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易致病毒变异?又一波新冠疫苗接种谣言来了
近日来,接种新冠疫苗相关话题频上热搜,民众对此的关注度持续提高。

接种疫苗易致病毒变异?又一波新冠疫苗接种谣言来了

来源:科技日报2021-05-13

实习记者 于紫月

南京推出疫苗移动接种车、山东升级疫苗接种金色健康码、国内多地接种疫苗送礼品……近日来,接种新冠疫苗相关话题频上热搜,民众对此的关注度持续提高。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截至2021年5月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亿剂次。

与此同时,一些传言也甚嚣尘上:接种新冠疫苗将导致病毒“免疫逃逸”、打了新冠疫苗就不用做核酸检测了、得过新冠肺炎的人不用接种疫苗、首剂接种后必须在2到3周内接种第二剂否则前功尽弃……事实果真如此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接种新冠疫苗易致病毒变异?

真相: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变异株的出现

“要立即停止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否则将导致病毒突变,产生‘免疫逃逸’!”新冠疫苗在全国各地有序接种的同时,近日这一传言于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让不少人心生疑惑:“免疫逃逸”是什么?大规模接种疫苗真会导致如此后果吗?

顾名思义,“免疫逃逸”可被理解为病原体想方设法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病原体的逃避“手法”包括:经常性、持续性发生突变,给自己“整容”,让人体内已建立的抗感染免疫抗体“认不出来”,从而躲避其攻击;或者病原体偷偷藏进细胞里“休眠”,从而躲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体的攻击。

然而,让病毒发生突变、产生“免疫逃逸”的罪魁祸首,真是疫苗吗?

4月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对此明确表示,这一说法缺乏科学根据。

病毒靠复制的方式繁衍后代,但其并不总能完全准确地完成复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从而导致突变。正如邵一鸣所说,病毒变异是个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像新冠病毒这种RNA病毒,它的变异基础就是病毒会持续复制。

新冠病毒如果不大规模流行,就没有太多机会复制,变异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邵一鸣表示,阻断病毒流行有两大措施:一是采取公共卫生措施,这一点我们国家做得非常好,在疫苗出现前就已控制住疫情;另一措施就是注射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阻止变异株的出现,而不是促进它的出现。”邵一鸣进一步解释,即使没有注射疫苗,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也会对该病毒产生免疫压力,导致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但若事先接种疫苗,拥有了对新冠病毒的基础免疫力,即便感染该病毒,人体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将病毒压制下去,这样病毒复制的数量更少、病毒变异的机会也就更少。

打了疫苗就不用做核酸检测?

真相:极少数接种者仍可能出现核酸阳性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常见的检验方式。对此,很多人发出疑问:如果自己打了新冠疫苗,是不是就不用做核酸检测了?

对此,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进行核酸筛查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证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相关人员还需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原因在于,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极少数受种者仍会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或发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举了以下3种情况:

其一,接种疫苗后,个别人因免疫失败而未获得有效保护,这部分人群暴露于新冠病毒后,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科技日报记者在接种新冠疫苗时留意到,《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知情同意书》上的“注意事项”一栏中写明:“与其他疫苗一样,接种本疫苗可能无法对所有接种者产生100%的保护效果。”事实上,多位专家都曾在公共场合强调,即便已接种新冠疫苗,公众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注意防护。当然,也不能因此对我国疫苗的保护能力失去信心。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介绍,我国已获批“附条件上市”的4款新冠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表明,其重症保护率均在90%以上。

其二,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效果。如果在此期间接种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被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数据,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2周后,接种者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其三,处于疾病潜伏期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即使接种疫苗,仍可能因已被感染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一言以蔽之,接种疫苗并不意味着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为零,核酸检测该做还得做。

得过新冠肺炎的人不用打疫苗?

真相:有二次感染的可能,还得接种

人体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被有些病毒感染致病,治愈后人通常不会再得此病。已被消灭的烈性传染病天花就在此列,该病患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有人因此判定:得过新冠肺炎的人,也不会再得,就不用接种疫苗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接种指南》)。《接种指南》称,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林炳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判断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会不会二次感染的关键,在于其体内有无足够的、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功能。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产生抗体,这种抗体确实会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保护作用有多强、持续时间有多长,还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已经得过新冠肺炎的患者,如果体内没有有效的抗体,就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

据此前报道,美国、荷兰、比利时、厄瓜多尔等地都出现过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得过新冠肺炎的患者既然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那么接种新冠疫苗就有必要。《接种指南》指出,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首剂接种后须在2至3周内接种第二剂?

真相:第二剂尽量在3至8周内接种

目前,国内有4种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1种获批“紧急使用”。这5种疫苗中,有3种为灭活疫苗,需接种2剂;1种为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需接种3剂。网上有传言称,首剂接种后必须在2至3周内接种第二剂,否则就前功尽弃。这是真的吗?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该传言不仅有错,而且是错上加错。

其一,错在“2至3周内接种第二剂”。按照《接种指南》的要求,需接种2剂的灭活疫苗第二剂次应在第一剂次接种后的3至8周内完成。需接种3剂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相邻2剂之间接种间隔建议大于等于4周,第二剂尽量在接种第一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三剂尽量在接种第一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其二,错在“前功尽弃”。《接种指南》指出,对2剂或3剂次程序的疫苗,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而且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可见,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只要尽早补种,也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屏障,不会“前功尽弃”。

接种新冠疫苗,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问题,也与全球疫情防控大局息息相关。请公众擦亮眼睛,别让这些谣言拦住您接种疫苗的脚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接种疫苗易致病毒变异?又一波新冠疫苗接种谣言来了

2021-05-13 06:27:38 来源: 0 条评论

实习记者 于紫月

南京推出疫苗移动接种车、山东升级疫苗接种金色健康码、国内多地接种疫苗送礼品……近日来,接种新冠疫苗相关话题频上热搜,民众对此的关注度持续提高。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截至2021年5月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亿剂次。

与此同时,一些传言也甚嚣尘上:接种新冠疫苗将导致病毒“免疫逃逸”、打了新冠疫苗就不用做核酸检测了、得过新冠肺炎的人不用接种疫苗、首剂接种后必须在2到3周内接种第二剂否则前功尽弃……事实果真如此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接种新冠疫苗易致病毒变异?

真相: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变异株的出现

“要立即停止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否则将导致病毒突变,产生‘免疫逃逸’!”新冠疫苗在全国各地有序接种的同时,近日这一传言于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让不少人心生疑惑:“免疫逃逸”是什么?大规模接种疫苗真会导致如此后果吗?

顾名思义,“免疫逃逸”可被理解为病原体想方设法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病原体的逃避“手法”包括:经常性、持续性发生突变,给自己“整容”,让人体内已建立的抗感染免疫抗体“认不出来”,从而躲避其攻击;或者病原体偷偷藏进细胞里“休眠”,从而躲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体的攻击。

然而,让病毒发生突变、产生“免疫逃逸”的罪魁祸首,真是疫苗吗?

4月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对此明确表示,这一说法缺乏科学根据。

病毒靠复制的方式繁衍后代,但其并不总能完全准确地完成复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从而导致突变。正如邵一鸣所说,病毒变异是个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像新冠病毒这种RNA病毒,它的变异基础就是病毒会持续复制。

新冠病毒如果不大规模流行,就没有太多机会复制,变异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邵一鸣表示,阻断病毒流行有两大措施:一是采取公共卫生措施,这一点我们国家做得非常好,在疫苗出现前就已控制住疫情;另一措施就是注射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阻止变异株的出现,而不是促进它的出现。”邵一鸣进一步解释,即使没有注射疫苗,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也会对该病毒产生免疫压力,导致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但若事先接种疫苗,拥有了对新冠病毒的基础免疫力,即便感染该病毒,人体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将病毒压制下去,这样病毒复制的数量更少、病毒变异的机会也就更少。

打了疫苗就不用做核酸检测?

真相:极少数接种者仍可能出现核酸阳性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常见的检验方式。对此,很多人发出疑问:如果自己打了新冠疫苗,是不是就不用做核酸检测了?

对此,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进行核酸筛查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证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相关人员还需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原因在于,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极少数受种者仍会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或发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举了以下3种情况:

其一,接种疫苗后,个别人因免疫失败而未获得有效保护,这部分人群暴露于新冠病毒后,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科技日报记者在接种新冠疫苗时留意到,《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知情同意书》上的“注意事项”一栏中写明:“与其他疫苗一样,接种本疫苗可能无法对所有接种者产生100%的保护效果。”事实上,多位专家都曾在公共场合强调,即便已接种新冠疫苗,公众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注意防护。当然,也不能因此对我国疫苗的保护能力失去信心。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介绍,我国已获批“附条件上市”的4款新冠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表明,其重症保护率均在90%以上。

其二,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效果。如果在此期间接种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被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数据,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2周后,接种者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其三,处于疾病潜伏期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即使接种疫苗,仍可能因已被感染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一言以蔽之,接种疫苗并不意味着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为零,核酸检测该做还得做。

得过新冠肺炎的人不用打疫苗?

真相:有二次感染的可能,还得接种

人体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被有些病毒感染致病,治愈后人通常不会再得此病。已被消灭的烈性传染病天花就在此列,该病患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有人因此判定:得过新冠肺炎的人,也不会再得,就不用接种疫苗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接种指南》)。《接种指南》称,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林炳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判断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会不会二次感染的关键,在于其体内有无足够的、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功能。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产生抗体,这种抗体确实会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保护作用有多强、持续时间有多长,还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已经得过新冠肺炎的患者,如果体内没有有效的抗体,就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

据此前报道,美国、荷兰、比利时、厄瓜多尔等地都出现过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得过新冠肺炎的患者既然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那么接种新冠疫苗就有必要。《接种指南》指出,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首剂接种后须在2至3周内接种第二剂?

真相:第二剂尽量在3至8周内接种

目前,国内有4种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1种获批“紧急使用”。这5种疫苗中,有3种为灭活疫苗,需接种2剂;1种为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需接种3剂。网上有传言称,首剂接种后必须在2至3周内接种第二剂,否则就前功尽弃。这是真的吗?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该传言不仅有错,而且是错上加错。

其一,错在“2至3周内接种第二剂”。按照《接种指南》的要求,需接种2剂的灭活疫苗第二剂次应在第一剂次接种后的3至8周内完成。需接种3剂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相邻2剂之间接种间隔建议大于等于4周,第二剂尽量在接种第一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三剂尽量在接种第一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其二,错在“前功尽弃”。《接种指南》指出,对2剂或3剂次程序的疫苗,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而且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可见,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只要尽早补种,也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屏障,不会“前功尽弃”。

接种新冠疫苗,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问题,也与全球疫情防控大局息息相关。请公众擦亮眼睛,别让这些谣言拦住您接种疫苗的脚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