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 | 一首诗,道出总书记对这一群体的关心关注

天天学习 | 一首诗,道出总书记对这一群体的关心关注

来源:央视网2020-10-25

天天学习金风送爽,今又重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正在成为现实。

老马识途身稳健,无需扬鞭自奋蹄。90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至今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仍在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奔波劳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14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用刘禹锡的诗句鼓励广大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作出积极贡献。

【释义】

《酬乐天咏老见示》是中唐诗人刘禹锡(字梦得)酬和好友白居易(字乐天)的诗作。二人同以“咏老”为题赋诗,却表达了对生活、老病的不同态度。  

刘禹锡和白居易诗交34年,二人皆生于772年,可谓“同年同病同心事”,世称“刘白”。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秋,64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此时白居易赋闲在洛。白居易先写一首《咏老赠梦得》诗:“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细致刻画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流露出老病交加、心志已灰的悲观情绪。

与白诗的悲观低沉不同,刘禹锡的酬答诗却昂然向上。首二句“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与白诗一样,以设问开篇,点出“老”带来的矛盾:人人都想长寿,可真长寿了,却又不受人待见。“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十字逼真地把老况描绘出来。“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为了爱惜眼睛而弃书不读,经常灸治疾病以度残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人老了经历的事情就多了,理解自然深刻透彻,看人就像看河川一样,一目了然。“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细想起来,所经历的磨难都是幸事,只要彻悟这一点,便会超然解脱。最后二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千古传颂的名句。“桑榆”比喻日暮。意思是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看它还能放射出满天灿烂的霞光来。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慨。

【解读】

老年人,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沉甸甸的牵挂。数十年来,他始终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1984年1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题为《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专论,文章充满深情地说:“千千万万的老同志,‘投身革命即为家’,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不计名利,不怕牺牲……,在离休之后,仍然‘壮心不已’,要把‘余热’奉献给党和人民。他们的种种优秀品德,集中表现出他们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写作此文时,习近平同志31岁,刚刚履新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一年。当时,他把县委仅有的一辆212吉普车配给老干部使用,自己则轻车简从,只要不出城关就骑自行车。当他要离开正定时,一些老干部眼圈都红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老龄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提出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重要论述和设计规划。面对“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严峻形势,习近平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养老体系建设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沉甸甸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实现政府、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的深切关怀和全面保障夯实政策基础。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身体力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不仅深切关爱老年人,而且把他们看作社会的宝贵财富。在习近平眼中,“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他把“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当作课题之一,明确提出“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天天学习 | 一首诗,道出总书记对这一群体的关心关注

2020-10-25 22:37:22 来源:

天天学习金风送爽,今又重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正在成为现实。

老马识途身稳健,无需扬鞭自奋蹄。90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至今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仍在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奔波劳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14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用刘禹锡的诗句鼓励广大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作出积极贡献。

【释义】

《酬乐天咏老见示》是中唐诗人刘禹锡(字梦得)酬和好友白居易(字乐天)的诗作。二人同以“咏老”为题赋诗,却表达了对生活、老病的不同态度。  

刘禹锡和白居易诗交34年,二人皆生于772年,可谓“同年同病同心事”,世称“刘白”。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秋,64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此时白居易赋闲在洛。白居易先写一首《咏老赠梦得》诗:“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细致刻画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流露出老病交加、心志已灰的悲观情绪。

与白诗的悲观低沉不同,刘禹锡的酬答诗却昂然向上。首二句“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与白诗一样,以设问开篇,点出“老”带来的矛盾:人人都想长寿,可真长寿了,却又不受人待见。“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十字逼真地把老况描绘出来。“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为了爱惜眼睛而弃书不读,经常灸治疾病以度残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人老了经历的事情就多了,理解自然深刻透彻,看人就像看河川一样,一目了然。“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细想起来,所经历的磨难都是幸事,只要彻悟这一点,便会超然解脱。最后二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千古传颂的名句。“桑榆”比喻日暮。意思是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看它还能放射出满天灿烂的霞光来。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慨。

【解读】

老年人,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沉甸甸的牵挂。数十年来,他始终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1984年1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题为《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专论,文章充满深情地说:“千千万万的老同志,‘投身革命即为家’,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不计名利,不怕牺牲……,在离休之后,仍然‘壮心不已’,要把‘余热’奉献给党和人民。他们的种种优秀品德,集中表现出他们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写作此文时,习近平同志31岁,刚刚履新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一年。当时,他把县委仅有的一辆212吉普车配给老干部使用,自己则轻车简从,只要不出城关就骑自行车。当他要离开正定时,一些老干部眼圈都红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老龄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提出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重要论述和设计规划。面对“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严峻形势,习近平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养老体系建设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沉甸甸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实现政府、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的深切关怀和全面保障夯实政策基础。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身体力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不仅深切关爱老年人,而且把他们看作社会的宝贵财富。在习近平眼中,“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他把“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当作课题之一,明确提出“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 韩曜聪]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