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以“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从一朵小小的木耳,到一碗柳州螺蛳粉,再到一盘特色的沙县小吃,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特色产业的发展。在青海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设计部门察看产品生产、设计情况。习近平指出,青海要发展更多这样的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地评线】以“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中国江苏网2021-06-09

从一朵小小的木耳,到一碗柳州螺蛳粉,再到一盘特色的沙县小吃,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特色产业的发展。在青海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设计部门察看产品生产、设计情况。习近平指出,青海要发展更多这样的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特色产业+民生,打开乡村致富新渠道。小木耳、小米粉……这些看似小而接地气的产业,实则能量满满。特色产业不仅是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支点。特色产业之所以称为特色,是因为其充分依托本地资源做文章,将老百姓最为熟悉的产业与领域发展成为群众致富的新产业。以柳州螺蛳粉为例,小小的产业富了群众口袋,创造就业岗位30万多个,带动约5000户贫困户、2.8万人脱贫增收。产业兴带动了乡村兴、百姓富。因此,乡村振兴更需要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将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实现以龙头企业、龙头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才培育、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发展新画卷。

特色产业+优势,激起发展新动能。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更要最大程度挖掘其特色价值。一碗舌尖上的美味发展成为城市名片,从小打小闹到誉满全球,沙县小吃的发展壮大可谓将“特色”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沙县小吃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定位精准,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挖掘到了特色美食的独到之处,更是源于一代代匠人的坚守,用踏实苦干将小制作发展成了大产业。除此以外,放大特色产业优势还需加强政策引领与扶持。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人才、文化的全面振兴,特色产业振兴不仅需要加大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也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人才培养力度等,引导产业持续转型升级。

特色产业+创新,链出发展新空间。充分发挥出特色产业的特色价值,更需要依托创新来实现。青海藏毯以其精美别致的图案、精湛独特的织法、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波斯毯、东方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背后,不变的是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这也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所在,变化着的是加工工艺的转型、营销模式的转型等赋予其时代发展新的内涵。从“小”到“大”再到“新”,创新开拓了产业发展新空间。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坚守特色,更要与时俱进,以科技创新改变生产模式、品牌经营、规模化发展等,确保特色产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科技发展的新时代、网络信息发展的高速时代,特色产业要释放出传统的特色价值与魅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宜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地评线】以“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1-06-09 22:02:34 来源:

从一朵小小的木耳,到一碗柳州螺蛳粉,再到一盘特色的沙县小吃,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特色产业的发展。在青海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设计部门察看产品生产、设计情况。习近平指出,青海要发展更多这样的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特色产业+民生,打开乡村致富新渠道。小木耳、小米粉……这些看似小而接地气的产业,实则能量满满。特色产业不仅是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支点。特色产业之所以称为特色,是因为其充分依托本地资源做文章,将老百姓最为熟悉的产业与领域发展成为群众致富的新产业。以柳州螺蛳粉为例,小小的产业富了群众口袋,创造就业岗位30万多个,带动约5000户贫困户、2.8万人脱贫增收。产业兴带动了乡村兴、百姓富。因此,乡村振兴更需要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将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实现以龙头企业、龙头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才培育、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发展新画卷。

特色产业+优势,激起发展新动能。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更要最大程度挖掘其特色价值。一碗舌尖上的美味发展成为城市名片,从小打小闹到誉满全球,沙县小吃的发展壮大可谓将“特色”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沙县小吃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定位精准,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挖掘到了特色美食的独到之处,更是源于一代代匠人的坚守,用踏实苦干将小制作发展成了大产业。除此以外,放大特色产业优势还需加强政策引领与扶持。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人才、文化的全面振兴,特色产业振兴不仅需要加大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也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人才培养力度等,引导产业持续转型升级。

特色产业+创新,链出发展新空间。充分发挥出特色产业的特色价值,更需要依托创新来实现。青海藏毯以其精美别致的图案、精湛独特的织法、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波斯毯、东方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背后,不变的是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这也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所在,变化着的是加工工艺的转型、营销模式的转型等赋予其时代发展新的内涵。从“小”到“大”再到“新”,创新开拓了产业发展新空间。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坚守特色,更要与时俱进,以科技创新改变生产模式、品牌经营、规模化发展等,确保特色产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科技发展的新时代、网络信息发展的高速时代,特色产业要释放出传统的特色价值与魅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宜声)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