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做好乡村振兴的三个“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发扬踏实肯干、担当作为的精神,把乡村振兴工作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

青平:做好乡村振兴的三个“抓手”

来源:中青在线2021-05-27

作者:齐海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发扬踏实肯干、担当作为的精神,把乡村振兴工作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牵住“牛鼻子”。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落脚点,就是要行之有力、行之有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学习党史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通过深入系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汲取做群众工作的智慧与力量,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大力发扬能吃苦、甘奉献的过硬作风,多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同劳作,在一身汗水、一层泥土中密切党群联系。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牵好“牛鼻子”,集思广益,凝聚群众集体智慧让乡村发展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生根。

在坚持生态优先中探索路子,找准“金钥匙”。“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绿色,孕育着生机、昭示着希望,是生命的颜色,也是新发展的底色,能够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以“物联网+智能回收”“大数据+智能管护”等方式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农村改厕等问题,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广大党员干部在做决策、找路子、育产业时,真正找到可持续生态发展的“金钥匙”。

在突出文化元素中留住乡愁,答好“新考卷”。乡愁是对一方水土的依恋、对至亲的思念、对文化的感怀。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要大力保护村落中的建筑文化、宗族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要深入挖掘村落历史文脉,寻味乡愁记忆,品味乡土风情,构建村民精神家园。要将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村庄建设规划相结合,讲好乡村故事;要保存好乡村的影像、图片、文物、史料,传承文化基因,打造出兼容并包、雅俗共赏、乡风文明,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脱贫攻坚已胜利收官,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攀过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魄力,开启全面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征程。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青平:做好乡村振兴的三个“抓手”

2021-05-27 20:47:51 来源: 0 条评论

作者:齐海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发扬踏实肯干、担当作为的精神,把乡村振兴工作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牵住“牛鼻子”。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落脚点,就是要行之有力、行之有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学习党史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通过深入系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汲取做群众工作的智慧与力量,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大力发扬能吃苦、甘奉献的过硬作风,多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同劳作,在一身汗水、一层泥土中密切党群联系。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牵好“牛鼻子”,集思广益,凝聚群众集体智慧让乡村发展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生根。

在坚持生态优先中探索路子,找准“金钥匙”。“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绿色,孕育着生机、昭示着希望,是生命的颜色,也是新发展的底色,能够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以“物联网+智能回收”“大数据+智能管护”等方式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农村改厕等问题,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广大党员干部在做决策、找路子、育产业时,真正找到可持续生态发展的“金钥匙”。

在突出文化元素中留住乡愁,答好“新考卷”。乡愁是对一方水土的依恋、对至亲的思念、对文化的感怀。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要大力保护村落中的建筑文化、宗族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要深入挖掘村落历史文脉,寻味乡愁记忆,品味乡土风情,构建村民精神家园。要将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村庄建设规划相结合,讲好乡村故事;要保存好乡村的影像、图片、文物、史料,传承文化基因,打造出兼容并包、雅俗共赏、乡风文明,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脱贫攻坚已胜利收官,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攀过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魄力,开启全面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征程。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