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 | 总书记说的这“三新”点明五中全会公报核心要义
着眼于“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全会提出一系列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热解读 | 总书记说的这“三新”点明五中全会公报核心要义

来源:央视网2020-11-01

热解读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着眼于“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全会提出一系列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两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三个“新”要求: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这三个“新”点明了五中全会公报的核心要义,也是解读公报的重要指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在今年8月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作出重要判断。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着眼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发展阶段如何化危为机开好顶风船?

全会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作出12方面部署。新发展理念无疑成为新发展阶段的指挥棒,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清晰可见。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回望5年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

5年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创新发展动力澎湃,协调发展多点开花,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开放发展引领潮流,共享发展惠及民生,我国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迈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也必将贯穿始终。

此外,全会做出的12方面部署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的路径正是新发展格局。

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今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总书记也从不同角度对新发展格局作出深刻阐释。

为何要构建新发展格局?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阐释了提出构建这一新发展格局的主要考虑,并解释了“大循环”与“双循环”的内在逻辑关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数据显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又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10月30日,在中共中央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在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中国方向清晰、步履坚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热解读 | 总书记说的这“三新”点明五中全会公报核心要义

2020-11-01 09:37:37 来源: 0 条评论

热解读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着眼于“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全会提出一系列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两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三个“新”要求: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这三个“新”点明了五中全会公报的核心要义,也是解读公报的重要指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在今年8月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作出重要判断。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着眼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发展阶段如何化危为机开好顶风船?

全会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作出12方面部署。新发展理念无疑成为新发展阶段的指挥棒,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清晰可见。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回望5年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

5年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创新发展动力澎湃,协调发展多点开花,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开放发展引领潮流,共享发展惠及民生,我国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迈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也必将贯穿始终。

此外,全会做出的12方面部署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的路径正是新发展格局。

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今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总书记也从不同角度对新发展格局作出深刻阐释。

为何要构建新发展格局?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阐释了提出构建这一新发展格局的主要考虑,并解释了“大循环”与“双循环”的内在逻辑关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数据显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又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10月30日,在中共中央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在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中国方向清晰、步履坚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 李辉]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