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7700多万个家庭

住房城乡建设部: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7700多万个家庭

来源:新华社2020-12-05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王优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4日说,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垃圾分类第一批试点城市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7700多万个家庭,居民小区覆盖率86.6%,其他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全面启动。

刘李峰在住房城乡建设部4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2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强调46个重点城市到2020年底力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基本全覆盖,分类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分类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再用5年左右时间,地级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系统。

据介绍,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从2019年的每天3.47万吨提升到目前每天6.28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为30.4%,有15个城市达到或超过35%。在46个重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下,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制订出台实施方案,并全面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系统工程,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分类制度还不够成熟、定型,在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还不完善。”刘李峰说。

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科学管理。合理确定分类类别,推动源头减量。推行生态设计,提高产品可回收性;推动建立垃圾分类标识制度,逐步在产品包装上设置醒目的垃圾分类标识;鼓励和引导实体销售、快读、外卖等企业严格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规定,避免过度包装,可以采取押金、以旧换新等措施加强产品包装回收处置;落实国家有关塑料污染治理管理规定,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利用。(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住房城乡建设部: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7700多万个家庭

2020-12-05 07:04:58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王优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4日说,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垃圾分类第一批试点城市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7700多万个家庭,居民小区覆盖率86.6%,其他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全面启动。

刘李峰在住房城乡建设部4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2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强调46个重点城市到2020年底力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基本全覆盖,分类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分类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再用5年左右时间,地级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系统。

据介绍,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从2019年的每天3.47万吨提升到目前每天6.28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为30.4%,有15个城市达到或超过35%。在46个重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下,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制订出台实施方案,并全面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系统工程,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分类制度还不够成熟、定型,在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还不完善。”刘李峰说。

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科学管理。合理确定分类类别,推动源头减量。推行生态设计,提高产品可回收性;推动建立垃圾分类标识制度,逐步在产品包装上设置醒目的垃圾分类标识;鼓励和引导实体销售、快读、外卖等企业严格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规定,避免过度包装,可以采取押金、以旧换新等措施加强产品包装回收处置;落实国家有关塑料污染治理管理规定,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利用。(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