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相融相通(思想纵横)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相融相通(思想纵横)

来源:人民日报2021-05-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深层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例如,儒家讲的“行”“躬行”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间,中国哲学关于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间,以及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都有契合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人民接受和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和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成为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指出“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华文化传统。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同时激发中华文化生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充沛精神动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因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精华而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而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内涵。

(郭建宁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相融相通(思想纵横)

2021-05-24 10:50:06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深层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例如,儒家讲的“行”“躬行”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间,中国哲学关于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间,以及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都有契合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人民接受和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和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成为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指出“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华文化传统。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同时激发中华文化生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充沛精神动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因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精华而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而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内涵。

(郭建宁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李辉]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