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当“啃小族” 是对儿童的伤害
时下,视频直播流量当道、变现便利,确有一些成年人将赚钱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部分家长心存“出名要趁早”的价值观,将孩子作为牟利工具,成为“啃小族”,令人吃惊,更令人担忧。

父母当“啃小族” 是对儿童的伤害

来源:红网2020-09-19

“淘宝童模被踢打”“3岁女童被喂到70斤”“一岁半的宝宝喝啤酒”……近期,网络平台上的诸多争议性事件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啃小族”身上。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短视频、直播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父母推到镜头前,沦为大人的牟利工具。(9月18日《燕赵都市报》)

时下,视频直播流量当道、变现便利,确有一些成年人将赚钱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部分家长心存“出名要趁早”的价值观,将孩子作为牟利工具,成为“啃小族”,令人吃惊,更令人担忧。

今年8月,“3岁女童被喂到70斤”的新闻引发关注。据了解,女童被称呼为“佩琪”,她的母亲在去年为孩子申请了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并上传一些关于孩子“食量惊人”“几秒吃完”的视频。经营账号的父母放任她吃汉堡、炸鸡等高热量食品,捕获一波粉丝。在网友强烈声讨下,相关视频账号被封号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 “佩琪”的遭遇并非偶然事件。四川一位名叫望望的小男孩,在某平台直播表演走钢丝绝技,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男孩站在12.5米高的钢丝护栏上行走1公里,获得超高点击率,仅打赏金就有2000多元。不仅如此,关于他“能喝两瓶啤酒,爸爸爷爷都支持”的视频也在网络上热传,其父亲却认为“更多人关注孩子”“没什么不好”。

在抖音搜索“宝宝吃饭”“小吃播”,不同视频博主的画风基本一致:小至几个月、大到四五岁的宝宝被推上“主播”位置,超量吃饭成为卖点,直播界面里还有兜售儿童围兜、座椅、餐具等商品的链接。

有业内人士透露,创作的低门槛让网络直播越发低龄,流量的赚钱效应更让部分家长红了眼。仅就吃播而言,起初,多数家长还能保持孩子的健康饮食,但当一些家长摸透了观众心理,发现了流量变现的窍门之后,便不淡定了,不惜以牺牲孩子身体健康为代价,人为制造奇观吸睛。

父母当“啃小族”,是对儿童的伤害。未成年阶段是父母教育孩子品行、规矩、教养的黄金时间。未成年人价值观尚不成熟,如果过度参与直播逐利,价值观就极易被“带歪”,导致孩子形成功利庸俗心态。而一些父母的功利庸俗心态会让孩子误以为只要“卖萌”“卖颜值”就能挣钱。至于这样挣钱是否长远、有无负面影响,则不在其考虑范围。透过“3岁女童‘吃播’胖至70斤”等较为极端的案例,人们注意到,多数“啃小族”家庭“消费”子女的行为危害是隐性的、缓慢的,甚至是裹着“糖衣”的。值得警惕的是,这类“啃小”行为对未成年人施加的精神侵害并不小于肉体侵害。

“啃小族”过度“消费”孩子,既关乎儿童教育,也关乎儿童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法律规范,以系统化管理规范直播平台和家长的行为,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正当其时、迫在眉睫。

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公开征求意见,强调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开展广告代言活动。一个现实问题是,时下,很多监护人并不清楚自己监护职责的边界,经常是违法而不自知。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教育是监护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关方面应加强法制宣传,让父母或监护人意识到自身的监护职责。对于父母错误的监护行为,不能仅寄希望其自我改正,而必须通过部门介入加强监管及规范。

保障儿童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部门、公检法、妇联等社团,都有保障儿童权益的职能。要防止危害儿童权利行为的发生,需要构建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为补充、司法为保障的儿童权利保障体制,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将孩子作为牟利工具的父母该清醒清醒,不能再当“啃小族”了。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父母当“啃小族” 是对儿童的伤害

2020-09-19 07:29:35 来源: 0 条评论

“淘宝童模被踢打”“3岁女童被喂到70斤”“一岁半的宝宝喝啤酒”……近期,网络平台上的诸多争议性事件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啃小族”身上。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短视频、直播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父母推到镜头前,沦为大人的牟利工具。(9月18日《燕赵都市报》)

时下,视频直播流量当道、变现便利,确有一些成年人将赚钱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部分家长心存“出名要趁早”的价值观,将孩子作为牟利工具,成为“啃小族”,令人吃惊,更令人担忧。

今年8月,“3岁女童被喂到70斤”的新闻引发关注。据了解,女童被称呼为“佩琪”,她的母亲在去年为孩子申请了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并上传一些关于孩子“食量惊人”“几秒吃完”的视频。经营账号的父母放任她吃汉堡、炸鸡等高热量食品,捕获一波粉丝。在网友强烈声讨下,相关视频账号被封号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 “佩琪”的遭遇并非偶然事件。四川一位名叫望望的小男孩,在某平台直播表演走钢丝绝技,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男孩站在12.5米高的钢丝护栏上行走1公里,获得超高点击率,仅打赏金就有2000多元。不仅如此,关于他“能喝两瓶啤酒,爸爸爷爷都支持”的视频也在网络上热传,其父亲却认为“更多人关注孩子”“没什么不好”。

在抖音搜索“宝宝吃饭”“小吃播”,不同视频博主的画风基本一致:小至几个月、大到四五岁的宝宝被推上“主播”位置,超量吃饭成为卖点,直播界面里还有兜售儿童围兜、座椅、餐具等商品的链接。

有业内人士透露,创作的低门槛让网络直播越发低龄,流量的赚钱效应更让部分家长红了眼。仅就吃播而言,起初,多数家长还能保持孩子的健康饮食,但当一些家长摸透了观众心理,发现了流量变现的窍门之后,便不淡定了,不惜以牺牲孩子身体健康为代价,人为制造奇观吸睛。

父母当“啃小族”,是对儿童的伤害。未成年阶段是父母教育孩子品行、规矩、教养的黄金时间。未成年人价值观尚不成熟,如果过度参与直播逐利,价值观就极易被“带歪”,导致孩子形成功利庸俗心态。而一些父母的功利庸俗心态会让孩子误以为只要“卖萌”“卖颜值”就能挣钱。至于这样挣钱是否长远、有无负面影响,则不在其考虑范围。透过“3岁女童‘吃播’胖至70斤”等较为极端的案例,人们注意到,多数“啃小族”家庭“消费”子女的行为危害是隐性的、缓慢的,甚至是裹着“糖衣”的。值得警惕的是,这类“啃小”行为对未成年人施加的精神侵害并不小于肉体侵害。

“啃小族”过度“消费”孩子,既关乎儿童教育,也关乎儿童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法律规范,以系统化管理规范直播平台和家长的行为,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正当其时、迫在眉睫。

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公开征求意见,强调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开展广告代言活动。一个现实问题是,时下,很多监护人并不清楚自己监护职责的边界,经常是违法而不自知。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教育是监护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关方面应加强法制宣传,让父母或监护人意识到自身的监护职责。对于父母错误的监护行为,不能仅寄希望其自我改正,而必须通过部门介入加强监管及规范。

保障儿童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部门、公检法、妇联等社团,都有保障儿童权益的职能。要防止危害儿童权利行为的发生,需要构建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为补充、司法为保障的儿童权利保障体制,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将孩子作为牟利工具的父母该清醒清醒,不能再当“啃小族”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