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丨“水电之城”的小康密码
地处长江上、中游分界点的湖北宜昌,因坐拥长江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而有“水电之城”的美誉,但这里也曾一度陷入“化工围江”的境地。近些年,宜昌转变方式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藏富于民,走出了一条生态和谐、既优又美的小康之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丨“水电之城”的小康密码

来源:新华网2021-05-05

新华社武汉5月4日电 题:“水电之城”的小康密码

新华社记者李思远

地处长江上、中游分界点的湖北宜昌,因坐拥长江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而有“水电之城”的美誉,但这里也曾一度陷入“化工围江”的境地。近些年,宜昌转变方式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藏富于民,走出了一条生态和谐、既优又美的小康之路。

“看,江豚又跳起了‘华尔兹’!”随着气温转暖,近年“定居”在宜昌市区滨江水域的江豚也活跃起来。这些水中精灵成群结队,或逐浪嬉戏,或转圈“起舞”,吸引大批宜昌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围观。

就在数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状况。“宜昌有一段时期总是雾蒙蒙的,环保部门也因水质超标暂停宜昌新增化工项目审批。”有基层干部回忆说。据介绍,那时,依托丰富的磷矿、航运、水源等优势,宜昌市化工产业规模一度过千亿元,化工产值占到当地工业产值的近三分之一。“化工围江”也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必须壮士断腕、刮骨疗毒,持续转型。”时任宜昌市委负责人说。2017年以来,宜昌开始大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通过理念、动能、结构、效能、机制“五个加速转换”的组合拳,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增加。一家独大的化工业比重持续下降,而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增加,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经超过40%。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工业转型助力宜昌守护一江清水,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乡村振兴则成为奔向小康的另一个“发动机”。

在三峡库首第一县秭归,春橙近日持续走俏。通过品种改良和科学种植,秭归实现了全年有鲜果供应,一年四季都“橙黄橘绿”。推动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脐橙价格指数和电商物流园,大力推动果园基础设施提升,目前秭归县已经将脐橙产业打造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全县种植面积40万亩,产值近30亿元。

另一组数据显示,借助脐橙、茶叶、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宜昌市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截至2020年底,全市16.3万户44.25万人的贫困人口(2014年数据)全部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4506元涨至11204元。

产业发展、生活水平提升,不少村民从城市回流,这也对农村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迫在眉睫。对此,宜昌在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基础上,编织了一张精细的基层治理和服务网络,每一个网格都形成了“1名医生+1名警察+N名网格员、志愿者、党员干部”的“1+1+N”模式,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卫生室,药品物资充足,简单查询之后,1300多名村民的基础病、慢性病情况一目了然。原来,从2014年开始,宜昌市积极探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解决村民就医看病难题。据宜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通过与高校开展委培和订单培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医正在逐步走上村医的岗位,目前全市2911名乡村医生中的定向委培大学生村医已经达到779人。

漫步宜昌乡村,2000多公里的景观公路工程——“美丽宜道”已成规模,移步易景,如同山水画卷。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节假日越来越多人走出家门。“五一”假期期间,夷陵区分乡镇百里荒村民宿老板闫凤娥忙得脚不沾地。“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喝水都是抽空,走路都是小跑。3天接待游客600多人,营业收入3万多元。”闫凤娥笑着说,“忙碌并快乐着,或许这就是小康生活吧!”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丨“水电之城”的小康密码

2021-05-05 16:54:22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武汉5月4日电 题:“水电之城”的小康密码

新华社记者李思远

地处长江上、中游分界点的湖北宜昌,因坐拥长江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而有“水电之城”的美誉,但这里也曾一度陷入“化工围江”的境地。近些年,宜昌转变方式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藏富于民,走出了一条生态和谐、既优又美的小康之路。

“看,江豚又跳起了‘华尔兹’!”随着气温转暖,近年“定居”在宜昌市区滨江水域的江豚也活跃起来。这些水中精灵成群结队,或逐浪嬉戏,或转圈“起舞”,吸引大批宜昌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围观。

就在数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状况。“宜昌有一段时期总是雾蒙蒙的,环保部门也因水质超标暂停宜昌新增化工项目审批。”有基层干部回忆说。据介绍,那时,依托丰富的磷矿、航运、水源等优势,宜昌市化工产业规模一度过千亿元,化工产值占到当地工业产值的近三分之一。“化工围江”也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必须壮士断腕、刮骨疗毒,持续转型。”时任宜昌市委负责人说。2017年以来,宜昌开始大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通过理念、动能、结构、效能、机制“五个加速转换”的组合拳,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增加。一家独大的化工业比重持续下降,而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增加,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经超过40%。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工业转型助力宜昌守护一江清水,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乡村振兴则成为奔向小康的另一个“发动机”。

在三峡库首第一县秭归,春橙近日持续走俏。通过品种改良和科学种植,秭归实现了全年有鲜果供应,一年四季都“橙黄橘绿”。推动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脐橙价格指数和电商物流园,大力推动果园基础设施提升,目前秭归县已经将脐橙产业打造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全县种植面积40万亩,产值近30亿元。

另一组数据显示,借助脐橙、茶叶、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宜昌市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截至2020年底,全市16.3万户44.25万人的贫困人口(2014年数据)全部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4506元涨至11204元。

产业发展、生活水平提升,不少村民从城市回流,这也对农村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迫在眉睫。对此,宜昌在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基础上,编织了一张精细的基层治理和服务网络,每一个网格都形成了“1名医生+1名警察+N名网格员、志愿者、党员干部”的“1+1+N”模式,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卫生室,药品物资充足,简单查询之后,1300多名村民的基础病、慢性病情况一目了然。原来,从2014年开始,宜昌市积极探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解决村民就医看病难题。据宜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通过与高校开展委培和订单培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医正在逐步走上村医的岗位,目前全市2911名乡村医生中的定向委培大学生村医已经达到779人。

漫步宜昌乡村,2000多公里的景观公路工程——“美丽宜道”已成规模,移步易景,如同山水画卷。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节假日越来越多人走出家门。“五一”假期期间,夷陵区分乡镇百里荒村民宿老板闫凤娥忙得脚不沾地。“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喝水都是抽空,走路都是小跑。3天接待游客600多人,营业收入3万多元。”闫凤娥笑着说,“忙碌并快乐着,或许这就是小康生活吧!”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