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景富,50多年钻研番茄育种——
“我要把番茄事业干到底”(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他是李景富。番茄种植大棚,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枝头的每一颗番茄,都是他的心头至宝。杂交授粉、田间管理、接种鉴定……他在番茄大棚里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景富,50多年钻研番茄育种——
“我要把番茄事业干到底”(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10-30

人物小传

李景富,1943年8月生,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番茄育种、番茄种质资源和番茄生物技术方向的科研工作,育成番茄系列新品种27个。他深入农村第一线,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东农系列番茄品种推广到20多个省份。

时至深秋,哈尔滨的街头已是寒风瑟瑟,在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基地,大棚内依然热浪涌动。一位77岁的老人正在连排的番茄秧架内踱步,他须发皆白、身体微颤,一双布满褶皱的大手,在颗颗番茄间忙个不停。他的背影略显疲态,但从正面看,他盯着番茄的双眸炯炯有神……

他是李景富。番茄种植大棚,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枝头的每一颗番茄,都是他的心头至宝。杂交授粉、田间管理、接种鉴定……他在番茄大棚里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咱们自己研发的番茄品种越来越多,令人欣慰”

“尝尝看,味道甜得很!”大棚里,李景富摘下一颗成熟的新品种番茄,递给记者。回忆起几十年前的艰苦,他有太多感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番茄生产与栽培主要依赖进口,李景富暗下决心:一定多培育我国自己的番茄品种!研究之初,条件简陋:没有恒温箱,他把番茄种子放在自家炕头让它发芽;没有隔离袋包裹种子,他用向日葵叶子代替;地里没有灌溉设施,他自己一天挑三四十担水。为了赶科研进度,李景富经常凌晨3点起床,4点到实验基地,直到深夜才离开,好几次都累倒在地头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东农702、704两个番茄品种研制成功,具有早熟、抗病、丰产等特点,可以取代昂贵的进口品种。“现在到市场上看一看,咱们自己研发的番茄品种越来越多,令人欣慰!”近年来,李景富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新品种27个,他的科研成果也走向大江南北……

50多年来,李景富的头脑中似乎没有“休假”的概念。有一年冬天,他到外地进行科学考察,入住当地宾馆,发现旅客特别少。宾馆工作人员给他拜早年,让连日奔波的他恍然大悟:原来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年春节,正巧到了番茄培育期,李景富大年初三便返校开工。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团队成员无法到岗,他带着4个本地成员,承担原本由几十人进行的科研任务。

李景富唯一一次休息,是他患了急性阑尾炎,不得不立即手术。而住院8天里,他用5天时间完成了研究生教材《高级蔬菜育种学》其中一章的撰写。

“科研只有服务于农民,我们的研究才有价值”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让邻里乡亲吃上便宜又营养的新鲜蔬菜,是我最大的追求。”李景富说,1962年,他把农业专业作为唯一高考志愿。

大学毕业后,李景富留校,并开始推广大棚番茄种植。但在当时,蔬菜大棚里主要种植黄瓜,大多数农民对种植番茄一无所知。“这番茄是新品种,在大棚里种能比黄瓜多赚不少钱呢!”李景富带着满腔热情,一次次上门劝说。

“大伙儿一直都种黄瓜,没见过种西红柿的。让你在这里做实验,万一赔钱咋办?”村民们向李景富泼冷水。为了打消大伙的顾虑,李景富与村民签订协议,承诺如果种番茄的农户收入低于同期种黄瓜的农户,差额由他全额补偿。尽管如此,也只有10户人家同意试试看。

到了当年6月中旬,黄瓜早卖成了现钱,可大棚里番茄还没成熟,看起来又青又涩。农户急了,对李景富多有责备。李景富依然每天从学校跑到几十公里外的郊区大棚,按部就班地和村民一起摘苗、修枝。

一周后,番茄红了。10户人家一天就摘下1300斤番茄,产量和价格都远高于黄瓜。“大家乐开了花,还向我道歉。很多村民要求加入种番茄的队伍中来。”李景富说。

50多年来,李景富始终坚持走家串户,给农民普及新品种和栽培技术。他走遍了黑龙江各地,还去过内蒙古、山东等省份。他和很多农民成为挚友,他的电话号码也成了“24小时热线”。“科研只有服务于农民,我们的研究才有价值。”李景富说。

“对待学生,要全力引领和帮助,让他们都能成才”

除了科研攻关,李景富还是一位受人爱戴的教师。“科研成果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又可以从科研一线获得检验,两者互相促进。”李景富说。目前,77岁的他仍坚守教学一线;他培养出的学生,很多已成为蔬菜领域的专家。

王傲雪是李景富的第一位博士生,如今是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院长。他说:“李老师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也坚定了我用农业科技报效国家的信念。”

“对待学生,要全力引领和帮助,让他们都能成才;否则,老师会失去一个好学生,国家会失去一份建设力量!”李景富说。

“无论何时何地,李老师总是充满热情。有时压力大得让人想放弃,可看到李老师还在坚持,我们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姜景彬从2011年开始在李景富的课题组做研究,有一个场景曾深深震撼了他:一年夏天,哈尔滨向阳基地的番茄大棚被暴雨袭击,为了抢救棚内的种苗,年逾古稀的李景富没有丝毫犹豫,脱下鞋袜,蹚进泥泞的地里……

学生们说,李老师敬畏课堂,坚持站着授课。有时学生心疼他,为他搬来椅子,他都会笑着说:“上课是我最开心的事,坐着讲课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50多年来,李景富先后承担国家各类重大重点项目40余个,先后撰写专著及教材9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以及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国家给我的荣誉,公众对我的赞誉,让我深感忐忑。”李景富说,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我要把番茄事业干到底,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和农业人才。这样我才能在这些荣誉面前略感心安。”

热爱,所以执着坚守(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番茄新品种的育成需要6—10年。其间,不仅要辛勤劳作,还要反复进行杂交试验,每年1500个品种组合中,能选出两种做试验便是“好运气”。

在蔬菜育种科研过程中,不少人中途放弃,李景富却不一样。科研条件差,农民不信任,新品种又酸又涩……无论何时,他都不言放弃。他心无旁骛,在反复试验中品味科研成果的芬芳,也获得了奋斗前行的精神满足感。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艰辛,但他身处其中不觉其苦,一直坚守。对他来说,科研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毕生的追求。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30日 06 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景富,50多年钻研番茄育种——
“我要把番茄事业干到底”(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2020-10-30 13:26:21 来源: 0 条评论

人物小传

李景富,1943年8月生,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番茄育种、番茄种质资源和番茄生物技术方向的科研工作,育成番茄系列新品种27个。他深入农村第一线,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东农系列番茄品种推广到20多个省份。

时至深秋,哈尔滨的街头已是寒风瑟瑟,在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基地,大棚内依然热浪涌动。一位77岁的老人正在连排的番茄秧架内踱步,他须发皆白、身体微颤,一双布满褶皱的大手,在颗颗番茄间忙个不停。他的背影略显疲态,但从正面看,他盯着番茄的双眸炯炯有神……

他是李景富。番茄种植大棚,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枝头的每一颗番茄,都是他的心头至宝。杂交授粉、田间管理、接种鉴定……他在番茄大棚里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咱们自己研发的番茄品种越来越多,令人欣慰”

“尝尝看,味道甜得很!”大棚里,李景富摘下一颗成熟的新品种番茄,递给记者。回忆起几十年前的艰苦,他有太多感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番茄生产与栽培主要依赖进口,李景富暗下决心:一定多培育我国自己的番茄品种!研究之初,条件简陋:没有恒温箱,他把番茄种子放在自家炕头让它发芽;没有隔离袋包裹种子,他用向日葵叶子代替;地里没有灌溉设施,他自己一天挑三四十担水。为了赶科研进度,李景富经常凌晨3点起床,4点到实验基地,直到深夜才离开,好几次都累倒在地头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东农702、704两个番茄品种研制成功,具有早熟、抗病、丰产等特点,可以取代昂贵的进口品种。“现在到市场上看一看,咱们自己研发的番茄品种越来越多,令人欣慰!”近年来,李景富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新品种27个,他的科研成果也走向大江南北……

50多年来,李景富的头脑中似乎没有“休假”的概念。有一年冬天,他到外地进行科学考察,入住当地宾馆,发现旅客特别少。宾馆工作人员给他拜早年,让连日奔波的他恍然大悟:原来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年春节,正巧到了番茄培育期,李景富大年初三便返校开工。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团队成员无法到岗,他带着4个本地成员,承担原本由几十人进行的科研任务。

李景富唯一一次休息,是他患了急性阑尾炎,不得不立即手术。而住院8天里,他用5天时间完成了研究生教材《高级蔬菜育种学》其中一章的撰写。

“科研只有服务于农民,我们的研究才有价值”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让邻里乡亲吃上便宜又营养的新鲜蔬菜,是我最大的追求。”李景富说,1962年,他把农业专业作为唯一高考志愿。

大学毕业后,李景富留校,并开始推广大棚番茄种植。但在当时,蔬菜大棚里主要种植黄瓜,大多数农民对种植番茄一无所知。“这番茄是新品种,在大棚里种能比黄瓜多赚不少钱呢!”李景富带着满腔热情,一次次上门劝说。

“大伙儿一直都种黄瓜,没见过种西红柿的。让你在这里做实验,万一赔钱咋办?”村民们向李景富泼冷水。为了打消大伙的顾虑,李景富与村民签订协议,承诺如果种番茄的农户收入低于同期种黄瓜的农户,差额由他全额补偿。尽管如此,也只有10户人家同意试试看。

到了当年6月中旬,黄瓜早卖成了现钱,可大棚里番茄还没成熟,看起来又青又涩。农户急了,对李景富多有责备。李景富依然每天从学校跑到几十公里外的郊区大棚,按部就班地和村民一起摘苗、修枝。

一周后,番茄红了。10户人家一天就摘下1300斤番茄,产量和价格都远高于黄瓜。“大家乐开了花,还向我道歉。很多村民要求加入种番茄的队伍中来。”李景富说。

50多年来,李景富始终坚持走家串户,给农民普及新品种和栽培技术。他走遍了黑龙江各地,还去过内蒙古、山东等省份。他和很多农民成为挚友,他的电话号码也成了“24小时热线”。“科研只有服务于农民,我们的研究才有价值。”李景富说。

“对待学生,要全力引领和帮助,让他们都能成才”

除了科研攻关,李景富还是一位受人爱戴的教师。“科研成果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又可以从科研一线获得检验,两者互相促进。”李景富说。目前,77岁的他仍坚守教学一线;他培养出的学生,很多已成为蔬菜领域的专家。

王傲雪是李景富的第一位博士生,如今是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院长。他说:“李老师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也坚定了我用农业科技报效国家的信念。”

“对待学生,要全力引领和帮助,让他们都能成才;否则,老师会失去一个好学生,国家会失去一份建设力量!”李景富说。

“无论何时何地,李老师总是充满热情。有时压力大得让人想放弃,可看到李老师还在坚持,我们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姜景彬从2011年开始在李景富的课题组做研究,有一个场景曾深深震撼了他:一年夏天,哈尔滨向阳基地的番茄大棚被暴雨袭击,为了抢救棚内的种苗,年逾古稀的李景富没有丝毫犹豫,脱下鞋袜,蹚进泥泞的地里……

学生们说,李老师敬畏课堂,坚持站着授课。有时学生心疼他,为他搬来椅子,他都会笑着说:“上课是我最开心的事,坐着讲课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50多年来,李景富先后承担国家各类重大重点项目40余个,先后撰写专著及教材9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以及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国家给我的荣誉,公众对我的赞誉,让我深感忐忑。”李景富说,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我要把番茄事业干到底,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和农业人才。这样我才能在这些荣誉面前略感心安。”

热爱,所以执着坚守(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番茄新品种的育成需要6—10年。其间,不仅要辛勤劳作,还要反复进行杂交试验,每年1500个品种组合中,能选出两种做试验便是“好运气”。

在蔬菜育种科研过程中,不少人中途放弃,李景富却不一样。科研条件差,农民不信任,新品种又酸又涩……无论何时,他都不言放弃。他心无旁骛,在反复试验中品味科研成果的芬芳,也获得了奋斗前行的精神满足感。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艰辛,但他身处其中不觉其苦,一直坚守。对他来说,科研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毕生的追求。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30日 06 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