高山可以变成肥沃的田地,活络的思想也可以变成致富的秘诀。怎么变?不懂就学。阿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说,每当村里农民夜校开讲时,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养猪、养鸡、种贝母……各种种养技术村民们听得认真、记得认真。同时,村民们也学以致用,每次村里发鸡苗和猪苗开展劳动竞赛,村民都踊跃参与,在养殖技术上你追我赶,不懂就问、抱团学习,既能在竞赛中得奖金,也提升了种植养殖技术。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倡导多劳多得,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在喜德县,越来越多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通过学习,靠努力改变了命运。

在洛莫乡乃托新村,98户曾经生活在2800米高寒山区的老百姓不仅搬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还养成了好习惯,有了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一栋栋独具彝家特色的新房外墙上用彝汉双语印着“邻里乡亲、相助相帮”“奋发有为、感恩向上”等标语,潜移默化中鼓励着村民奋发图强。茶余饭后,人们不再靠打牌、喝酒打发时间,2000平方米的文化坝子里,村民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两米高的文化墙前总能看见为小朋友们作讲解的家长。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孩子们培养得有出息、有文化、有知识。”吉约克的莫是喜德县机关幼儿园的老师,每年她都有机会和20多名同事一起到什邡市多所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参与当地学校组织的“大讨论”“大学习”活动。

目前,喜德县共有181所(个)幼教园(点),学前学会普通话覆盖所有幼儿园和幼教点,惠及幼儿近1.3万人。去年,喜德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资助建档立卡享受普惠性政策外仍然困难的学生共计1637人,兑付资助金92.75万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