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要重视公众体验
博物馆既要拥抱变化,也不能陷入“唯技术论”,忽视技术应用中的公众体验,更不能人为抬高技术门槛,将部分公众拒之门外

数字化,要重视公众体验

来源:人民日报2021-05-18

博物馆既要拥抱变化,也不能陷入“唯技术论”,忽视技术应用中的公众体验,更不能人为抬高技术门槛,将部分公众拒之门外


可移动3D打印数字化技术1∶1复原云冈石窟第十二窟;黄河沿线九省份博物馆开展“云探国宝”在线直播;苏州博物馆推出“再造云课堂”在线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各地博物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不仅在展陈形式、文物保护等方面迭代更新,更推动了博物馆管理、保护及运营理念的革新,助力博物馆转型升级。

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是博物馆与数字技术的全方位、多层次有机融合,体现在博物馆运营管理,藏品保护传承与挖掘阐释,以及展览陈列、公众教育等诸多方面。

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构建在智慧管理体系之上。通过数字化联通,博物馆得以形成以信息流为纽带的新运作模式。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推行智慧博物馆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集保护、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智慧体系。比如,通过藏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对文物本体和环境实现远程实时监测,还可以对每件藏品的登录调用、保护修复等信息进行全流程溯源。

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体现在对藏品的保护传承与挖掘阐释上。数字化技术让文物信息采集和长期保存成为可能。由藏品数字信息编织成的“知识图谱”不仅具有可持续性,还可以通过知识再挖掘,为深度研究提供可能。

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也为观众走近文物架起了一座桥梁。观众可通过交互式展陈、个性化导览等获得互动式与沉浸式体验,更直观、深入地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与内涵。“云展览”则可以让观众足不出户感受博物馆的魅力,拓展博物馆的观众群体。据统计,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博物馆既要拥抱变化,也不能陷入“唯技术论”,忽视技术应用中的公众体验,更不能人为抬高技术门槛,将部分公众拒之门外。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当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兴未艾。用好用足技术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博物馆才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空间,优秀传统文化也将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作者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数字化,要重视公众体验

2021-05-18 09:35:27 来源: 0 条评论

博物馆既要拥抱变化,也不能陷入“唯技术论”,忽视技术应用中的公众体验,更不能人为抬高技术门槛,将部分公众拒之门外


可移动3D打印数字化技术1∶1复原云冈石窟第十二窟;黄河沿线九省份博物馆开展“云探国宝”在线直播;苏州博物馆推出“再造云课堂”在线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各地博物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不仅在展陈形式、文物保护等方面迭代更新,更推动了博物馆管理、保护及运营理念的革新,助力博物馆转型升级。

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是博物馆与数字技术的全方位、多层次有机融合,体现在博物馆运营管理,藏品保护传承与挖掘阐释,以及展览陈列、公众教育等诸多方面。

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构建在智慧管理体系之上。通过数字化联通,博物馆得以形成以信息流为纽带的新运作模式。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推行智慧博物馆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集保护、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智慧体系。比如,通过藏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对文物本体和环境实现远程实时监测,还可以对每件藏品的登录调用、保护修复等信息进行全流程溯源。

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体现在对藏品的保护传承与挖掘阐释上。数字化技术让文物信息采集和长期保存成为可能。由藏品数字信息编织成的“知识图谱”不仅具有可持续性,还可以通过知识再挖掘,为深度研究提供可能。

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也为观众走近文物架起了一座桥梁。观众可通过交互式展陈、个性化导览等获得互动式与沉浸式体验,更直观、深入地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与内涵。“云展览”则可以让观众足不出户感受博物馆的魅力,拓展博物馆的观众群体。据统计,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博物馆既要拥抱变化,也不能陷入“唯技术论”,忽视技术应用中的公众体验,更不能人为抬高技术门槛,将部分公众拒之门外。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当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兴未艾。用好用足技术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博物馆才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空间,优秀传统文化也将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作者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