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 | 为科技创新强基赋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人民论坛网评 | 为科技创新强基赋能

来源:人民论坛网2021-03-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毋庸置疑,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技创新的力量和优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科技抗疫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为经济的迅速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纲要草案共同提到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只有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筑牢强国之基。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要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就要在深度融合、因时而变、扬长补短中强基赋能,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

在深度融合中打造科技创新“聚能环”。科技创新要把握发展走向,用好融合理念。让科技与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文化服务、民生领域在深度融合中互促共进,丰富科技的发展形态和结构,在多轮驱动中强化聚合效应,在做大做强中催生新兴业态的发展潜力,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此外,要融合前端思维和系统思维,科技创新要向新能源、新产业、新智能方向发力,打造集开发、孵化、转化、运用和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创体系,为智能交通、智能建造、智慧医疗、智能芯片等基础服务设施的迭代升级提供强力支撑,壮大体量、激发活力。融合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生产生活的应用、文化内涵的注入、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为科技注入了灵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促进了科技创新的能级提升。

在因时而变中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当前,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势不容忽视,艰巨的挑战还在前方。面对逼人的形势、挑战和使命,我国的科技创新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握时势、抢占先机,兼具敏锐长远的洞察力和抢抓机遇的行动力,把牢技术和发展主动权。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全球科技创新大潮中,要勇当时代先锋、善觅时代新机,在抢抓机遇中开新局,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实现科技创新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扩大,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从创新资源的融汇到创新环境的优化,让科技创新向着系统升级全面发力,向着场景应用纵深发展,向着千行百业横向拓展,向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进军,聚力而发、动能强劲,为科技创新打造最强“引擎”。

在扬长补短中打牢科技创新“厚底子”。科技创新要在扬长避短中扩容强基。一方面,要立足当下、发挥优势。在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上,中国矢志攻克、勇攀高峰,由亦步亦趋向先行先试转变,由自立自强向求新求变跨越,在量子信息、药物研发、航天技术、深海深地等前沿领域捷报频传、成绩丰硕,竞相涌现的创新成果彰显着我国与日俱增的智能竞争力,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优势所在,要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定位精准、补足短板。根治“卡脖子”问题、补齐“绊脚踝”短板,要融入全球视野、观照现实打好基础,以高位引领、统筹布局、协调发展与精细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厚实的土壤,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人才引流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养料,以政产学研用资源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把科技创新的“厚底子”铺实铺牢。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在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就要在增强内生动力和竞争实力上下功夫,为科技创新强基赋能,不断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者:谢代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人民论坛网评 | 为科技创新强基赋能

2021-03-17 15:49:27 来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毋庸置疑,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技创新的力量和优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科技抗疫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为经济的迅速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纲要草案共同提到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只有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筑牢强国之基。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要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就要在深度融合、因时而变、扬长补短中强基赋能,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

在深度融合中打造科技创新“聚能环”。科技创新要把握发展走向,用好融合理念。让科技与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文化服务、民生领域在深度融合中互促共进,丰富科技的发展形态和结构,在多轮驱动中强化聚合效应,在做大做强中催生新兴业态的发展潜力,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此外,要融合前端思维和系统思维,科技创新要向新能源、新产业、新智能方向发力,打造集开发、孵化、转化、运用和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创体系,为智能交通、智能建造、智慧医疗、智能芯片等基础服务设施的迭代升级提供强力支撑,壮大体量、激发活力。融合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生产生活的应用、文化内涵的注入、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为科技注入了灵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促进了科技创新的能级提升。

在因时而变中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当前,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势不容忽视,艰巨的挑战还在前方。面对逼人的形势、挑战和使命,我国的科技创新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握时势、抢占先机,兼具敏锐长远的洞察力和抢抓机遇的行动力,把牢技术和发展主动权。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全球科技创新大潮中,要勇当时代先锋、善觅时代新机,在抢抓机遇中开新局,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实现科技创新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扩大,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从创新资源的融汇到创新环境的优化,让科技创新向着系统升级全面发力,向着场景应用纵深发展,向着千行百业横向拓展,向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进军,聚力而发、动能强劲,为科技创新打造最强“引擎”。

在扬长补短中打牢科技创新“厚底子”。科技创新要在扬长避短中扩容强基。一方面,要立足当下、发挥优势。在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上,中国矢志攻克、勇攀高峰,由亦步亦趋向先行先试转变,由自立自强向求新求变跨越,在量子信息、药物研发、航天技术、深海深地等前沿领域捷报频传、成绩丰硕,竞相涌现的创新成果彰显着我国与日俱增的智能竞争力,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优势所在,要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定位精准、补足短板。根治“卡脖子”问题、补齐“绊脚踝”短板,要融入全球视野、观照现实打好基础,以高位引领、统筹布局、协调发展与精细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厚实的土壤,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人才引流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养料,以政产学研用资源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把科技创新的“厚底子”铺实铺牢。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在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就要在增强内生动力和竞争实力上下功夫,为科技创新强基赋能,不断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者:谢代涛) 

[责任编辑: 曾家琪]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