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校园贷,堵“偏门”更要开“正门”
3月17日,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针对近期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诱导性营销,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的现象,银保监会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整治校园贷,堵“偏门”更要开“正门”

来源:红网2021-03-20

3月17日,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针对近期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诱导性营销,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的现象,银保监会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3月18日《经济日报》)

国家历来重视校园借贷问题。2016至2017连续两年,国家相关部门曾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力整治校园借贷问题。

在此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银保监会等部门再次发出《通知》,明确放贷机构客户营销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具有针对性,这不仅能有效规范大学校园金融服务,也能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近年来,花呗、借呗、白条等低门槛借贷层出不穷。大学生有旺盛的消费需求,但往往缺乏收入来源,这是低门槛的校园贷风行一时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逾七千家。大学生作为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成为众多小贷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之一。之前一些平台广招代理在大学宿舍进行扫楼,一些大学生仅凭身份证、学生证就能办贷款。

纵观此次制度安排,主要是对前期校园贷监管规则的再次重申与强调,偏重于执行落实层面的重拳监管。这表明,前期被明令禁止的一些行为,治理成效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并出现了死灰复燃的迹象,也表明校园贷要想彻底根除,不仅要堵“偏门”,更要开“正门”。

因为,大学生群体还是存在相当大的金融贷款需求的。尤其是在国家禁止信用卡进校园后,我国的金融服务没有及时跟上,这给校园“套路贷”留下了野蛮生长空间。而助学贷款、大学生创业、学习培训等资金需求旺盛,但缺口大,没有“正门”可走,便为开“偏门”创造了条件。

因此,在关上校园贷“偏门”的同时,对于大学生贷款正常需求,国家层面应打开“正门”,增加正规银行信用贷款产品的供给。比如,湖北省银保监局向全省大学生投放80亿元至100亿元消费信贷,每个学生消费贷款5000元左右标准,这不仅能满足大学生消费信贷需求,也能以强有力的正规金融供给驱逐不良网贷毒瘤,从而让校园“套路贷”早日销声匿迹。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整治校园贷,堵“偏门”更要开“正门”

2021-03-20 07:25:18 来源: 0 条评论

3月17日,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针对近期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诱导性营销,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的现象,银保监会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3月18日《经济日报》)

国家历来重视校园借贷问题。2016至2017连续两年,国家相关部门曾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力整治校园借贷问题。

在此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银保监会等部门再次发出《通知》,明确放贷机构客户营销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具有针对性,这不仅能有效规范大学校园金融服务,也能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近年来,花呗、借呗、白条等低门槛借贷层出不穷。大学生有旺盛的消费需求,但往往缺乏收入来源,这是低门槛的校园贷风行一时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逾七千家。大学生作为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成为众多小贷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之一。之前一些平台广招代理在大学宿舍进行扫楼,一些大学生仅凭身份证、学生证就能办贷款。

纵观此次制度安排,主要是对前期校园贷监管规则的再次重申与强调,偏重于执行落实层面的重拳监管。这表明,前期被明令禁止的一些行为,治理成效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并出现了死灰复燃的迹象,也表明校园贷要想彻底根除,不仅要堵“偏门”,更要开“正门”。

因为,大学生群体还是存在相当大的金融贷款需求的。尤其是在国家禁止信用卡进校园后,我国的金融服务没有及时跟上,这给校园“套路贷”留下了野蛮生长空间。而助学贷款、大学生创业、学习培训等资金需求旺盛,但缺口大,没有“正门”可走,便为开“偏门”创造了条件。

因此,在关上校园贷“偏门”的同时,对于大学生贷款正常需求,国家层面应打开“正门”,增加正规银行信用贷款产品的供给。比如,湖北省银保监局向全省大学生投放80亿元至100亿元消费信贷,每个学生消费贷款5000元左右标准,这不仅能满足大学生消费信贷需求,也能以强有力的正规金融供给驱逐不良网贷毒瘤,从而让校园“套路贷”早日销声匿迹。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