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原地过年或许是最好的关爱
春节临近,国内的疫情防控无疑面临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的大考。据报道,连日来,多地密集发布通知,倡导务工人员非必要不回乡、在务工地点过年;确有需要返乡者,需严格遵守当地的核酸、备案、隔离等防控要求。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原地过年或许是最好的关爱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21-01-11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但人员流动与聚集频繁,无疑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尤其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此时此刻,最好的关爱或许正是少约少聚。

春节临近,国内的疫情防控无疑面临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的大考。据报道,连日来,多地密集发布通知,倡导务工人员非必要不回乡、在务工地点过年;确有需要返乡者,需严格遵守当地的核酸、备案、隔离等防控要求。

显然,这样的通知绝非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顺势应时之举。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病例,疫情动态再度牵动人心。临近春节,能不能回家、春节返乡有什么要求,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在此情境下,多地发布通知,建议减少出行、原地过年,应该说是回应了民意关切,也再次提醒人们要持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许多人都希望借此走亲访友、串门聚餐,感受浓烈的节日氛围。但人员流动与聚集频繁,无疑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尤其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此时此刻,最好的关爱或许正是少约少聚。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近期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作为一个“顶层设计”,这为原地过年的落实提供了新的指引。同时,为兼顾疫情防控和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感需求,一些地方也以弹性休假、对留守员工发放压岁红包奖励等方式,鼓励外地员工在本地区安心过年,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好举措。

事实表明,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心存侥幸。各地倡导减少出行、原地过年,是基于疫情防控大局的需要,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份保障。虽然我们此前已经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但现在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持续付出努力。在冬季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每个人都要加强自我防护和行为约束,继续保持常态化防控意识,自觉佩戴好口罩,践行公筷制、一米线、少聚集等健康共识,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

当然,原地过年模式也给各地提出了新课题,它不是发一纸通知那么简单。有关方面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和思想引导工作,把国家疫情防控与个人家庭春节欢聚孰轻孰重的关系讲清楚,使更多人自觉自愿地原地过年;要进一步畅通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联系沟通渠道,把回乡前需不需要报备、怎么操作,回家后核酸检测在哪做、怎么做等问题说明白,打好“提前量”;对于原地过年的人群,不能“人留下了”就“不管不问”,要想办法提供各种精细化服务,让大家过一个安心年、暖心年。总之,各地既要严格贯彻落实防疫政策,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大家身在异地也能感受到温情,共同迎接“春暖花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原地过年或许是最好的关爱

2021-01-11 11:11:06 来源: 0 条评论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但人员流动与聚集频繁,无疑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尤其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此时此刻,最好的关爱或许正是少约少聚。

春节临近,国内的疫情防控无疑面临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的大考。据报道,连日来,多地密集发布通知,倡导务工人员非必要不回乡、在务工地点过年;确有需要返乡者,需严格遵守当地的核酸、备案、隔离等防控要求。

显然,这样的通知绝非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顺势应时之举。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病例,疫情动态再度牵动人心。临近春节,能不能回家、春节返乡有什么要求,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在此情境下,多地发布通知,建议减少出行、原地过年,应该说是回应了民意关切,也再次提醒人们要持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许多人都希望借此走亲访友、串门聚餐,感受浓烈的节日氛围。但人员流动与聚集频繁,无疑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尤其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此时此刻,最好的关爱或许正是少约少聚。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近期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作为一个“顶层设计”,这为原地过年的落实提供了新的指引。同时,为兼顾疫情防控和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感需求,一些地方也以弹性休假、对留守员工发放压岁红包奖励等方式,鼓励外地员工在本地区安心过年,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好举措。

事实表明,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心存侥幸。各地倡导减少出行、原地过年,是基于疫情防控大局的需要,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份保障。虽然我们此前已经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但现在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持续付出努力。在冬季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每个人都要加强自我防护和行为约束,继续保持常态化防控意识,自觉佩戴好口罩,践行公筷制、一米线、少聚集等健康共识,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

当然,原地过年模式也给各地提出了新课题,它不是发一纸通知那么简单。有关方面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和思想引导工作,把国家疫情防控与个人家庭春节欢聚孰轻孰重的关系讲清楚,使更多人自觉自愿地原地过年;要进一步畅通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联系沟通渠道,把回乡前需不需要报备、怎么操作,回家后核酸检测在哪做、怎么做等问题说明白,打好“提前量”;对于原地过年的人群,不能“人留下了”就“不管不问”,要想办法提供各种精细化服务,让大家过一个安心年、暖心年。总之,各地既要严格贯彻落实防疫政策,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大家身在异地也能感受到温情,共同迎接“春暖花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