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其德:致富“头羊”让乡亲喜洋洋
从“牧羊人”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说:“如果说养羊是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那么在开办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汪其德:致富“头羊”让乡亲喜洋洋

来源:全国人大2020-09-15

核心提示:

从“牧羊人”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说:“如果说养羊是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那么在开办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用尽积蓄,孤注一掷60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头羊”;一群人齐心协力,成立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生活。

从“牧羊人”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说:“如果说养羊是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那么在开办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农民的儿子汪其德在事业上成功了:他先后建成“五郎千羊养殖场”、“德健”生猪养殖场,建立黄羊扶贫互助合作社、“红旗”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但事业的成功并未让汪其德忘记自己来自哪里,要回馈谁。他探索出“借羊还羊”的扶贫帮困发展模式,无偿为贫困户发放种羊,成功让120多户实现脱贫,带动近20个乡镇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把吸引贫困群众就业作为企业招工的“硬杠杠”,解决了300余名贫困群众的就业;为当地贫困对象捐款捐物超过150余万元,无偿资助6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捐赠了价值120万元的消毒防疫用品。

与群众心贴心的人,群众也一定不会忘记他。汪其德先后当选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说:“代表要为老百姓代言,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1

扎根山村创业

闯出一片“羊天地”

汪其德的家乡是秦巴山区腹地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这里群山叠嶂、土地贫瘠,是典型的边远山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汪其德对家乡贫困落后的状况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穷怕了的汪其德十八岁以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买汽车搞货物运输,一年收入有上万元,是当时村里少有的“万元户”。2000年,他又在西安干起建筑装修。

那时候有没有赚钱呢?汪其德说,2004年,他已经有了60多万元的积蓄。如果一直干下去的话,在城市落地生根已经不是难事。但南江县委、县政府一封《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开信》,让他动了回乡创业的心。

但干什么呢?汪其德实地考察发现,当地科研工作者历经几十年选育的山羊品种南江黄羊,肉质细嫩、氨基酸含量高,但只能小户散养、不能规模养殖,产业规模化程度低。

“对,响应号召,返乡创业当羊倌。”汪其德下定决心,拿出60多万元积蓄,孤注一掷。依托优质的山林牧草资源,流转林地3.5万亩,投资160万元,修建圈舍1200平方米,他办起“五郎千羊养殖场”,并在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刻苦钻研技术,反复试错攻克规模养殖难题,终于成功实现规模饲养。当年饲养黄羊900只、出栏450只,年纯收入25万元以上。

看到南江黄羊发展上了路,汪其德迅速转向建设规模基地,带领更多适养区农户养羊增收。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汪其德筹措资金,联合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标准化养殖基地5个,在北极、寨坡等28个乡镇带动发展养羊户4265户,其中贫困户2267户,养殖南江黄羊7万余只,带动全县年出栏南江黄羊20万只以上,他的黄羊基地成为当地特色养殖业的标杆。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汪其德认准养殖业必须抱团经营的路子,联合当地群众共同组建“五郎南江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自己的基地把养羊户联合起来规模发展。

“专合社第一年就带领周边村养殖南江黄羊8万余只,120多户群众实现增收脱贫。很快,合作社辐射带动近20个乡镇3265户贫困群众养羊,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以上。”汪其德自豪的说。

2

“借羊还羊”,产业扶贫

“产业发展得再好,没有带动老百姓增收、当地群众脱不了贫,就不算好”,这是汪其德的信条。自己发展黄羊产业致富后,他思考的是如何让黄羊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真正让老百姓养羊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他探索实施针对不同养殖户的差异化利益联结机制,让南江黄羊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羊”。

针对贫困户资金短缺的实际,汪其德无偿提供南江黄羊种羊和能繁母羊,借给有养殖意愿且适合黄羊养殖的贫困户,每个贫困户借1只公羊和20只能繁母羊;两年期满后,农户仅归还等量或等价的羊,增重收入、繁殖小羊收益归农户所有。近三年,他无偿向728户贫困户借羊近30000只,户均养殖收入超过1.5万元。

“借羊还羊”产业扶贫模式成功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三保一返”保障农户利益。探索实行保底分红、保护价收购、购买南江黄羊保险,收益二次返利的“三保一返”机制,先后引导58个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将部分产业扶持基金注入专合社,按不低于7%的比例保底分红;按不低于32元/千克的保护价格收购肉羊;年底按年利润的5%给予养殖户二次返利。2018年以来,实现保底分红200余万元,1000余户贫困户获得收益,户均增收近1800元;向600余户养殖户二次返利86万元,户均增收1200元。

专合社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合同和保底收购合同,负责技术指导,养殖户按订单要求标准化养殖,出栏时按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同时,专合社为养殖户提供担保,协调信贷资金,改造圈舍、增加能繁母羊数量,提供“五统一”服务。2018年以来,累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为500余户基地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向2200余户养殖户订单收购南江黄羊近8万余只,汪其德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脱贫路上“领头羊”。

3

为老百姓代言、为地方发展建言

对基层群众而言,人大代表真正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忧什么、盼什么,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意见的传声筒、群众利益的维护者、一方发展的代言人。汪其德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代表要为老百姓代言、为地方发展建言。”

汪其德说到做到,尽心履行职责,把深入基层各领域开展调研作为履行代表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到田间地头、去企业车间、进农家院户走访,面对面听取基层老百姓的意见、收集群众最期盼解决的愿望,及时汇集归类,提交建议,用真情和责任为民代言。

秦巴山片区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片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条件滞后,特别是农村危旧房众多,其中农村D级和C级土坯房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低矮潮湿,房屋透光性、通风性极差、安全系数低,易发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白内障等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汪其德建议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政策的倾斜支持,提高补助标准,按照D级危房2.5万元/户、C级危房2万元/户的标准给予改造补助,按照贫困村150万元、极度贫困村250万元的标准给予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同时,制定出台相关农村危房改造贷款优惠政策,对建设新居确有困难的农户提供部分无息贷款,多渠道解决改造资金投入问题。

如今的巴中市,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从 2013年的2416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70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13年的6137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12002元。2019年底全市累计减贫49.7万人,5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6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0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完成99.6%。

“这些年的精准脱贫成果,让我们老百姓真心感到遇上了好时代,从内心里感谢总书记、感谢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制度。”汪其德说,尽管这几年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巴中市与其他发达地方相比,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仍然是基本现状,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发展能力弱的基本局面。

2020年5月底的全国人代会会议上,汪其德对巩固和发展精准脱贫成果提出了建议。“希望尽可能将革命老区纳入国家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布局,着力重要资源优先配置、重大政策优先支持、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加快完善老区配套设施、提升区域竞争力。统筹支持巴中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建设、县域经济、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城乡提升等“六大突破”,改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确保革命老区在全国发展大局、发展进程中不掉队、不落伍。”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汪其德:致富“头羊”让乡亲喜洋洋

2020-09-15 17:28:46 来源:

核心提示:

从“牧羊人”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说:“如果说养羊是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那么在开办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用尽积蓄,孤注一掷60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头羊”;一群人齐心协力,成立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生活。

从“牧羊人”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说:“如果说养羊是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那么在开办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农民的儿子汪其德在事业上成功了:他先后建成“五郎千羊养殖场”、“德健”生猪养殖场,建立黄羊扶贫互助合作社、“红旗”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但事业的成功并未让汪其德忘记自己来自哪里,要回馈谁。他探索出“借羊还羊”的扶贫帮困发展模式,无偿为贫困户发放种羊,成功让120多户实现脱贫,带动近20个乡镇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把吸引贫困群众就业作为企业招工的“硬杠杠”,解决了300余名贫困群众的就业;为当地贫困对象捐款捐物超过150余万元,无偿资助6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捐赠了价值120万元的消毒防疫用品。

与群众心贴心的人,群众也一定不会忘记他。汪其德先后当选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说:“代表要为老百姓代言,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1

扎根山村创业

闯出一片“羊天地”

汪其德的家乡是秦巴山区腹地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这里群山叠嶂、土地贫瘠,是典型的边远山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汪其德对家乡贫困落后的状况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穷怕了的汪其德十八岁以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买汽车搞货物运输,一年收入有上万元,是当时村里少有的“万元户”。2000年,他又在西安干起建筑装修。

那时候有没有赚钱呢?汪其德说,2004年,他已经有了60多万元的积蓄。如果一直干下去的话,在城市落地生根已经不是难事。但南江县委、县政府一封《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开信》,让他动了回乡创业的心。

但干什么呢?汪其德实地考察发现,当地科研工作者历经几十年选育的山羊品种南江黄羊,肉质细嫩、氨基酸含量高,但只能小户散养、不能规模养殖,产业规模化程度低。

“对,响应号召,返乡创业当羊倌。”汪其德下定决心,拿出60多万元积蓄,孤注一掷。依托优质的山林牧草资源,流转林地3.5万亩,投资160万元,修建圈舍1200平方米,他办起“五郎千羊养殖场”,并在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刻苦钻研技术,反复试错攻克规模养殖难题,终于成功实现规模饲养。当年饲养黄羊900只、出栏450只,年纯收入25万元以上。

看到南江黄羊发展上了路,汪其德迅速转向建设规模基地,带领更多适养区农户养羊增收。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汪其德筹措资金,联合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标准化养殖基地5个,在北极、寨坡等28个乡镇带动发展养羊户4265户,其中贫困户2267户,养殖南江黄羊7万余只,带动全县年出栏南江黄羊20万只以上,他的黄羊基地成为当地特色养殖业的标杆。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汪其德认准养殖业必须抱团经营的路子,联合当地群众共同组建“五郎南江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自己的基地把养羊户联合起来规模发展。

“专合社第一年就带领周边村养殖南江黄羊8万余只,120多户群众实现增收脱贫。很快,合作社辐射带动近20个乡镇3265户贫困群众养羊,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以上。”汪其德自豪的说。

2

“借羊还羊”,产业扶贫

“产业发展得再好,没有带动老百姓增收、当地群众脱不了贫,就不算好”,这是汪其德的信条。自己发展黄羊产业致富后,他思考的是如何让黄羊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真正让老百姓养羊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他探索实施针对不同养殖户的差异化利益联结机制,让南江黄羊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羊”。

针对贫困户资金短缺的实际,汪其德无偿提供南江黄羊种羊和能繁母羊,借给有养殖意愿且适合黄羊养殖的贫困户,每个贫困户借1只公羊和20只能繁母羊;两年期满后,农户仅归还等量或等价的羊,增重收入、繁殖小羊收益归农户所有。近三年,他无偿向728户贫困户借羊近30000只,户均养殖收入超过1.5万元。

“借羊还羊”产业扶贫模式成功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三保一返”保障农户利益。探索实行保底分红、保护价收购、购买南江黄羊保险,收益二次返利的“三保一返”机制,先后引导58个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将部分产业扶持基金注入专合社,按不低于7%的比例保底分红;按不低于32元/千克的保护价格收购肉羊;年底按年利润的5%给予养殖户二次返利。2018年以来,实现保底分红200余万元,1000余户贫困户获得收益,户均增收近1800元;向600余户养殖户二次返利86万元,户均增收1200元。

专合社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合同和保底收购合同,负责技术指导,养殖户按订单要求标准化养殖,出栏时按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同时,专合社为养殖户提供担保,协调信贷资金,改造圈舍、增加能繁母羊数量,提供“五统一”服务。2018年以来,累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为500余户基地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向2200余户养殖户订单收购南江黄羊近8万余只,汪其德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脱贫路上“领头羊”。

3

为老百姓代言、为地方发展建言

对基层群众而言,人大代表真正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忧什么、盼什么,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意见的传声筒、群众利益的维护者、一方发展的代言人。汪其德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代表要为老百姓代言、为地方发展建言。”

汪其德说到做到,尽心履行职责,把深入基层各领域开展调研作为履行代表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到田间地头、去企业车间、进农家院户走访,面对面听取基层老百姓的意见、收集群众最期盼解决的愿望,及时汇集归类,提交建议,用真情和责任为民代言。

秦巴山片区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片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条件滞后,特别是农村危旧房众多,其中农村D级和C级土坯房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低矮潮湿,房屋透光性、通风性极差、安全系数低,易发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白内障等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汪其德建议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政策的倾斜支持,提高补助标准,按照D级危房2.5万元/户、C级危房2万元/户的标准给予改造补助,按照贫困村150万元、极度贫困村250万元的标准给予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同时,制定出台相关农村危房改造贷款优惠政策,对建设新居确有困难的农户提供部分无息贷款,多渠道解决改造资金投入问题。

如今的巴中市,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从 2013年的2416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70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13年的6137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12002元。2019年底全市累计减贫49.7万人,5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6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0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完成99.6%。

“这些年的精准脱贫成果,让我们老百姓真心感到遇上了好时代,从内心里感谢总书记、感谢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制度。”汪其德说,尽管这几年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巴中市与其他发达地方相比,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仍然是基本现状,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发展能力弱的基本局面。

2020年5月底的全国人代会会议上,汪其德对巩固和发展精准脱贫成果提出了建议。“希望尽可能将革命老区纳入国家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布局,着力重要资源优先配置、重大政策优先支持、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加快完善老区配套设施、提升区域竞争力。统筹支持巴中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建设、县域经济、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城乡提升等“六大突破”,改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确保革命老区在全国发展大局、发展进程中不掉队、不落伍。”

[责任编辑: 向含嫣]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