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东西南北 承载百业兴旺

联通东西南北 承载百业兴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6-21

【沿着高速看中国】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从冰天雪地到四季如春,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高速公路网络干支衔接、四通八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

大道连成网,天堑变通途。从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至今,30多年时间里,我国高速公路实现了“从无到有、连线成网”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快速成形、加密,为华夏大地的发展增添了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的是纵横交错、美不胜收的诗情画意,是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生动体现,更是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新愿景。如今,在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高速公路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磅礴力量。

彰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建设决心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然而直到1984年,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的中国内地对于高速公路的印象还仅停留在纸面上。

65岁的张建军是上海市较早拥有驾驶证的货车驾驶员之一。据他回忆,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客流物流运输量迅速提升,市区内以及城市周边的交通压力逐步增大,从上海市区到嘉定2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竟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在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交通拥堵的问题非常关注,但对于‘中国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的问题认识并不统一。反对一方认为,高速公路属于专为小汽车服务的高消费产品,我国小汽车少,用不着花费巨资、占用大量土地建设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表示,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交通运输方面专家建议修建高速公路的呼声日益高涨,并最终开启了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历程。

据悉,1988年是我国内地高速公路的“元年”。10月31日,全长20.5公里(达到高速公路标准的路段长15.9公里)的沪嘉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通车;11月4日,辽宁沈大高速公路沈阳至鞍山和大连至三十里堡两段共131公里建成通车。到1988年底,我国内地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47公里,彻底结束了中国内地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沪嘉高速通车后,原本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缩减为半小时,不仅省时,而且运输成本也降低不少。”张建军表示,2012年沪嘉高速公路经过调整成为城市快速路,并对所有车辆免费。

经过30多年的建设,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6.1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基本建成,覆盖约99%的城镇人口20万以上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地实施。‘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京津冀暨雄安新区交通建设抓紧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也不断提升。”王太表示,再过15年,高速公路将100%连接10万人口以上县市,以满足更多老百姓说走就走的出行需求。

见证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致富成就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深切反映了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千百年来,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湖南省湘西州在坐拥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因崎岖的山路吃尽了苦头。

“要不是通了这座桥,我现在应该还在家种地呢!”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村民龙雁如今是苗寨旅游风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她口中的“这座桥”就是跨度达1176米,垂直高度355米的“网红”桥——矮寨大桥。

据悉,作为包茂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2012年建成通车的矮寨大桥创下了当时跨峡谷悬索桥长度在内的4项世界第一。但更重要的是,矮寨大桥的建成通车实现了“从半小时到1分钟的跨越”。

“矮寨大桥通车前,我们出门主要靠矮寨公路,不仅时间长,而且由于坡度陡、弯道多,遇到刮风下雨天十分危险。”龙雁告诉记者,以前跨越德夯大峡谷最快也要半小时,如今只需要花1分钟。

矮寨大桥建成通车后,当地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共同推进“交通+旅游+扶贫”新模式,以矮寨大桥为核心,打造矮寨奇观旅游区。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周边村民从事农家乐、果蔬采摘等。目前,矮寨奇观景区每年接待旅客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景区员工87%为当地人,通过交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周边近3万村民加快了奔小康的步伐。

造成贫困的多种原因中,交通不便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让交通不再制约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多地的高速公路建设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不仅助力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也带去了人才、技术、资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算起,中国用33年的时间,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连接了中国99%的地级行政中心。一个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经形成,交通运输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许多贫困地区缺乏的其实并不是致富的资源,而是把现有资源带出深山、走向全国的一条条路。作为客货运输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高速公路不仅连接城市,还扎根大山深处,真正使各个地区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让广大县乡地区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晓东说。 

诠释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

“智慧高速公路”“永久路面”“智能管控”……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中闪亮登场。

5月底,雄安新区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同期建成通车,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实现全面快速联通。其中,国内首次使用“永久路面”新材料的京德高速公路吸引了社会的关注。

“‘永久路面’以橡胶粉改性沥青为主,能够实现15年不用小修、20年不用大修,路面设计寿命能达到40年,是传统路面寿命的2.6倍。”河北建设集团项目经理李建文表示,与普通沥青相比,这种胶粉沥青的耐久性、稳定性都有显著提升,解决了稳定性不好容易导致路面出现车辙,从而给后期维护、修理造成困扰的痛点。

此外,京德高速公路在运营的过程中还通过实时采集交通量及环境状态数据,分析预测碰撞风险,实现实时碰撞风险预测预警,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率,建成动态控制、实时预警的“智慧高速公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郑健龙指出,创新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组织科技攻关、开展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设计、施工和装备制造方面一系列技术难题,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国先后攻克了穿江跨海的长大桥梁、超长隧道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并先后开发了冻土、黄土、沙漠、膨胀土、山区等不良土质、不良地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系列技术,为高速公路向老少边穷地区延伸提供了技术保障。”郑健龙表示,这些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普通百姓的交通出行条件。

昔日,车马出行路漫漫;如今,一日千里亦非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我们擘画了一幅“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未来中国交通壮丽画卷,高速公路也将依托越来越密的路网,把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的美好愿景带向祖国的每个角落。

(光明日报记者 訾 谦)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1日 01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联通东西南北 承载百业兴旺

2021-06-21 11:51:28 来源: 0 条评论

【沿着高速看中国】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从冰天雪地到四季如春,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高速公路网络干支衔接、四通八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

大道连成网,天堑变通途。从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至今,30多年时间里,我国高速公路实现了“从无到有、连线成网”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快速成形、加密,为华夏大地的发展增添了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沿着高速看中国,看的是纵横交错、美不胜收的诗情画意,是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生动体现,更是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新愿景。如今,在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高速公路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磅礴力量。

彰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建设决心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然而直到1984年,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的中国内地对于高速公路的印象还仅停留在纸面上。

65岁的张建军是上海市较早拥有驾驶证的货车驾驶员之一。据他回忆,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客流物流运输量迅速提升,市区内以及城市周边的交通压力逐步增大,从上海市区到嘉定2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竟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在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交通拥堵的问题非常关注,但对于‘中国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的问题认识并不统一。反对一方认为,高速公路属于专为小汽车服务的高消费产品,我国小汽车少,用不着花费巨资、占用大量土地建设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表示,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交通运输方面专家建议修建高速公路的呼声日益高涨,并最终开启了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历程。

据悉,1988年是我国内地高速公路的“元年”。10月31日,全长20.5公里(达到高速公路标准的路段长15.9公里)的沪嘉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通车;11月4日,辽宁沈大高速公路沈阳至鞍山和大连至三十里堡两段共131公里建成通车。到1988年底,我国内地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47公里,彻底结束了中国内地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沪嘉高速通车后,原本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缩减为半小时,不仅省时,而且运输成本也降低不少。”张建军表示,2012年沪嘉高速公路经过调整成为城市快速路,并对所有车辆免费。

经过30多年的建设,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6.1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基本建成,覆盖约99%的城镇人口20万以上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地实施。‘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京津冀暨雄安新区交通建设抓紧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也不断提升。”王太表示,再过15年,高速公路将100%连接10万人口以上县市,以满足更多老百姓说走就走的出行需求。

见证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致富成就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深切反映了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千百年来,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湖南省湘西州在坐拥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因崎岖的山路吃尽了苦头。

“要不是通了这座桥,我现在应该还在家种地呢!”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村民龙雁如今是苗寨旅游风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她口中的“这座桥”就是跨度达1176米,垂直高度355米的“网红”桥——矮寨大桥。

据悉,作为包茂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2012年建成通车的矮寨大桥创下了当时跨峡谷悬索桥长度在内的4项世界第一。但更重要的是,矮寨大桥的建成通车实现了“从半小时到1分钟的跨越”。

“矮寨大桥通车前,我们出门主要靠矮寨公路,不仅时间长,而且由于坡度陡、弯道多,遇到刮风下雨天十分危险。”龙雁告诉记者,以前跨越德夯大峡谷最快也要半小时,如今只需要花1分钟。

矮寨大桥建成通车后,当地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共同推进“交通+旅游+扶贫”新模式,以矮寨大桥为核心,打造矮寨奇观旅游区。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周边村民从事农家乐、果蔬采摘等。目前,矮寨奇观景区每年接待旅客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景区员工87%为当地人,通过交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周边近3万村民加快了奔小康的步伐。

造成贫困的多种原因中,交通不便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让交通不再制约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多地的高速公路建设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不仅助力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也带去了人才、技术、资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算起,中国用33年的时间,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连接了中国99%的地级行政中心。一个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经形成,交通运输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许多贫困地区缺乏的其实并不是致富的资源,而是把现有资源带出深山、走向全国的一条条路。作为客货运输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高速公路不仅连接城市,还扎根大山深处,真正使各个地区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让广大县乡地区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晓东说。 

诠释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

“智慧高速公路”“永久路面”“智能管控”……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中闪亮登场。

5月底,雄安新区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同期建成通车,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实现全面快速联通。其中,国内首次使用“永久路面”新材料的京德高速公路吸引了社会的关注。

“‘永久路面’以橡胶粉改性沥青为主,能够实现15年不用小修、20年不用大修,路面设计寿命能达到40年,是传统路面寿命的2.6倍。”河北建设集团项目经理李建文表示,与普通沥青相比,这种胶粉沥青的耐久性、稳定性都有显著提升,解决了稳定性不好容易导致路面出现车辙,从而给后期维护、修理造成困扰的痛点。

此外,京德高速公路在运营的过程中还通过实时采集交通量及环境状态数据,分析预测碰撞风险,实现实时碰撞风险预测预警,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率,建成动态控制、实时预警的“智慧高速公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郑健龙指出,创新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组织科技攻关、开展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设计、施工和装备制造方面一系列技术难题,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国先后攻克了穿江跨海的长大桥梁、超长隧道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并先后开发了冻土、黄土、沙漠、膨胀土、山区等不良土质、不良地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系列技术,为高速公路向老少边穷地区延伸提供了技术保障。”郑健龙表示,这些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普通百姓的交通出行条件。

昔日,车马出行路漫漫;如今,一日千里亦非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我们擘画了一幅“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未来中国交通壮丽画卷,高速公路也将依托越来越密的路网,把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的美好愿景带向祖国的每个角落。

(光明日报记者 訾 谦)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1日 01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