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地生四金 盘活绿资产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地生四金 盘活绿资产

从安徽省桐城市中心出发,驱车10公里,进入一片连绵青山,便来到了黄甲镇。

黄甲镇是纯山区镇,森林覆盖率超90%。远远看去,蜿蜒的山路似与碧云相齐。一块大石上刻着“让绿水青山成幸福靠山”的字样,引起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注意。

在文都白茶观光园里,一排排整齐的茶树间,茶农穿梭其中修剪枝叶、除草施肥。“我们这里是‘一地生四金’。”黄甲镇党委书记潘东香介绍,村民将林地入股流转,村集体用固定资产投资入股。村民不但能拿到股金和现金分红,还能在白茶基地领到租金和每月务工薪金。这样的“一地生四金”,改变了过去土地细碎、产销脱节等发展瓶颈,“产业+就业”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如今镇里8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

在乡间小路上,24岁的汤涛指着山顶隐隐几间农房告诉记者,那是他家废弃的老宅,连自来水都不通。如今,父母已在大路边建起了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俩人都在白茶基地工作。“我过去在上海打工,随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现在已回乡在桐城市民营经济开发区工作,每年全家收入超10万元。”

过去,一些贫困户去山里挖野映山红、兰花去卖,破坏了植被山体。后来,镇上明文禁止采挖,并为大家搭建就业平台,建起了扶贫车间。

在石窑村来料加工扶贫车间里,8位员工正忙着缝制被套、枕套。员工王倩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这种家门口的岗位,能在工作之余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小孩。

在三新村,12个现代化香菇种植大棚成了村民的“摇钱树”。驻村干部请来技术指导老师,为村民做技术培训后将大棚出租给农户管理。“小小香菇,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带动12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增收1万元。”黄甲镇三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倪行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村里发展特色农业,并打造三新村香菇品牌,注册国家“桔梗地标”正在受理中。

盘活“青山”,创新“卖绿”,黄甲镇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来桐城市双创白茶基地、安徽美尔马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浙江芳羽茶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高端民宿等。镇政府引导农民以林地承包经营权参股到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中,按照“量化到户、股份合作、保底分红、滚动发展”方式,最大限度释放绿色资产潜能。

产业不断发展,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潘东香深有体会地说:“绿水青山成了村民幸福靠山,我想这也是乡村振兴的秘诀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惠春 白海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地生四金 盘活绿资产

2020-09-24 09:50:09 来源: 0 条评论

从安徽省桐城市中心出发,驱车10公里,进入一片连绵青山,便来到了黄甲镇。

黄甲镇是纯山区镇,森林覆盖率超90%。远远看去,蜿蜒的山路似与碧云相齐。一块大石上刻着“让绿水青山成幸福靠山”的字样,引起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注意。

在文都白茶观光园里,一排排整齐的茶树间,茶农穿梭其中修剪枝叶、除草施肥。“我们这里是‘一地生四金’。”黄甲镇党委书记潘东香介绍,村民将林地入股流转,村集体用固定资产投资入股。村民不但能拿到股金和现金分红,还能在白茶基地领到租金和每月务工薪金。这样的“一地生四金”,改变了过去土地细碎、产销脱节等发展瓶颈,“产业+就业”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如今镇里8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

在乡间小路上,24岁的汤涛指着山顶隐隐几间农房告诉记者,那是他家废弃的老宅,连自来水都不通。如今,父母已在大路边建起了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俩人都在白茶基地工作。“我过去在上海打工,随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现在已回乡在桐城市民营经济开发区工作,每年全家收入超10万元。”

过去,一些贫困户去山里挖野映山红、兰花去卖,破坏了植被山体。后来,镇上明文禁止采挖,并为大家搭建就业平台,建起了扶贫车间。

在石窑村来料加工扶贫车间里,8位员工正忙着缝制被套、枕套。员工王倩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这种家门口的岗位,能在工作之余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小孩。

在三新村,12个现代化香菇种植大棚成了村民的“摇钱树”。驻村干部请来技术指导老师,为村民做技术培训后将大棚出租给农户管理。“小小香菇,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带动12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增收1万元。”黄甲镇三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倪行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村里发展特色农业,并打造三新村香菇品牌,注册国家“桔梗地标”正在受理中。

盘活“青山”,创新“卖绿”,黄甲镇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来桐城市双创白茶基地、安徽美尔马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浙江芳羽茶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高端民宿等。镇政府引导农民以林地承包经营权参股到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中,按照“量化到户、股份合作、保底分红、滚动发展”方式,最大限度释放绿色资产潜能。

产业不断发展,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潘东香深有体会地说:“绿水青山成了村民幸福靠山,我想这也是乡村振兴的秘诀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惠春 白海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