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领航|中华民族一家亲

镜观·领航|中华民族一家亲

来源:新华社2021-06-10

6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同藏族牧民索南才让一家人围坐在客厅聊家常。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2021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

↑2021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走向会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以上,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

——2021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2020年6月在宁夏考察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广场,同居民们亲切交流。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

——2019年7月在内蒙古考察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同孩子们亲切交谈。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

↑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同参加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的各族群众亲切交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2020年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在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顺家察看,了解居住环境。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2018年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节列俄阿木家中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火塘边,共谋精准脱贫之策。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各族文化交相辉映,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2021年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在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

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2019年7月在内蒙古考察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

各族儿女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正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

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监制:孙承斌

策划:刘洁 郑卫 兰红光 赖向东 王建华

统筹:鱼澜

制作:徐亮

摄影:鞠鹏 李学仁 谢环驰 燕雁 李鑫 薛玉斌

编辑:李鹏 章磊 鲁鹏 李梦娇 陈君清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镜观·领航|中华民族一家亲

2021-06-10 14:41:30 来源:

6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同藏族牧民索南才让一家人围坐在客厅聊家常。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2021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

↑2021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走向会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以上,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

——2021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2020年6月在宁夏考察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广场,同居民们亲切交流。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

——2019年7月在内蒙古考察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同孩子们亲切交谈。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

↑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同参加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的各族群众亲切交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2020年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在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顺家察看,了解居住环境。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2018年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节列俄阿木家中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火塘边,共谋精准脱贫之策。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各族文化交相辉映,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2021年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在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

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2019年7月在内蒙古考察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

各族儿女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正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

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监制:孙承斌

策划:刘洁 郑卫 兰红光 赖向东 王建华

统筹:鱼澜

制作:徐亮

摄影:鞠鹏 李学仁 谢环驰 燕雁 李鑫 薛玉斌

编辑:李鹏 章磊 鲁鹏 李梦娇 陈君清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 曾家琪]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