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小康 | “金扁担” 挑起幸福生活
如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挑上“金扁担”。

锦绣小康 | “金扁担” 挑起幸福生活

来源:央视网2020-12-22

“越是穷地方,农活也越重。春天播种;夏天收麦;秋天玉米、高粱、谷子都熟了,更忙;冬天打坝、修梯田,总不得闲。”

这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对当年黄土高原上农民劳动情景的一段描述。

1969年初,与史铁生同为一批知青的习近平,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天火车、两天大卡车,又沿着一条仅宽一米左右的破土路,徒步来到了梁家河。

延安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知青旧址外景。

陕北农村那时没有电,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刚到梁家河,习近平等北京知青和农民一起打坝、拉土、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什么活都干,扁担是他们最常用的劳动工具之一。

陕北的扁担与南方的竹扁担不同,竹扁担挑东西时会产生形变从而起到缓冲作用,而木头扁担特别硬,没有形变,把所有重量结结实实地压在肩膀上。为了耐用,老乡往往又会在扁担中间增加一根木头,这样的扁担就更沉。

很多知青刚来的时候都不会用扁担,不会换肩。

习近平从村里往地里挑粪,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他就把衣服脱下来,垫在肩膀上。

垫得薄了,不管事儿,扁担还是磨得肩膀受不了。垫得厚了,使不上劲儿,扁担又容易掉下来。没过多久,习近平的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也不用垫衣服了。

在梁家河的7年,习近平和当地农民一起生活、劳动,用扁担挑水做饭。春天挑牛粪、羊粪上山,夏收时挑麦子走五里山路,中间不休息……

不管多累多苦,习近平从来不“撒尖儿”。通过劳动,他深切理解了贫苦劳动人民的生活窘迫,也萌生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厚感情。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2020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同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讨论交流时,回忆起在陕北黄土地的知青岁月。

“我那时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

老百姓讲了几个心愿:“能吃饱肚子”“能吃上纯高粱米、玉米面”“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

习近平当时和乡亲们说,你们再努力想想呢,将来还想到什么境界。他们说,那就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金扁担”,习近平总书记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一路走来,带领乡亲们为过上更美好生活的目标而奋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他立下“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主张“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乡村振兴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农村考察,每到一处,他总会关心地询问当地的特色产业、科技助农等情况。

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四季春农业园大棚里,习近平总书记询问种草莓用不用培养钵、产量销路如何?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与农场工人们亲切交谈。

中国东北角,昔日北大荒,今日大粮仓。习近平总书记感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

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培训中心直播平台前,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并表示,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

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担着“金山银山”;一头牵着国家的“粮袋子”、百姓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田间地头和“钱袋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挑上“金扁担”。手机一点就能浇地、施肥;太阳能杀虫灯像“卫士”一样挺立在田埂;数百亩连片麦田里,“只见农机不见人”……

大农机在黑龙江省浓江农场收获水稻(2017年9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从发展智慧农业,充分运用农业物联网等现代农业技术,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进行智能灌溉、精准施肥以及水肥一体化控制等,“金扁担”的科技含量越来越足。

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越来越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所说,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

如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挑上“金扁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锦绣小康 | “金扁担” 挑起幸福生活

2020-12-22 20:38:32 来源: 0 条评论

“越是穷地方,农活也越重。春天播种;夏天收麦;秋天玉米、高粱、谷子都熟了,更忙;冬天打坝、修梯田,总不得闲。”

这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对当年黄土高原上农民劳动情景的一段描述。

1969年初,与史铁生同为一批知青的习近平,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天火车、两天大卡车,又沿着一条仅宽一米左右的破土路,徒步来到了梁家河。

延安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知青旧址外景。

陕北农村那时没有电,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刚到梁家河,习近平等北京知青和农民一起打坝、拉土、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什么活都干,扁担是他们最常用的劳动工具之一。

陕北的扁担与南方的竹扁担不同,竹扁担挑东西时会产生形变从而起到缓冲作用,而木头扁担特别硬,没有形变,把所有重量结结实实地压在肩膀上。为了耐用,老乡往往又会在扁担中间增加一根木头,这样的扁担就更沉。

很多知青刚来的时候都不会用扁担,不会换肩。

习近平从村里往地里挑粪,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他就把衣服脱下来,垫在肩膀上。

垫得薄了,不管事儿,扁担还是磨得肩膀受不了。垫得厚了,使不上劲儿,扁担又容易掉下来。没过多久,习近平的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也不用垫衣服了。

在梁家河的7年,习近平和当地农民一起生活、劳动,用扁担挑水做饭。春天挑牛粪、羊粪上山,夏收时挑麦子走五里山路,中间不休息……

不管多累多苦,习近平从来不“撒尖儿”。通过劳动,他深切理解了贫苦劳动人民的生活窘迫,也萌生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厚感情。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2020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同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讨论交流时,回忆起在陕北黄土地的知青岁月。

“我那时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

老百姓讲了几个心愿:“能吃饱肚子”“能吃上纯高粱米、玉米面”“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

习近平当时和乡亲们说,你们再努力想想呢,将来还想到什么境界。他们说,那就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金扁担”,习近平总书记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一路走来,带领乡亲们为过上更美好生活的目标而奋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他立下“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主张“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乡村振兴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农村考察,每到一处,他总会关心地询问当地的特色产业、科技助农等情况。

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四季春农业园大棚里,习近平总书记询问种草莓用不用培养钵、产量销路如何?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与农场工人们亲切交谈。

中国东北角,昔日北大荒,今日大粮仓。习近平总书记感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

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培训中心直播平台前,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并表示,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

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担着“金山银山”;一头牵着国家的“粮袋子”、百姓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田间地头和“钱袋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挑上“金扁担”。手机一点就能浇地、施肥;太阳能杀虫灯像“卫士”一样挺立在田埂;数百亩连片麦田里,“只见农机不见人”……

大农机在黑龙江省浓江农场收获水稻(2017年9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从发展智慧农业,充分运用农业物联网等现代农业技术,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进行智能灌溉、精准施肥以及水肥一体化控制等,“金扁担”的科技含量越来越足。

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越来越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所说,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

如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挑上“金扁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 向含嫣]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