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努力。

人民网评:“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20-09-13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近平总书记9月11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把脉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着眼“十四五”时期加快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以“四个面向”指明科技创新方向,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努力。四通八达的高铁、横跨大洋的港珠澳大桥、蓄势腾飞的北京大兴机场……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托举起大国创新的高地;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北斗组网、超算发威……一个个领先世界的科技突破,见证从“追赶”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创新为我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从国内来看,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迫切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从国际形势来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围绕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谋划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尤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科技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创新发展的高度和厚度。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最关键是要聚焦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近年来,美国针对我国高科技企业持续打压,凸显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痛点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然而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离不开未雨绸缪的战略部署,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基础研究,更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埋头攻关。

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新形势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既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又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在近几年迅速攀升,今年保持在第14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以更加有力的行动承担起历史责任,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攀科学高峰,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定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人民网评:“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2020-09-13 17:44:03 来源: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近平总书记9月11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把脉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着眼“十四五”时期加快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以“四个面向”指明科技创新方向,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努力。四通八达的高铁、横跨大洋的港珠澳大桥、蓄势腾飞的北京大兴机场……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托举起大国创新的高地;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北斗组网、超算发威……一个个领先世界的科技突破,见证从“追赶”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创新为我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从国内来看,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迫切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从国际形势来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围绕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谋划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尤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科技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创新发展的高度和厚度。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最关键是要聚焦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近年来,美国针对我国高科技企业持续打压,凸显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痛点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然而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离不开未雨绸缪的战略部署,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基础研究,更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埋头攻关。

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新形势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既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又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在近几年迅速攀升,今年保持在第14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以更加有力的行动承担起历史责任,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攀科学高峰,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定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 向含嫣]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