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护山养山”来致富——贫困村变成了网红村
庙坝村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东南面,共有123户360人,曾是个市级贫困村。而今,满眼翠绿,森林覆盖率高达89%,已从一个僻远山村变为避暑纳凉、森林康养的网红村,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受穷,到“护山养山”变富的跨越,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4600元增长到2019年的2.8万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护山养山”来致富——贫困村变成了网红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2020-09-26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中工网实习生 武江民

十几个急转弯,二十几道坡,海拔1350米,三山夹两谷,庙坝村坐落于此已千年。

庙坝村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东南面,共有123户360人,曾是个市级贫困村。而今,满眼翠绿,森林覆盖率高达89%,已从一个僻远山村变为避暑纳凉、森林康养的网红村,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受穷,到“护山养山”变富的跨越,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4600元增长到2019年的2.8万元。

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甜

黄连喜阴凉,多生长于海拔500米~2000米的山林间。山高坡陡的庙坝村是南川区唯一的黄连种植基地。

近年来,一条条新公路的建设,打开了黄连的新市场。“以前我们走山路到村镇去卖。现在好了,收购商的大货车开到了自家门口,价格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了。”9月16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派驻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

冯登奎原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他种植15亩黄连,每亩有近500斤收成。由他帮扶的贫困户也实现了年收入超过5万元。

从2014年开始,庙坝村黄连种植面积从900亩增加到近1800亩,市场价格从30元一斤涨到55元一斤,产值也从60万元快速增加到了275万元。

村子绿起来,生活才能好起来

在发展初期,伐木增收曾是庙坝人最先想到的办法。

但是,砍树换不来金山银山,庙坝人开始转向绿色产品的种植和生产。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种植黄连需要大量的树木遮阴,村里人谁种黄连,就会在旁边种上一棵树。

一株黄连一棵树,庙坝村的山就随着黄连的生长慢慢绿了起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庙坝人从原来的“砍树人”变成了“护绿人”,不断实施退耕还林和村庄绿化项目。

除了种树,保护野生动植物也成为庙坝人的共识。庙坝村目前森林覆盖率达89%,动植物种类繁多。白颊黑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仅存2000多只,庙坝村周围就有200余只。

由于森林和动植物保护得当,吸引来了许多游客,庙坝村嗅到了乡村旅游的商机,很多村民办起了农家乐。

“2019年,庙坝村获评全国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天山坪峡谷接待中心及5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20余万元。”宋建峰说。

不做“高山棒”,要努力发新芽

村民们告诉记者,因为庙坝村身处高山,以前村里穷,“高山棒”就成为了山下人对庙坝村人的戏称。

现如今已经没有人再叫庙坝人“高山棒”了。依靠绿水青山,庙坝村已经形成了黄连、笋竹、蜂蜜、森林康养四大支柱产业,产业收入从2014年的112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535万元。旅游收入也达到了210万元。自2015年脱贫以来,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5倍,全村所有贫困户都有一两项特色产业,基本消除了返贫风险。

2019年,庙坝村村委会邀请了在外优秀大学生代表40余人,让他们畅谈人生、受助感想及求学经历,积极为家乡献言献策。今秋开学前,村里又有9人考上大学。庙坝人明白,真正的绿水青山,不仅仅是眼前的这抹绿,而是在树枝上泛起的那一撮新芽——那是绿色的希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护山养山”来致富——贫困村变成了网红村

2020-09-26 09:50:00 来源: 0 条评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中工网实习生 武江民

十几个急转弯,二十几道坡,海拔1350米,三山夹两谷,庙坝村坐落于此已千年。

庙坝村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东南面,共有123户360人,曾是个市级贫困村。而今,满眼翠绿,森林覆盖率高达89%,已从一个僻远山村变为避暑纳凉、森林康养的网红村,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受穷,到“护山养山”变富的跨越,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4600元增长到2019年的2.8万元。

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甜

黄连喜阴凉,多生长于海拔500米~2000米的山林间。山高坡陡的庙坝村是南川区唯一的黄连种植基地。

近年来,一条条新公路的建设,打开了黄连的新市场。“以前我们走山路到村镇去卖。现在好了,收购商的大货车开到了自家门口,价格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了。”9月16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派驻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

冯登奎原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他种植15亩黄连,每亩有近500斤收成。由他帮扶的贫困户也实现了年收入超过5万元。

从2014年开始,庙坝村黄连种植面积从900亩增加到近1800亩,市场价格从30元一斤涨到55元一斤,产值也从60万元快速增加到了275万元。

村子绿起来,生活才能好起来

在发展初期,伐木增收曾是庙坝人最先想到的办法。

但是,砍树换不来金山银山,庙坝人开始转向绿色产品的种植和生产。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种植黄连需要大量的树木遮阴,村里人谁种黄连,就会在旁边种上一棵树。

一株黄连一棵树,庙坝村的山就随着黄连的生长慢慢绿了起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庙坝人从原来的“砍树人”变成了“护绿人”,不断实施退耕还林和村庄绿化项目。

除了种树,保护野生动植物也成为庙坝人的共识。庙坝村目前森林覆盖率达89%,动植物种类繁多。白颊黑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仅存2000多只,庙坝村周围就有200余只。

由于森林和动植物保护得当,吸引来了许多游客,庙坝村嗅到了乡村旅游的商机,很多村民办起了农家乐。

“2019年,庙坝村获评全国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天山坪峡谷接待中心及5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20余万元。”宋建峰说。

不做“高山棒”,要努力发新芽

村民们告诉记者,因为庙坝村身处高山,以前村里穷,“高山棒”就成为了山下人对庙坝村人的戏称。

现如今已经没有人再叫庙坝人“高山棒”了。依靠绿水青山,庙坝村已经形成了黄连、笋竹、蜂蜜、森林康养四大支柱产业,产业收入从2014年的112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535万元。旅游收入也达到了210万元。自2015年脱贫以来,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5倍,全村所有贫困户都有一两项特色产业,基本消除了返贫风险。

2019年,庙坝村村委会邀请了在外优秀大学生代表40余人,让他们畅谈人生、受助感想及求学经历,积极为家乡献言献策。今秋开学前,村里又有9人考上大学。庙坝人明白,真正的绿水青山,不仅仅是眼前的这抹绿,而是在树枝上泛起的那一撮新芽——那是绿色的希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