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科技“金扁担”挑起新生活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苹果生产基地,3500亩苹果园遍布山坡。进入了苹果疏果期,家家户户都在果园忙碌。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科技“金扁担”挑起新生活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苹果生产基地,3500亩苹果园遍布山坡。进入了苹果疏果期,家家户户都在果园忙碌。

岗底村民梁山林和老伴吃过早饭,也早早进了果园,一把果树剪、一架移动梯,一忙就是一整天。“日子成了歌,唱给咱最亲的人;踏上了小康路,感谢党的恩……”苹果树下,梁山林一边挥动着手中的剪刀,嘴里一边哼着小曲儿。

这首歌名叫《我有一支歌》,歌中的原型就是梁山林。今年63岁的梁山林,过去因为家里穷,快四十岁了还打着光棍。后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带着现代农业技术,来到岗底村扶贫,专门找到梁山林家,拉着他一起种果树。

“种好苹果,有了钱,盖房子、娶媳妇都没问题。”在李保国的鼓励和手把手指导下,梁山林起早贪黑,天天泡在果园里。6亩多果园、400多棵苹果树,128道工序一道不落。悉心管护十多年,梁山林娶了媳妇、盖了新房、买了轿车。

苹果不仅改变了梁山林的生活,还富了岗底村。这些年,岗底村从1984年人均收入80元的穷山庄,变成如今人均收入4.5万元的富裕村。去年秋天,苹果又红了,梁山林找到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你让人给咱村写了4首歌,都好听着呢,啥时候也唱唱俺?”杨双牛随即答应了下来。于是,以他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我有一支歌》诞生了。

“一支心中的歌,唱成了圆梦的曲儿……”李保国教授曾经为岗底村量身定做的128道苹果种植工序,让种植有了标准,果品质量有了保障,岗底人依靠科技的力量,挑起了“金扁担”,把日子过成了“幸福歌”。如今,岗底苹果生产基地的“富岗”苹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今年坐果率不低,又是个丰收年!”在岗底村幺两帕家庭农场里,刚结出的小苹果还顶着花苞,“一般留中间最大的果儿,其他的都要剪掉。”农场主杨增林和妻子一边疏果,一边给记者普及疏果知识。

杨增林的幺两帕农场是岗底村最大的果园,50亩果园里,种了1000多棵苹果树和一些板栗树、桃树。2007年之前,杨增林在外打工,“干过很多工作,钱没挣回多少,心里总是不安稳。”2007年,杨增林回村承包果园。

“刚回来不懂技术,拉枝、刻芽、疏花、疏果,不少环节做不到位,李保国老师手把手教我。”经过不断学习,杨增林获得了“农业技术助理技师”资质,妻子霍建平也同村里其他一百多名果农一起,获得了“果树工”证书,成为种苹果的“职业农民”。

依靠科技的力量,杨增林的果园从头几年果树小、挂果少,整个果园只能套四五万只袋,逐渐增长到现在能套二十万袋,年收入20多万元。“有村里‘富岗’品牌的支撑,苹果不愁卖,上山采摘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杨增林说,“日子忙忙碌碌,咱心里踏踏实实!”

如今,岗底村正着力推动建设178平方公里的太行山生态大花园,以岗底村所在的内丘县侯家庄乡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镇乃至冀中南太行山地区,建立优质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区域生态经济,杨双牛信心十足地说,要让“太行山区的好风景,变成山区人民的好光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通讯员 翟 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科技“金扁担”挑起新生活

2021-05-20 15:17:05 来源: 0 条评论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苹果生产基地,3500亩苹果园遍布山坡。进入了苹果疏果期,家家户户都在果园忙碌。

岗底村民梁山林和老伴吃过早饭,也早早进了果园,一把果树剪、一架移动梯,一忙就是一整天。“日子成了歌,唱给咱最亲的人;踏上了小康路,感谢党的恩……”苹果树下,梁山林一边挥动着手中的剪刀,嘴里一边哼着小曲儿。

这首歌名叫《我有一支歌》,歌中的原型就是梁山林。今年63岁的梁山林,过去因为家里穷,快四十岁了还打着光棍。后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带着现代农业技术,来到岗底村扶贫,专门找到梁山林家,拉着他一起种果树。

“种好苹果,有了钱,盖房子、娶媳妇都没问题。”在李保国的鼓励和手把手指导下,梁山林起早贪黑,天天泡在果园里。6亩多果园、400多棵苹果树,128道工序一道不落。悉心管护十多年,梁山林娶了媳妇、盖了新房、买了轿车。

苹果不仅改变了梁山林的生活,还富了岗底村。这些年,岗底村从1984年人均收入80元的穷山庄,变成如今人均收入4.5万元的富裕村。去年秋天,苹果又红了,梁山林找到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你让人给咱村写了4首歌,都好听着呢,啥时候也唱唱俺?”杨双牛随即答应了下来。于是,以他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我有一支歌》诞生了。

“一支心中的歌,唱成了圆梦的曲儿……”李保国教授曾经为岗底村量身定做的128道苹果种植工序,让种植有了标准,果品质量有了保障,岗底人依靠科技的力量,挑起了“金扁担”,把日子过成了“幸福歌”。如今,岗底苹果生产基地的“富岗”苹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今年坐果率不低,又是个丰收年!”在岗底村幺两帕家庭农场里,刚结出的小苹果还顶着花苞,“一般留中间最大的果儿,其他的都要剪掉。”农场主杨增林和妻子一边疏果,一边给记者普及疏果知识。

杨增林的幺两帕农场是岗底村最大的果园,50亩果园里,种了1000多棵苹果树和一些板栗树、桃树。2007年之前,杨增林在外打工,“干过很多工作,钱没挣回多少,心里总是不安稳。”2007年,杨增林回村承包果园。

“刚回来不懂技术,拉枝、刻芽、疏花、疏果,不少环节做不到位,李保国老师手把手教我。”经过不断学习,杨增林获得了“农业技术助理技师”资质,妻子霍建平也同村里其他一百多名果农一起,获得了“果树工”证书,成为种苹果的“职业农民”。

依靠科技的力量,杨增林的果园从头几年果树小、挂果少,整个果园只能套四五万只袋,逐渐增长到现在能套二十万袋,年收入20多万元。“有村里‘富岗’品牌的支撑,苹果不愁卖,上山采摘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杨增林说,“日子忙忙碌碌,咱心里踏踏实实!”

如今,岗底村正着力推动建设178平方公里的太行山生态大花园,以岗底村所在的内丘县侯家庄乡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镇乃至冀中南太行山地区,建立优质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区域生态经济,杨双牛信心十足地说,要让“太行山区的好风景,变成山区人民的好光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通讯员 翟 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