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村民的承诺要一个个兑现”——江苏常熟蒋巷村描摹现代化新农村的现实模样

“给村民的承诺要一个个兑现”——江苏常熟蒋巷村描摹现代化新农村的现实模样

来源:光明日报2020-09-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踏进江苏常熟蒋巷村,空气里有一种甜丝丝的味道。村里的千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正是水稻吐穗的时节;村民新家园里,一幢幢小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

20世纪50年代的蒋巷村,村民们住着泥垛墙、茅草棚,35岁以上的男人有一半讨不到媳妇。“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村民一担一担挑出来的,村里1700多亩低洼地硬是填高了1米多。”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告诉记者,“给村民的承诺要一个个兑现,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从解决温饱到共同富裕,再到注重“幸福指数”的提升,蒋巷村用50多年描摹出我国现代化新农村的现实模样。

人心齐,泥土也能变成金

蒋巷村位于常熟市的东南角,在没有私家车的年代,到常熟县城坐大巴需要半天时间。1966年,蒋巷村集体账上只有0.36元;2019年,全村净资产3.3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达2375万元。一个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底子特别穷困的村庄,如今何以能够村强民富?一句话,“发展是第一要务”。

走进蒋巷村的粮食烘干中心,车间干净整洁,一次可以烘干3万斤粮食,蒋巷由此实现粮食生产一条龙。

以农业起家的蒋巷始终没有放松过对农业升级的追求。2016年,蒋巷决定1200多亩耕地逐步种植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的有机稻。

30岁不到的蒋荫达是土生土长的蒋巷人,也是村里首批拿到“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年轻人。他告诉记者,去年蒋巷大米的市场价从每公斤6元涨到了每公斤20元,村集体因此增收300多万元。

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是蒋巷村认准的特有发展之路。蒋巷村旅游公司总经理李君介绍,村里投资上亿元打造蒋巷生态园等乡村旅游品牌,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

在蒋巷村村委会对面,蒋巷护理院拔地而起。护理院规划床位250张,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由村集体建造,常熟市第一家民营养老院德仁护理院进行社会化运营。

2019年,蒋巷村实现人均现金收入5.25万元,加上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1万元,超过当年度苏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过去养儿防老,现在集体管老

这些天,常熟市德仁护理院院长卢桂芬“驻扎”在蒋巷,指挥安装各种护理设施。蒋巷村护理院计划于10月中旬试营业,由卢桂芬带领护理团队接管运营。

村委会主任蒋玉英告诉记者,投资4000万元建护理院,除了增加产业收入的考量,还有一个现实因素是,蒋巷村200多户、近900位村民中,有250位左右是60岁以上的老人。

过去农村养儿防老,缺医少药,现在通过医养结合的方式,蒋巷村计划让年纪大一点、自理能力差一点的老人住进护理院,得到更好的照顾。为此,村里出台政策,凡是到护理院入住的老人,村里每年补贴1万元,第一次到护理院的还有一次性6000元的特别奖励。

“已经有30多位蒋巷村的老人或家属前来咨询。”卢桂芬告诉记者,老人在护理院不仅有人照顾,还能对基础疾病进行有效防控和治疗。

在富裕的苏南地区,蒋巷村的经济实力虽然算不上最强,但村民得到的实惠排在前列。在这里,农民合作医疗保险除市、镇资助外,个人分担部分全部由村集体补助缴纳。农民看病除享受合作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报销外,个人承担部分由村里补助50%左右。村民有什么病痛,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务人员随叫随到。

村里鼓励老人居家养老,但村里仍有九成多的老人选择入住老年公寓。依村民新家园而建的158套三星级标准的老年公寓,村里满60岁的老人都能免费入住。

年逾古稀的倪同连已在村老年公寓住了近10年。他说,以前村民养老要靠孩子,现在村里基本上把养老全包了。在蒋巷村,女性村民年满55岁、男性村民年满58岁,每月可以领到600元至2300元不等的养老金,每年还有一次健康体检。“现在的生活真是像掉到了蜜罐子里一样甜。”90多岁的于彩红感慨地告诉记者。

从共同富裕到精神传家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的基础上,搞好‘精神传家’。”常德盛说。

几乎每个到过蒋巷的人都会惊讶于这里的干净:路边、墙角很难看见一片纸屑。整齐漂亮的村民别墅区绿树掩映,房前屋后干干净净。

“这个局面来之不易。”说起备受称赞的村容村貌,蒋玉英深有感触。她清楚记得,村民刚搬进现代化的集中居住区时,冒出各种不文明行为。考虑到蒋巷实行社区股份制分红,家家年底领股金,村委会决定把“拿奖励”和“讲文明”结合起来,村民但凡有不文明行为,就可能被扣掉一部分分红,反之就进行奖励。

“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须提倡读书。”常德盛对村民读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在蒋巷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跟上万册图书摆在一起的,还有一摞摞村民的读书笔记。1997年村里成立妇女读书协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杨凤英积极参加,去年获得村民读书笔记特等奖。

“这么多年来,读书学习活动在蒋巷村起到很大作用,大家都变得更上进,集体荣誉感更强了,邻里相处也更加和睦。”杨凤英说,他们全家坚决执行村规民约,成为新时代文明户中的佼佼者。

“文明绿色健康家庭”“蒋巷好村民”“优秀新蒋巷人”“十佳好婆媳”……多年来,蒋巷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得到村民的热情响应。全村“文明户”创建实现全覆盖。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给村民的承诺要一个个兑现”——江苏常熟蒋巷村描摹现代化新农村的现实模样

2020-09-23 11:22:00 来源: 0 条评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踏进江苏常熟蒋巷村,空气里有一种甜丝丝的味道。村里的千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正是水稻吐穗的时节;村民新家园里,一幢幢小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

20世纪50年代的蒋巷村,村民们住着泥垛墙、茅草棚,35岁以上的男人有一半讨不到媳妇。“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村民一担一担挑出来的,村里1700多亩低洼地硬是填高了1米多。”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告诉记者,“给村民的承诺要一个个兑现,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从解决温饱到共同富裕,再到注重“幸福指数”的提升,蒋巷村用50多年描摹出我国现代化新农村的现实模样。

人心齐,泥土也能变成金

蒋巷村位于常熟市的东南角,在没有私家车的年代,到常熟县城坐大巴需要半天时间。1966年,蒋巷村集体账上只有0.36元;2019年,全村净资产3.3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达2375万元。一个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底子特别穷困的村庄,如今何以能够村强民富?一句话,“发展是第一要务”。

走进蒋巷村的粮食烘干中心,车间干净整洁,一次可以烘干3万斤粮食,蒋巷由此实现粮食生产一条龙。

以农业起家的蒋巷始终没有放松过对农业升级的追求。2016年,蒋巷决定1200多亩耕地逐步种植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的有机稻。

30岁不到的蒋荫达是土生土长的蒋巷人,也是村里首批拿到“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年轻人。他告诉记者,去年蒋巷大米的市场价从每公斤6元涨到了每公斤20元,村集体因此增收300多万元。

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是蒋巷村认准的特有发展之路。蒋巷村旅游公司总经理李君介绍,村里投资上亿元打造蒋巷生态园等乡村旅游品牌,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

在蒋巷村村委会对面,蒋巷护理院拔地而起。护理院规划床位250张,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由村集体建造,常熟市第一家民营养老院德仁护理院进行社会化运营。

2019年,蒋巷村实现人均现金收入5.25万元,加上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1万元,超过当年度苏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过去养儿防老,现在集体管老

这些天,常熟市德仁护理院院长卢桂芬“驻扎”在蒋巷,指挥安装各种护理设施。蒋巷村护理院计划于10月中旬试营业,由卢桂芬带领护理团队接管运营。

村委会主任蒋玉英告诉记者,投资4000万元建护理院,除了增加产业收入的考量,还有一个现实因素是,蒋巷村200多户、近900位村民中,有250位左右是60岁以上的老人。

过去农村养儿防老,缺医少药,现在通过医养结合的方式,蒋巷村计划让年纪大一点、自理能力差一点的老人住进护理院,得到更好的照顾。为此,村里出台政策,凡是到护理院入住的老人,村里每年补贴1万元,第一次到护理院的还有一次性6000元的特别奖励。

“已经有30多位蒋巷村的老人或家属前来咨询。”卢桂芬告诉记者,老人在护理院不仅有人照顾,还能对基础疾病进行有效防控和治疗。

在富裕的苏南地区,蒋巷村的经济实力虽然算不上最强,但村民得到的实惠排在前列。在这里,农民合作医疗保险除市、镇资助外,个人分担部分全部由村集体补助缴纳。农民看病除享受合作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报销外,个人承担部分由村里补助50%左右。村民有什么病痛,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务人员随叫随到。

村里鼓励老人居家养老,但村里仍有九成多的老人选择入住老年公寓。依村民新家园而建的158套三星级标准的老年公寓,村里满60岁的老人都能免费入住。

年逾古稀的倪同连已在村老年公寓住了近10年。他说,以前村民养老要靠孩子,现在村里基本上把养老全包了。在蒋巷村,女性村民年满55岁、男性村民年满58岁,每月可以领到600元至2300元不等的养老金,每年还有一次健康体检。“现在的生活真是像掉到了蜜罐子里一样甜。”90多岁的于彩红感慨地告诉记者。

从共同富裕到精神传家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的基础上,搞好‘精神传家’。”常德盛说。

几乎每个到过蒋巷的人都会惊讶于这里的干净:路边、墙角很难看见一片纸屑。整齐漂亮的村民别墅区绿树掩映,房前屋后干干净净。

“这个局面来之不易。”说起备受称赞的村容村貌,蒋玉英深有感触。她清楚记得,村民刚搬进现代化的集中居住区时,冒出各种不文明行为。考虑到蒋巷实行社区股份制分红,家家年底领股金,村委会决定把“拿奖励”和“讲文明”结合起来,村民但凡有不文明行为,就可能被扣掉一部分分红,反之就进行奖励。

“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须提倡读书。”常德盛对村民读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在蒋巷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跟上万册图书摆在一起的,还有一摞摞村民的读书笔记。1997年村里成立妇女读书协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杨凤英积极参加,去年获得村民读书笔记特等奖。

“这么多年来,读书学习活动在蒋巷村起到很大作用,大家都变得更上进,集体荣誉感更强了,邻里相处也更加和睦。”杨凤英说,他们全家坚决执行村规民约,成为新时代文明户中的佼佼者。

“文明绿色健康家庭”“蒋巷好村民”“优秀新蒋巷人”“十佳好婆媳”……多年来,蒋巷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得到村民的热情响应。全村“文明户”创建实现全覆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