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半条被子 一堂好课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半条被子 一堂好课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09-17

“我今天到这里来,也是受教育。”9月16日,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红色历史中的温暖故事。

△独家视频丨听总书记讲述“半条被子”的温暖

故事:半条被子 鱼水情深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来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休整,卫生部、后勤部就驻扎在沙洲村。大约7天后,他们又踏上了漫漫征程。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讲起了发生在这里的一个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

因为这个温暖的故事,沙洲村被誉为“红军房东村”。1991年,徐解秀去世前还在告诉儿孙:“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因为共产党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你一半的好人。”

△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保留着当年三名女红军与徐解秀同住的老屋与小床。

2017年10月,“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建成对外开放,展示了红军过境汝城时“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深。

这一次湖南考察期间,习近平的第一个考察点就是沙洲村,首先看的就是“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总书记在参观时说,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

启示: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在四年前的讲话中,习近平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这次实地考察沙洲村,总书记多次谈到这个故事的启示。在专题陈列馆,他说,“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百姓也由此理解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在徐解秀的后人——村民朱小红家中,总书记说:“因为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党才有了光荣历程、辉煌事业。你们家里的变化也说明一个道理,共产党坚持为民本色,说到做到。”

在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四年级课堂上,总书记对孩子们说,作为“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红色基因要在你们身上得到体现。革命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手中实现。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希望孩子们都能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在村子广场,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棉被也可以分半条给老百姓。建党近百年不忘初心,老百姓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是老百姓的党。“我今天到这里来,也是受教育。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的负责干部,本身也要不断受教育、不断受洗礼、不断受启示,履行好我的职责。”

回望:物印初心 情系人民 

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浸润着战火纷飞的革命征程。在近年来的国内考察途中,像沙洲村“半条被子”这样的见证物,总是引发总书记驻足观看、凝神思考。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当年,中央红军出发时,于都河有600多米宽,水深浪急。为了架设浮桥,于都人民拆下了自家的门板、床板,一位老大爷还把自己的寿材也送到了架桥现场。如今,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当年搭浮桥用的门板。

△中央红军出发纪念馆再现于都老人将自己的棺木捐给红军搭浮桥的场景。(总台央视记者郭晗光拍摄)

2019年5月,习近平在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动情地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71年前,解放战争最后一场大战役即将在长江边展开。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仅半个月时间,人民解放军就征集到1万余只船,一举突破长江防线。如今,渡江战役纪念馆里,还保留着当年的渡船。

今年8月,总书记在安徽合肥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渡江战役纪念馆内的渡船

鉴往者,知来者。一次次回望来时的道路,才能更加笃定前行的脚步。在前不久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总书记这样阐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

主笔丨侯艳

视觉丨陈括

编辑丨毛亚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半条被子 一堂好课

2020-09-17 16:35:40 来源: 0 条评论

“我今天到这里来,也是受教育。”9月16日,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红色历史中的温暖故事。

△独家视频丨听总书记讲述“半条被子”的温暖

故事:半条被子 鱼水情深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来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休整,卫生部、后勤部就驻扎在沙洲村。大约7天后,他们又踏上了漫漫征程。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讲起了发生在这里的一个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

因为这个温暖的故事,沙洲村被誉为“红军房东村”。1991年,徐解秀去世前还在告诉儿孙:“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因为共产党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你一半的好人。”

△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保留着当年三名女红军与徐解秀同住的老屋与小床。

2017年10月,“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建成对外开放,展示了红军过境汝城时“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深。

这一次湖南考察期间,习近平的第一个考察点就是沙洲村,首先看的就是“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总书记在参观时说,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

启示: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在四年前的讲话中,习近平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这次实地考察沙洲村,总书记多次谈到这个故事的启示。在专题陈列馆,他说,“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百姓也由此理解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在徐解秀的后人——村民朱小红家中,总书记说:“因为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党才有了光荣历程、辉煌事业。你们家里的变化也说明一个道理,共产党坚持为民本色,说到做到。”

在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四年级课堂上,总书记对孩子们说,作为“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红色基因要在你们身上得到体现。革命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手中实现。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希望孩子们都能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在村子广场,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棉被也可以分半条给老百姓。建党近百年不忘初心,老百姓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是老百姓的党。“我今天到这里来,也是受教育。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的负责干部,本身也要不断受教育、不断受洗礼、不断受启示,履行好我的职责。”

回望:物印初心 情系人民 

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浸润着战火纷飞的革命征程。在近年来的国内考察途中,像沙洲村“半条被子”这样的见证物,总是引发总书记驻足观看、凝神思考。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当年,中央红军出发时,于都河有600多米宽,水深浪急。为了架设浮桥,于都人民拆下了自家的门板、床板,一位老大爷还把自己的寿材也送到了架桥现场。如今,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当年搭浮桥用的门板。

△中央红军出发纪念馆再现于都老人将自己的棺木捐给红军搭浮桥的场景。(总台央视记者郭晗光拍摄)

2019年5月,习近平在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动情地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71年前,解放战争最后一场大战役即将在长江边展开。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仅半个月时间,人民解放军就征集到1万余只船,一举突破长江防线。如今,渡江战役纪念馆里,还保留着当年的渡船。

今年8月,总书记在安徽合肥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渡江战役纪念馆内的渡船

鉴往者,知来者。一次次回望来时的道路,才能更加笃定前行的脚步。在前不久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总书记这样阐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

主笔丨侯艳

视觉丨陈括

编辑丨毛亚伟

[责任编辑: 向含嫣]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