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用手机这件事,为何总是很难管?

中小学生用手机这件事,为何总是很难管?

来源:澎湃新闻2021-02-22

澎湃新闻实习生 张司钰 记者 徐雪晴 王亚赛

这个学期开始,很多地方的中小学生可能就不能带手机进校园了。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出于保护视力及保证学习的目的,提出“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如确有需求,“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这不是国家部门首次试图限制手机进校园。但对比过往,难以忽视的现状是,人们已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中小学生或许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更难放下手机,他们成长于互联网腾飞的2000年代,也因此被称为“互联网世代”。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受访的7-18岁在校学生,超过八成通过手机上网,其中乡镇未成年人的手机上网比例高达83.2%,超出城市同龄人三个百分点。

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越发提前

中国社科院在2020年的调查中,抽取了北京、浙江、广东、内蒙古自治区、辽宁、湖南、四川、江西、山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十个地区的部分学校,对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

将最新的调查数据与2017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短短几年间,未成年人的首次触网年龄呈提前趋势,7岁及以下的占比出现明显增长。这意味着,包括手机在内的上网设备,越来越早地介入了未成年人学龄前的生活。这为限制手机入校园,设下了第一道障碍。

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时长不算长

限制手机进校园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即未成年人自制力不足,可能会因贪玩手机而影响学习。

但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未成年人周中使用手机的时长仍处于可控的范围:73.2%的受调查者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35.1%的人表示“从不玩”手机。即使在周末,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也占比较低。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小学生周末上网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虽然中学生上网时间相较于小学生有所增加,但网上冲浪超过3小时的人数也不到一半。

手机不仅是娱乐工具,学习也离不开它

手机的娱乐功能虽然依旧强劲,但随着在线学习需求的提升,如今它已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截至2020年9月,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至少参加了一门在线学习课程。互联网学习普及率(即至少参加一项在线学习课程的比例),无论在城市还是乡镇的中小学生之间基本都超过了80%。手机则是中小学生在网课学习时使用率最高的电子设备,其比例超过了70%。

使用手机是更好还是更坏,难有定论

在中国社科院的调查中,许多未成年人表示他们的手机里安装了作业帮、学霸君、小猿搜题等学习软件,不会做题时随时搜索,知识获取因此变得更加容易,他们自身也可以独立解决问题。

手机还让他们随时与社会相连,与朋友、家人的沟通变多了,对社会时事的了解也加深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超半数家长会对子女的上网方式加以引导,而与父母因为上网问题发生过争执的未成年人不足三成。

但频繁使用手机也有不可避免的弊端。有一些未成年人表示,手机增加了他们对搜题软件的依赖,阻碍了自己深度思考问题。他们也会宅在家里玩手机游戏,不仅视力下降了,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减少,孤独感也更强烈了。使用手机究竟是更好还是更坏,无论对中小学生还是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很难下定论的问题。究竟应如何管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教育部在通知中预留了灵活调整的空间,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学校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我们很难舍弃手机带来的便捷,在享受福利的同时,又难以规避所有缺陷。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已无法退回到没有手机的时代。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中小学生用手机这件事,为何总是很难管?

2021-02-22 09:20:40 来源: 0 条评论

澎湃新闻实习生 张司钰 记者 徐雪晴 王亚赛

这个学期开始,很多地方的中小学生可能就不能带手机进校园了。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出于保护视力及保证学习的目的,提出“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如确有需求,“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这不是国家部门首次试图限制手机进校园。但对比过往,难以忽视的现状是,人们已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中小学生或许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更难放下手机,他们成长于互联网腾飞的2000年代,也因此被称为“互联网世代”。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受访的7-18岁在校学生,超过八成通过手机上网,其中乡镇未成年人的手机上网比例高达83.2%,超出城市同龄人三个百分点。

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越发提前

中国社科院在2020年的调查中,抽取了北京、浙江、广东、内蒙古自治区、辽宁、湖南、四川、江西、山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十个地区的部分学校,对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

将最新的调查数据与2017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短短几年间,未成年人的首次触网年龄呈提前趋势,7岁及以下的占比出现明显增长。这意味着,包括手机在内的上网设备,越来越早地介入了未成年人学龄前的生活。这为限制手机入校园,设下了第一道障碍。

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时长不算长

限制手机进校园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即未成年人自制力不足,可能会因贪玩手机而影响学习。

但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未成年人周中使用手机的时长仍处于可控的范围:73.2%的受调查者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35.1%的人表示“从不玩”手机。即使在周末,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也占比较低。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小学生周末上网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虽然中学生上网时间相较于小学生有所增加,但网上冲浪超过3小时的人数也不到一半。

手机不仅是娱乐工具,学习也离不开它

手机的娱乐功能虽然依旧强劲,但随着在线学习需求的提升,如今它已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截至2020年9月,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至少参加了一门在线学习课程。互联网学习普及率(即至少参加一项在线学习课程的比例),无论在城市还是乡镇的中小学生之间基本都超过了80%。手机则是中小学生在网课学习时使用率最高的电子设备,其比例超过了70%。

使用手机是更好还是更坏,难有定论

在中国社科院的调查中,许多未成年人表示他们的手机里安装了作业帮、学霸君、小猿搜题等学习软件,不会做题时随时搜索,知识获取因此变得更加容易,他们自身也可以独立解决问题。

手机还让他们随时与社会相连,与朋友、家人的沟通变多了,对社会时事的了解也加深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超半数家长会对子女的上网方式加以引导,而与父母因为上网问题发生过争执的未成年人不足三成。

但频繁使用手机也有不可避免的弊端。有一些未成年人表示,手机增加了他们对搜题软件的依赖,阻碍了自己深度思考问题。他们也会宅在家里玩手机游戏,不仅视力下降了,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减少,孤独感也更强烈了。使用手机究竟是更好还是更坏,无论对中小学生还是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很难下定论的问题。究竟应如何管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教育部在通知中预留了灵活调整的空间,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学校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我们很难舍弃手机带来的便捷,在享受福利的同时,又难以规避所有缺陷。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已无法退回到没有手机的时代。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