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啥被誉为“最美高校辅导员”
在大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距离大学生最近,陪伴学生成长;他们站在思政教育最前沿,帮助学生拨开迷雾;他们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知心朋友。

他们为啥被誉为“最美高校辅导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1-11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晋浩天

在大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距离大学生最近,陪伴学生成长;他们站在思政教育最前沿,帮助学生拨开迷雾;他们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知心朋友。

日前,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等10名高校辅导员获此殊荣。为什么是他们成为“最美高校辅导员”?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何心得与秘诀?

出现在学生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从2020年1月23日起,燕山大学专职辅导员王银思就投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170天、597个文档、62万人次、410万条信息,记录了王银思的抗疫点滴,疫情防控工作最艰难的一个月王银思忍着腰痛趴在床上度过。

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操心的事情更为细碎,疫情期间,留校学生牙龈肿了,要给学生买药和补充维生素,回家的学生要操心他们的身体心理、行程、找工作。

她坚持每天与湖北同学和海外留学生谈心、给居家的学生隔空喊话,特别是要天天了解因密切接触而被隔离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靳敏最担心和挂念的是25个武汉籍研究生。6个月,近200个日日夜夜,靳敏像战斗员,一刻不停歇。她每天按时汇总掌握学生信息,排查学生健康情况,关心学生冷暖。

新疆籍研究生阿依木感受到靳敏榜样的力量:“我像老师一样,成为新疆艺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

众人拾柴火焰高。沈阳工业大学辅导员李青山发起“百名辅导员抗疫志愿服务行动”,来自45所高校的136名具备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等专业资质的辅导员参与到服务行动中来,24小时在线服务,为不能返校的全国各地大学生提供义务的就业指导、考研复试指导、学业辅导、心理咨询等。

思政工作创新永远在路上

“11年来,从博客、BBS论坛到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无论网络育人的载体怎样变迁,对我来说运用网络创新思政工作是没有变的。”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用这句话概括她在网络育人实践中的摸爬滚打。

2009年,祝鑫开通“鑫曰心语”辅导员博客,“鑫”式风格,清新、鲜明。2014年,祝鑫以微信公众号、微博、QQ空间等多平台共建成立“祝鑫工作室”。

“有学生在的地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用11年的时间,祝鑫探索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以辅导员为主体引领学生成长的新媒体育人模式。

近3.5万人次在网上得到祝鑫的回复和互动,“学生们的问题对我来说,就是动力之源,也是素材库。”祝鑫说。

这一观点和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钱珊不谋而合。钱珊认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期望平等交流、有效互动、拥有获得感。“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不断创新,在网络思政教育上不断深耕。”

因为和学生年龄相仿,所以钱珊在上课时,“他们喜欢看什么,喜欢听什么,就要把这些融入课程设计中,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为了让课程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钱珊开创了“网络+实践”式的思政课堂。在课堂上,以慕课、直播为载体,组织学生参观井冈山、西柏坡、韶山等红色革命基地;在课堂外,通过暑期实践行动、“公益实践坊”等生动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浸润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切身感受其中的意蕴。

“要让学生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人,让网络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高地。”钱珊始终坚持以此理念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更好结合,探索艺术类学生的“课程思政”。

他从形式上设计“微视频”拍摄、翻转课堂、实地调研等引发思考、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在工作中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把有意义的思想变成有意思的文化创意产品。“思政教育永远在路上!”张家玮说。

为学生成长引路导航

“刘导,我们夺冠了!”看到学生黄杰在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夺冠后第一时间发给自己的七个字,哈尔滨工程大学辅导员刘铁激动之余倍感欣慰。

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是业界公认的水下机器人领域的“世界杯”。夺冠的那一刻,学生洋溢幸福的笑脸,让E唯社团十年的“后勤部长”、一名始终与学生一起战斗的刘铁充满成就感。

从2011年首次参赛到2018年夺冠,7年间,刘铁与社团学生们一起反思不足、讨论细节、寻求技术支持。

通过比赛,刘铁更是探索出一条培养人才成长的路径,即通过基础培训和普及型科技创新赛事相结合,通过“学以致用”的方式培养学生,在一次次赛事摔打中精益求精,锻炼出精兵强将。

以赛育人,鼓励学生们创新创业,刘铁用信心激励学生、用信念锻炼学生、用信仰照亮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引路导航。

而对云南大学辅导员朱丹来说,号召学生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是对学生们成长价值的引领。

在朱丹带过的学生中,20%的汉教研究生都有外派当志愿者的经历,大多毕业后选择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埃塞俄比亚等艰苦地区)孔子学院成为汉语教师,90%的思政教育相关专业硕士毕业生选择成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90%以上的本科出国留学生选择在毕业后回到祖国、建设家乡。

为助力大学生就业,朱丹主动牵头推出省内首档大学生思政融媒体节目《你好,大学生!》,前10期节目期期聚焦“毕业生就业”,用直播、视频、综艺的方式对全省大学生开展就业观引导、就业技巧传导、就业政策解读。“学生需要的,就是我要提供的”,这是朱丹八年来始终不变的信条。

“党的事业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到哪里”,从新疆到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励志书院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库来西·依布拉音自2002年大学毕业后,在辅导员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

库来西·依布拉音支持少数民族毕业生传承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在她的鼓励下,2020届毕业生布阿依先木、艾合麦提江·喀斯木等多名同学踊跃报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投身新疆基层医疗事业。

除了精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库来西·依布拉音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撰写工作笔记9万余字,在工作中进行传帮带,做少数民族辅导员的辅导员。

西安外国语大学辅导员哈斯铁尔说:“她是我们的知心姐姐,让我们感到亲切和温暖;每次谈论到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大家都会说,想成为她那样的辅导员;她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更加清晰职业发展方向,更加体会到辅导员职业的价值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他们为啥被誉为“最美高校辅导员”

2021-01-11 11:31:44 来源: 0 条评论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晋浩天

在大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距离大学生最近,陪伴学生成长;他们站在思政教育最前沿,帮助学生拨开迷雾;他们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知心朋友。

日前,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等10名高校辅导员获此殊荣。为什么是他们成为“最美高校辅导员”?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何心得与秘诀?

出现在学生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从2020年1月23日起,燕山大学专职辅导员王银思就投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170天、597个文档、62万人次、410万条信息,记录了王银思的抗疫点滴,疫情防控工作最艰难的一个月王银思忍着腰痛趴在床上度过。

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操心的事情更为细碎,疫情期间,留校学生牙龈肿了,要给学生买药和补充维生素,回家的学生要操心他们的身体心理、行程、找工作。

她坚持每天与湖北同学和海外留学生谈心、给居家的学生隔空喊话,特别是要天天了解因密切接触而被隔离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靳敏最担心和挂念的是25个武汉籍研究生。6个月,近200个日日夜夜,靳敏像战斗员,一刻不停歇。她每天按时汇总掌握学生信息,排查学生健康情况,关心学生冷暖。

新疆籍研究生阿依木感受到靳敏榜样的力量:“我像老师一样,成为新疆艺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

众人拾柴火焰高。沈阳工业大学辅导员李青山发起“百名辅导员抗疫志愿服务行动”,来自45所高校的136名具备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等专业资质的辅导员参与到服务行动中来,24小时在线服务,为不能返校的全国各地大学生提供义务的就业指导、考研复试指导、学业辅导、心理咨询等。

思政工作创新永远在路上

“11年来,从博客、BBS论坛到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无论网络育人的载体怎样变迁,对我来说运用网络创新思政工作是没有变的。”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用这句话概括她在网络育人实践中的摸爬滚打。

2009年,祝鑫开通“鑫曰心语”辅导员博客,“鑫”式风格,清新、鲜明。2014年,祝鑫以微信公众号、微博、QQ空间等多平台共建成立“祝鑫工作室”。

“有学生在的地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用11年的时间,祝鑫探索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以辅导员为主体引领学生成长的新媒体育人模式。

近3.5万人次在网上得到祝鑫的回复和互动,“学生们的问题对我来说,就是动力之源,也是素材库。”祝鑫说。

这一观点和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钱珊不谋而合。钱珊认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期望平等交流、有效互动、拥有获得感。“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不断创新,在网络思政教育上不断深耕。”

因为和学生年龄相仿,所以钱珊在上课时,“他们喜欢看什么,喜欢听什么,就要把这些融入课程设计中,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为了让课程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钱珊开创了“网络+实践”式的思政课堂。在课堂上,以慕课、直播为载体,组织学生参观井冈山、西柏坡、韶山等红色革命基地;在课堂外,通过暑期实践行动、“公益实践坊”等生动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浸润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切身感受其中的意蕴。

“要让学生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人,让网络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高地。”钱珊始终坚持以此理念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更好结合,探索艺术类学生的“课程思政”。

他从形式上设计“微视频”拍摄、翻转课堂、实地调研等引发思考、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在工作中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把有意义的思想变成有意思的文化创意产品。“思政教育永远在路上!”张家玮说。

为学生成长引路导航

“刘导,我们夺冠了!”看到学生黄杰在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夺冠后第一时间发给自己的七个字,哈尔滨工程大学辅导员刘铁激动之余倍感欣慰。

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是业界公认的水下机器人领域的“世界杯”。夺冠的那一刻,学生洋溢幸福的笑脸,让E唯社团十年的“后勤部长”、一名始终与学生一起战斗的刘铁充满成就感。

从2011年首次参赛到2018年夺冠,7年间,刘铁与社团学生们一起反思不足、讨论细节、寻求技术支持。

通过比赛,刘铁更是探索出一条培养人才成长的路径,即通过基础培训和普及型科技创新赛事相结合,通过“学以致用”的方式培养学生,在一次次赛事摔打中精益求精,锻炼出精兵强将。

以赛育人,鼓励学生们创新创业,刘铁用信心激励学生、用信念锻炼学生、用信仰照亮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引路导航。

而对云南大学辅导员朱丹来说,号召学生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是对学生们成长价值的引领。

在朱丹带过的学生中,20%的汉教研究生都有外派当志愿者的经历,大多毕业后选择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埃塞俄比亚等艰苦地区)孔子学院成为汉语教师,90%的思政教育相关专业硕士毕业生选择成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90%以上的本科出国留学生选择在毕业后回到祖国、建设家乡。

为助力大学生就业,朱丹主动牵头推出省内首档大学生思政融媒体节目《你好,大学生!》,前10期节目期期聚焦“毕业生就业”,用直播、视频、综艺的方式对全省大学生开展就业观引导、就业技巧传导、就业政策解读。“学生需要的,就是我要提供的”,这是朱丹八年来始终不变的信条。

“党的事业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到哪里”,从新疆到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励志书院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库来西·依布拉音自2002年大学毕业后,在辅导员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

库来西·依布拉音支持少数民族毕业生传承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在她的鼓励下,2020届毕业生布阿依先木、艾合麦提江·喀斯木等多名同学踊跃报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投身新疆基层医疗事业。

除了精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库来西·依布拉音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撰写工作笔记9万余字,在工作中进行传帮带,做少数民族辅导员的辅导员。

西安外国语大学辅导员哈斯铁尔说:“她是我们的知心姐姐,让我们感到亲切和温暖;每次谈论到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大家都会说,想成为她那样的辅导员;她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更加清晰职业发展方向,更加体会到辅导员职业的价值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