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七)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七)
黑土地上的好日子
本刊记者 杨绍华 鄂 璠
58岁的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村民刘淑梅笑得阳光灿烂,看一看她现在的舒心日子,唠一唠她家的日常开支,一切就了然了。
梨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五强县之一,也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试验田。今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的第一站是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梨树县,走进玉米地,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他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土地“转”入合作社,农民成了多面手。论过日子,没有比农民更会精打细算了。“几年前我就带地入社,加入卢大哥的合作社了。入了社,我实现了一举多得。”刘淑梅笑着说:“这一得是家里的地不用伺候了,9亩地加分红就年赚1万块;二得是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我盖了三栋大棚,每到收成时,订单收入就有6万块;三得是我隔三差五去合作社或镇上打个小时工,一年下来还能赚三五千块。”
刘淑梅口中的合作社,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深入踏查的梨树县八里庙村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书记得知入社农户每公顷土地年纯收入可达到万元以上时,十分高兴。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
成立于2011年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示范社。合作社成员由组建之初的6户发展到176户,辐射带动600户。如今,合作社采取“带地入社、土地租赁和土地托管”三种模式,经营面积达到690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6%。
通过合作社的带动,梨树县越来越多的村屯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同时,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外出打工,也可守家经营,成了发家致富的多面手。
科技“转”出新模式,现代农业挺腰板。如何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刘淑梅告诉记者:“不用铲,不用镗,省钱省力还保墒。”自打当地兴起保护性耕作,就有了这句顺口溜。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梨树县秸秆还田下的保护性耕作,背后是科技助农的“大逻辑”。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试验站,建设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创建科技小院,建立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从而形成了科技良法种出粮满仓的“梨树模式”。
农业机械化、智慧农机是“梨树模式”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如今,梨树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3.64%。春种秋收铁牛驰骋,阡陌之上蹚出一条优质、规模、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梨树县的智慧农机变得越来越聪明。目前,全县已装备智能化监测免耕播种机近3000台。今年春耕,梨树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就用上了无人驾驶的智慧农机。50厘米的作业宽度输入电脑里,一条条精准的交接垄就轻轻松松生产出来。
怎么做到的?北斗导航帮大忙!“我在农机上安装了自动驾驶系统,再通过咱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控制智慧农机的行进路线,绝对是分毫不差。”合作社负责人张文镝骄傲地说。
思维“转”出新天地,幸福生活来敲门。“叮铃铃!”和刘淑梅大姐唠家常的工夫,她的儿子来电话了。
“儿子,你现在给别人当师傅了,可得认真点,自己学成的同时,要想着多带出一些人来!”撂下电话,刘淑梅的脸上幸福满满:“我儿子叫陈亮,这孩子脑瓜灵,爱琢磨事,也爱尝试新鲜事物。这不,响应县里号召,参加了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没想到梦想成真,还真就靠这手艺当上了面点师,现在都能带徒弟嘞!”
土地流转、智慧农机显神威的同时,“被解放”的还有刘大姐的后代和村民们。在物质丰盈的同时,他们正享用着精神大餐:成立了文化大院,唱二人转、扭大秧歌、跳广场舞,参加公益活动……村风民俗向上向善,村民日子过得多姿多彩。
黄昏时分,一天的采访结束,记者将踏上归程。热情的刘大姐拉出跳广场舞用的音响设备,放起了耳熟能详的《好日子》,“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欢快的乐曲轻柔地流淌在广袤的梨树黑土地上。
调研手记:
“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这在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四平市梨树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了印证。
大湾村的幸福故事
本刊记者 王 寅 刘建华
雨后的大湾村,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灵气秀美,生机盎然,幢幢小楼错落有致,男女老少有说有笑,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难以想象,这里曾经山路颠颠簸簸,进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甚至家徒四壁……作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直到2014年,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0.6%。
今年71岁的陈泽申,曾是大湾村的重度贫困户。前些年,陈泽申的儿子、妻子相继离世,只能和孙子相依为命。为了“转运”,他曾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改了家里大门的朝向。显然,这样的“改变”什么也改变不了,幸福遥不可及。
真正的改变,始于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奔波,来到这里走访村民,同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总书记的到来,给包括陈泽申在内的大湾村干部群众带来了幸福的希望。
搬了新家。过去,大湾村的村民大多“蜗居”在老旧破败的土坯房中,其中不少是危房。为了彻底解决村民的住房安全问题,这几年村里规划建设了大湾、方湾、基湾、中心村庄4处集中安置点,陈泽申和其他60多户贫困户陆续搬入新居。“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新房的水、电、路设施完善,厨卫干净整洁,客厅装了空调,卧室铺上了木地板,不仅住得舒服,而且基本没有增加村民经济负担。陈泽申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扶贫资金、移民资金、宅基地腾退资金加起来有十几万元,除去建房款,自己不仅一分没掏,还“净赚”了一些。
多了收入。日子难熬,说到底是没有稳定收入。这几年,大湾村积极引进市级龙头茶业企业入驻,努力支持贫困户因户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在村里的关心下,陈泽申通过养羊、从事保洁公益性劳务等顺利实现了脱贫。为了进一步增加收入,他又开始养牛、种植天麻等作物。再后来,他又在茶厂找到了工作,负责领着游客体验采茶炒茶,月收入近3000元。穷了大半辈子的陈泽申,现在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日子越来越甜。“我特别想对总书记说,现在脱贫了,日子越来越好,请总书记放心”。
有了盼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关切询问陈泽申孙子的学习情况。4年后,在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下,小伙子已顺利完成学业,并在省会合肥一家软件公司上了班,月收入7000多元。孙子有出息,又懂事,这是陈泽申最欣慰的事。他时常教育孙子:“家里脱了贫,但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在城里生活不能大手大脚。要努力工作,也要节约,好好存钱。”
陈泽申的幸福故事是整个大湾村幸福故事的缩影。2016年以来,大湾村坚持党建引领,让基层组织“强”起来;坚持因户施策,让脱贫药方“准”起来;坚持产业为本,让长效支撑“稳”起来;坚持基础先行,让村庄环境“美”起来;坚持补齐短板,让公共服务“优”起来;坚持群众主体,让内生动力“激”起来。2018年,大湾村顺利实现“村出列”,2019年底贫困人口减至4户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大湾村的幸福故事继续书写新的篇章。“生态旅游是大湾村的全新增长点”,“我们决心实践好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80后”的余静告诉记者。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底蕴和乡村文化等优势,大湾村积极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村里还引进企业开发“大湾民宿”,游客络绎不绝,催生了30余家农家乐。现在,出去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少,大家在家门口一样能有很好的收入。
今年8月8日,大湾村十里漂流旅游项目开始接待游客。漂流项目由大湾村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门票收入的40%分配给村集体。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湾漂流很快打响了品牌,仅半个月左右时间,游客就超过1万人次。
短短4年,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大湾村实现了美丽蝶变,但干部群众并不自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且要不断接续奋斗。从去年开始,大湾村就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开始思考脱贫攻坚之后如何稳定脱贫成效、防止返贫,如何无缝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他们的思路非常明确:关键是确保产业的持续兴旺,抓手是搞好旅游配套服务。
调研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长期以来,许多老区交通闭塞,发展比较滞后,但思路一开天地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湾村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青山绿水和红色文化,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旅游业等支柱产业,蹚出了一条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子。实践证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老区希望无限!
水口村富起来了
本刊记者 易赛键 袁 帅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诗句。意思是说,您不要以为宜春离京城太远,那里江山如画,风光宜人。可谁曾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曾使这里的山水美景“与世隔绝”而无人问津。
没有良好生态就没有美好生活。坐落在宜春市袁州区温汤镇的水口村,曾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环境闭塞,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们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半贫困状态,梯田、毛竹成了村民的“保命”线,部分村民想尽办法举家外迁。当年600多人的水口村,前些年只剩百余老弱妇孺居住于此。
水口村党支部书记刘平华为之苦思冥想:如何让这群山环绕、茂林翠竹、小桥流水、风光旖旎的绿水青山变成 “金山银山”,让这里的贫困村民变得 “笑逐颜开”?
为扭转这一颓势,2013年起,水口村党支部提出,依托原生态美景和千年古村的民俗文化底蕴,引国人关注,向世人亮相,激活这一独家资产,走上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要致富,先修路。刘平华带领村党支部筹资筹劳修建道路。截至2016年,水口村共修了硬化公路12公里。路通了,人气和财源便能流入水口村。随着明月山旅游不断升级发展,结合水口村的自身实际,刘平华又因地制宜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瞄准乡村旅游之路,开办农家乐。
“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动情描述,反映的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健康先行。水口村位于江西宜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西南方向,这里拥有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富硒水、富硒土质的优势。来这旅居的江苏籍姜先生打趣地说道:“我是17年的糖尿病患者,8年前开始用胰岛素。如今在温汤镇,天天饮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富硒温泉水,血糖值也从餐后8—14降至7—10mmol/L。”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美丽的田园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水口村发展做强乡村旅游,继而推进旅游富民。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光景,水口村就开办了35家农家乐,成了上海、浙江、湖南、福建等周边城市周末游的好去处。
说到水口村的今非昔比,出生时即被亲生父母因贫困而遗弃的村民曾艳感触颇深。养父早逝,家无顶梁柱,曾艳与养母曾春秀相依为命,家庭条件十分困难。2014年,曾艳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村党支部和帮扶干部的努力下,曾春秀被安排到鑫朴源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曾艳则养起了土鸡、种上了蔬菜。借助水口村的旅游东风,今年7月,曾艳的农家乐终于开张了。由于菜品新鲜实在、服务周到亲和,前来就餐的游客络绎不绝,美味的农家菜肴吃出了健康,曾艳一家看到了希望: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让前来的游客吃上有机蔬菜、散养的土鸡,日子会越来越好!
去年,水口村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00万元。从前要求迁户异地的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回村发展。宜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温汤镇原党委副书记焦静回忆道:“当年由于水口村贫穷落后,刘平华每次去镇里开会,总是选后排不起眼的角落坐,生怕被点名发言;如今水口村富起来了,百姓的身体也更加健康,刘平华也‘抖起来’了!”
没有过硬作风就没有优良党风。在“党建+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下,水口村持续发力,由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引领全体村民投资投劳,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及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党组织在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中发挥了大作用。
水口村今天一点一滴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富民政策,也离不开党建引领。水口村一方面抓好党的建设、党员学习、村民培训,常态化开展水口文旅培训班,提升村民素质;另一方面,在工作和发展中找问题,召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集思广益,收集意见、找准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分类讨论,做到能及时解决的立行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限时解决。
风雨过后见彩虹,水口村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变压力为动力,积极有序发展农家乐等涉旅行业复工复产。一个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各方来客。
调研手记: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嘱托: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这些年,江西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温汤镇水口村是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一个缩影。
乐业才能安居
本刊记者 高天鼎 周 彪
“在家里种香菇和在外面打工收入差不多,而且更方便照顾老人小孩”,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的香菇扶贫基地里,正在整理香菇大棚的刘涛告诉记者。
作为湖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青龙泉社区坚持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扶贫产业集中配套、服务设施集中配建,吸纳了郧阳区18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户。与社区配套建成的香菇产业基地和袜业公司,成为易地搬迁户们脱贫的两大兜底产业。
家门口有活干,好日子有奔头。“我们家以前在钟山村老家只有一间半土房子,搬到青龙泉社区后住上了100平方米的楼房,现在跟过去比,那真是天壤之别!”刘涛说。
这位“70后”曾一直在外打工,只留下妻子在家照顾两个读书的孩子。2018年12月,刘涛一家四口搬进了青龙泉社区。和他一起搬进来的,还有4200余户1.5万余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搬出来,给老百姓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只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步。挪出了穷窝,还要有致富的门路和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保障。
郧阳区是传统香菇产区,土壤、气候适宜,很多老百姓都有种植经验。社区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引入专业公司投资,建成了1100余亩的香菇产业基地。基地不仅为香菇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还免费提供加工设备和销售渠道。
去年10月,刘涛家在青龙泉社区种植了2棚8000棒秋栽香菇。今年4月,他靠这8000棒香菇获得了6万多元的收入。除去菌棒款、大棚租金、水电费等成本,获得纯利3万余元。虽然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他对香菇种植产业信心满满,准备继续种两个棚的香菇,打算长期在家发展香菇产业。
“小区已按城镇化建设,有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和社区医院等,居民生产、生活可以不出社区。”青龙泉社区党支部书记卫衍武说。方便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大大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人有事做,户户能增收。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现如今,郧阳区的香菇产业已颇具规模,建成香菇制棒车间28个、点菌棚333个、养菌点4909个、出菇棚30801个。除此以外,该区还配套建有香菇交易市场、香菇主题文化公园、食用菌扶贫产业园等,引进了全国设备生产商、菌种供应商、技术服务供应商等,产业链越来越完整。
除了香菇产业,青龙泉社区还引进了织袜产业。位于青龙泉社区的织袜扶贫车间里,一排排智能化袜机正有序作业,五颜六色的纱线来回穿梭,编织出一双双款式新颖的袜子。
“目前到位袜机1000多台,大部分是从意大利进口的世界最尖端智能袜机”,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仅仅这一家公司,每年就可以提供近500个工作岗位。截至目前,郧阳区已有20多家袜业生产及上下游企业聚集,一个新的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的袜业中心已初具雏形。
通过配套香菇和袜业两大产业兜底,同时发展小作坊、小编织、小加工、小买卖等“四小产业”,青龙泉社区就业率达80%,未来他们还将引进其他产业,确保人人有事做、户户能增收。
就业摆脱贫困,乐业才能安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和许多居民一样,青龙泉社区“80后”居民段顺强也把香菇产业作为“养家的业”,准备长期经营下去。段顺强家种植了4棚16200棒香菇,今年4月底,共获得经济收入13万多元,扣除开支,获得纯利8万多元。今年8月,他还买了一辆带封闭式货箱的小车,方便运输香菇。
“在家门口一天挣100多元,非常知足了!”袜子生产车间里,42岁的武改娃感叹。她去年5月份到企业上班,主要做袜子定型,目前每月能拿到2300元左右的工资。这让她很满意。
由于工作便利,收入还不低,一些在外打工的人纷纷回到家乡到厂子里上班。于是,一些企业出现了夫妻、父子、母子同在一个车间工作的有趣现象。
45岁的徐为青今年3月份入职织造车间做挡车工,月计件工资4200元左右。他儿子也同在织造车间工作,月计件工资4000元左右。父子俩每月工资合计8000多元,而且在家门口工作,“挣钱顾家两不误,安幼养老都兼顾”。
“从偏僻的穷山沟搬到青龙泉社区,区位、交通、资源、通讯、生活等条件彻底改善,真正实现了‘搬到好地方、住上好房子、经营好产业、过上好日子’的目标。”易地搬迁户朱有福激动地说。
调研手记: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的重点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将香菇产业和织袜产业作为搬迁安置工程的配套项目,提前布局,有序规划,真正实现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只挪一步的搬迁
本刊记者 郭斐然 刘玉冰
雪山万叠,逶迤静默,林海苍茫,随处可见杂花生树,一湾碧水。出国道,入省道,再乡道,高山峡谷间,炊烟氤氲,一个古老又崭新的村庄跃入眼帘……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东北部的错高村。
错高,藏语中“湖头”的意思,因毗邻巴松措湖而得名,这一名称与这个村落已延续千年。如今,一座座色彩鲜亮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院落,一张张如沐春风幸福洋溢的脸庞,焕发着时代的荣光。
如何在“老”与“新”、“变”与“不变”的碰撞交融中实现全面小康,正是我们要探寻的答案。
“历史美”与“穷苦愁”。从前,错高村村民的祖先为逃避战乱,辗转迁徙到大山深处。下地种田,上山放牧,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未曾改变。
最典型的是民居。房屋皆为古建,46栋传统木质结构房屋,平均使用时间超过150年,4栋石木结构房屋,历史更逾400年。“我们村是林芝地区唯一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民居和习俗的古村落”,错高村党支部书记罗布次仁满脸自豪。
丁增朗杰,土生土长的林芝人,在县文旅局工作,现为错高村的驻村干部。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来到错高村的情形,他这样描述:“仿佛掉进了历史的峡谷,呈现在眼前的,几乎就是远古的面目。”
一边是“历史美”,一边却是“穷苦愁”。
老旧房屋,漏风漏雨,人畜混居,住房、饮水、用电都不安全。一到夏季,村内道路即陷入泥泞,未及风化的粪便横流,难以行人。居住条件的落后,不仅对村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严重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长途跋涉一路颠簸过来,饭没地方吃,住又住不下,当天回还回不去,人家急咱更急……”罗布次仁搓着手说,“还有些村民保护意识差、乱建乱搭、维护技术也不行,眼看着房屋结构松动,门板窗花木雕剥落,让人心疼”。
节令变换,黑颈鹤一次次飞来,赤麻鸭一次次飞走,错高村顽固地保存着古老而匮乏的面貌。
打破历史的惯性。错高村,一个“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该如何在兼顾田园牧歌与现代功能中建设美丽乡村?
搬迁,才能打破历史的惯性。但这样一个历经岁月的古村落,一个交织着村民生产、生活、土地、文化、婚姻、习俗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体,哪些要变革、哪些要保留,怎么搬、往哪儿搬,注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抓住时代的机遇,也不能做历史的罪人”,乡党委书记旦增顿珠这样说。
故土难离的情愫,“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饿”的担忧,“人搬得动,地搬不走”的不便,面对各种观念上与现实中的问题,错高村最终找到一个“既搬又不搬”的法子,即在老村旁边整理土地、规划设施,只挪一步建新居。
2019年初,全村57户245人喜迁新居。
世外桃源,小康人家。在整齐的鼓点和人群的欢呼声中,戴面具和尖帽、着藏式长袍和五色背披的“刚登腾布”父子登场了,鼓点欢快、唱腔激越,则飞旋起舞、腾挪跳跃;鼓点舒缓,则亦步亦趋、顿挫从容……传承千年的“梗舞”,正在平整宽阔色彩斑斓的新广场上演。
周围是57栋新房围聚。道路、路灯、给排水、污水处理、活动室、绿化设施、信号塔各自排布。相隔不远,是原封不动完整保留下来的老村老巷,石砌墙坡屋顶榫卯结构的工布藏族特色民居,原始手工打造的家具农具,被灶火熏烤黑得闪着亮的顶棚,都让人心生一种“时间在这里不曾移动过”的强烈感受。漫步其间,历史的痕迹,韵味悠长。
每栋老房子门口都新挂有一个牌子,印着人名照片。罗布次仁介绍道,这是党支部组织的古村落保护党员小队,“一个宅子,就是一个责任岗”。
县文旅局来的丁增朗杰发挥专长,帮“梗舞”申遗,找传承人,搜集老物件,开设“民居民俗陈列室”,让“原汁原味”的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起来。
雪山花海,高原草甸,院落中矗立的白墙黑瓦小楼,村民新近添置的电脑、热水器,卓玛次旦家摆放的“家庭旅馆从业培训结业证书”,一阵风似的跑过的孩子们……美丽画卷向天边无尽延伸。
耳边一声赞叹,世外桃源,小康人家。
调研手记: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自然机理和历史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以多样化美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既确立了工作原则,更指引了发展方向。错高村“只挪一步的搬迁”,从自身实际出发,实现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开发、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古老村落的田园牧歌与现代功能的有机结合,唤起了人们对故乡热土的乡愁乡恋,真正实现了“一步”入小康。错高村的探索实践,为中国广袤大地上更多的传统村落、民族村寨走进小康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