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添动能 群众得实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西宁作为青海省会城市,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人口,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需求十分突出;然而,地处欠发达地区,西宁的经济体量小、资源不均衡,与民生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

改革添动能 群众得实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09-18

西宁作为青海省会城市,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人口,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需求十分突出;然而,地处欠发达地区,西宁的经济体量小、资源不均衡,与民生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

西宁拿出担当和勇气,抓住发展机遇,用改革作杠杆,撬动民生发展。

改革不避难点

均衡优质资源,村里的孩子回来了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海拔近3000米的校园里,满是青春的面孔。“适龄新生不仅实现了零流失,而且先后有50多名学生选择从城里转学回来。”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中心校校长胡水民骄傲地告诉记者。

而就在几年前,他几乎天天睡不好觉:“生源不断萎缩,招四个班,就有一个班是空的。”

孩子去哪了?近年来,乡村学生不断涌入城里就读,“乡村空、城市挤”,让资源有限的西宁有点“喘不过气”。

变化从何而来?2016年底以来,西宁先后组建了12个跨城乡管理的教育集团,采用“四互四共”办学模式,以城区学校带动乡村学校发展。

数学教师李生生就是西宁七中教育集团派到和平乡中心校的优秀老师,她自制的立体教具,让困扰学生的几何图形应用题变得有趣易解,一节公开课吸引县里5所学校的同行来“取经”。

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学生互动……集团化办学,给和平乡中心校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改善——新建的小轮车、航模训练基地,足以与城区一流学校的条件媲美。已经转学到县城的曹正强重回家门口的乡村校,“县城中学都没有这样的设施,玩得好才能学得好。”

西宁市教育局局长王刚介绍,截至目前,西宁市已有1400余名集团乡村校教师得到全师、全科、全覆盖的业务帮扶指导,集团校之间累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1900余次,270多名在市区、县城上学的孩子回到乡村学校就读。

改革是杠杆,“四两拨千斤”。西宁不等不靠,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盘活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优质资源,推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向薄弱洼地倾斜,让基层群众共享。

改革持之以恒

从“医联体”迈向“健共体”,健康养老更有保障

“一年省下了快两万块的看病钱。”大通县鲍西村村民焦维炳再没有因为褥疮而入院,一说起家庭医生张生寿就感激不已。

因为意外摔伤,焦维炳长年卧床,得了严重的褥疮,每年都要住院治疗两三个月,“加上家人陪床的住宿、交通、误工费用,负担不轻。”

这两年,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组建后,第一分院长宁镇卫生院鲍西村村医张生寿成了焦维炳的家庭医生。“借助集团给我们培训的医疗知识,我对老焦的饮食、作息进行调理,还教他家人如何护理。过去,咱村医可不懂这些。”

近年来,西宁扎实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解决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我们并不满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健康服务共同体’,着重‘治未病’。”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郭伟说。

统筹市县健康资源,打破条块限制,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资源下沉、医防互补;创新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考核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倾斜;全市722个家庭医生团队,进家庭15.08万户……一系列组合拳,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从“医联体”迈向“健共体”,西宁没有停止改革脚步,而是“一锤接着一锤敲”,“敲”出了新格局。

城西区古城台街道昆东社区,藏族老人仁青拉毛每天11点都会准时来社区的“爱老幸福食堂”打饭,“饭菜荤素搭配,最贵的也只要10元,方便又实惠。”

1个市级指导中心,30多个街道中央厨房,超100个社区幸福食堂,1000张幸福餐桌……爱老幸福食堂的“个十百千”工程,为老人打造出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圈。

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示范城市的西宁,正将改革推向深入:居家养老精准服务,为近30万人次的老年人购买服务2.1亿元;投资1.1亿元分步建成12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自筹资金1.34亿元在300个农村建设“老年之家”……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总数一半的西宁,“居家、社区、机构、社会”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正不断完善,给老人稳稳的幸福。

改革统筹推进

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越叫越响

初到西宁的人,都会惊叹这座城市的绿。

城区到处是树、草、花,处处见绿,见缝插绿;曾经光秃秃的南山北山,现在郁郁葱葱。置身在北山美丽园中,姹紫嫣红,流水蜿蜒,湖北游客马东卉感叹,“这哪像一个西部城市呢?”

而市民更明白,西宁的绿,不只是外表,更在内里,在骨子里。

2016年,西宁市确立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目标,优化改革组织体制,成立了全国唯一一个地方党委专门负责协调推动绿色发展的职能部门——市委绿色发展委员会。说到部门定位,市绿发委主任徐进很干脆:既是召集人,又是护绿员;既是研究所,又是督战队。

西宁的绿色发展追求,化为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几大工程:

“高原绿”,由绿到美。南北山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9%,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甘河工业园6540亩工业用地,3年前还是杂草丛生、残垣断壁,如今已变成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园博园,成为城市绿肺。”西宁园博园和西堡森林公园管委会副主任陶雅琴说。

“西宁蓝”,叫得更响。“抑尘、减煤、控车、治企、整渣”,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位居西北省会城市第一。

“河湖清”,名副其实。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城中区市民赵德容每天都要和老伴沿南川河散步,“真是身心舒畅,天天逛不够、看不够!”

改革思路一旦确立,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南川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缺钱怎么办?“先选一块做起来”“干出一些点上的成果”……试点两年多,水质越来越好。

森林生态效益分类分档补偿试点,在大通县朔北藏族乡10个村的两万亩林地上展开,补偿资金三成给村民个人,用于林地管护;七成给村集体,用于质量提升。白崖村村民吴生辉成了这项改革的受益者:“家里有3个病人,我出不了门,打不了工,多年贫困。有了补偿金,加上护林栽树赚工资,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

只要是民生所需,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表示,“西宁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依托改革红利,在小康路上爬坡过坎。”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8日 07 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改革添动能 群众得实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20-09-18 11:37:03 来源: 0 条评论

西宁作为青海省会城市,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人口,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需求十分突出;然而,地处欠发达地区,西宁的经济体量小、资源不均衡,与民生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

西宁拿出担当和勇气,抓住发展机遇,用改革作杠杆,撬动民生发展。

改革不避难点

均衡优质资源,村里的孩子回来了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海拔近3000米的校园里,满是青春的面孔。“适龄新生不仅实现了零流失,而且先后有50多名学生选择从城里转学回来。”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中心校校长胡水民骄傲地告诉记者。

而就在几年前,他几乎天天睡不好觉:“生源不断萎缩,招四个班,就有一个班是空的。”

孩子去哪了?近年来,乡村学生不断涌入城里就读,“乡村空、城市挤”,让资源有限的西宁有点“喘不过气”。

变化从何而来?2016年底以来,西宁先后组建了12个跨城乡管理的教育集团,采用“四互四共”办学模式,以城区学校带动乡村学校发展。

数学教师李生生就是西宁七中教育集团派到和平乡中心校的优秀老师,她自制的立体教具,让困扰学生的几何图形应用题变得有趣易解,一节公开课吸引县里5所学校的同行来“取经”。

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学生互动……集团化办学,给和平乡中心校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改善——新建的小轮车、航模训练基地,足以与城区一流学校的条件媲美。已经转学到县城的曹正强重回家门口的乡村校,“县城中学都没有这样的设施,玩得好才能学得好。”

西宁市教育局局长王刚介绍,截至目前,西宁市已有1400余名集团乡村校教师得到全师、全科、全覆盖的业务帮扶指导,集团校之间累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1900余次,270多名在市区、县城上学的孩子回到乡村学校就读。

改革是杠杆,“四两拨千斤”。西宁不等不靠,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盘活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优质资源,推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向薄弱洼地倾斜,让基层群众共享。

改革持之以恒

从“医联体”迈向“健共体”,健康养老更有保障

“一年省下了快两万块的看病钱。”大通县鲍西村村民焦维炳再没有因为褥疮而入院,一说起家庭医生张生寿就感激不已。

因为意外摔伤,焦维炳长年卧床,得了严重的褥疮,每年都要住院治疗两三个月,“加上家人陪床的住宿、交通、误工费用,负担不轻。”

这两年,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组建后,第一分院长宁镇卫生院鲍西村村医张生寿成了焦维炳的家庭医生。“借助集团给我们培训的医疗知识,我对老焦的饮食、作息进行调理,还教他家人如何护理。过去,咱村医可不懂这些。”

近年来,西宁扎实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改革,解决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我们并不满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健康服务共同体’,着重‘治未病’。”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郭伟说。

统筹市县健康资源,打破条块限制,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资源下沉、医防互补;创新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考核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倾斜;全市722个家庭医生团队,进家庭15.08万户……一系列组合拳,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从“医联体”迈向“健共体”,西宁没有停止改革脚步,而是“一锤接着一锤敲”,“敲”出了新格局。

城西区古城台街道昆东社区,藏族老人仁青拉毛每天11点都会准时来社区的“爱老幸福食堂”打饭,“饭菜荤素搭配,最贵的也只要10元,方便又实惠。”

1个市级指导中心,30多个街道中央厨房,超100个社区幸福食堂,1000张幸福餐桌……爱老幸福食堂的“个十百千”工程,为老人打造出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圈。

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示范城市的西宁,正将改革推向深入:居家养老精准服务,为近30万人次的老年人购买服务2.1亿元;投资1.1亿元分步建成12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自筹资金1.34亿元在300个农村建设“老年之家”……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总数一半的西宁,“居家、社区、机构、社会”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正不断完善,给老人稳稳的幸福。

改革统筹推进

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越叫越响

初到西宁的人,都会惊叹这座城市的绿。

城区到处是树、草、花,处处见绿,见缝插绿;曾经光秃秃的南山北山,现在郁郁葱葱。置身在北山美丽园中,姹紫嫣红,流水蜿蜒,湖北游客马东卉感叹,“这哪像一个西部城市呢?”

而市民更明白,西宁的绿,不只是外表,更在内里,在骨子里。

2016年,西宁市确立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目标,优化改革组织体制,成立了全国唯一一个地方党委专门负责协调推动绿色发展的职能部门——市委绿色发展委员会。说到部门定位,市绿发委主任徐进很干脆:既是召集人,又是护绿员;既是研究所,又是督战队。

西宁的绿色发展追求,化为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几大工程:

“高原绿”,由绿到美。南北山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9%,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甘河工业园6540亩工业用地,3年前还是杂草丛生、残垣断壁,如今已变成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园博园,成为城市绿肺。”西宁园博园和西堡森林公园管委会副主任陶雅琴说。

“西宁蓝”,叫得更响。“抑尘、减煤、控车、治企、整渣”,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位居西北省会城市第一。

“河湖清”,名副其实。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城中区市民赵德容每天都要和老伴沿南川河散步,“真是身心舒畅,天天逛不够、看不够!”

改革思路一旦确立,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南川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缺钱怎么办?“先选一块做起来”“干出一些点上的成果”……试点两年多,水质越来越好。

森林生态效益分类分档补偿试点,在大通县朔北藏族乡10个村的两万亩林地上展开,补偿资金三成给村民个人,用于林地管护;七成给村集体,用于质量提升。白崖村村民吴生辉成了这项改革的受益者:“家里有3个病人,我出不了门,打不了工,多年贫困。有了补偿金,加上护林栽树赚工资,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

只要是民生所需,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表示,“西宁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依托改革红利,在小康路上爬坡过坎。”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8日 07 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秋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