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印记丨一封无法寄出的家书
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初心印记丨一封无法寄出的家书

来源:央视网2021-07-20

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在那个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从科学巨匠到普通工人,十多万科研人员和参试部队告别了亲友家人,走进了祖国西部的神秘禁区。王鹏正是他们其中一员。

他们在“春风不度”的戈壁滩上冒高温、顶沙尘、住土屋、挤帐篷、喝咸苦水;他们隐姓埋名,将个人理想熔铸于祖国的伟大事业之中;他们埋头苦干,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绘”出“两弹一星”的模样……那封无法寄出的家书是对父母的告慰,也是对祖国伟大事业的告白。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距地面2900米处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在西北大漠深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中国的“两弹一星”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背后,凝结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人才高度重视、关爱有加。他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称赞院士的深厚情怀;他用“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评价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作出的重大贡献;他用“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表达为国聚才的期待;他用“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斗不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又一座科技创新的雄伟丰碑。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奋斗者”号万米探海,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升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2021年5月28日,在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动员令”:“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初心印记丨一封无法寄出的家书

2021-07-20 17:28:10 来源: 0 条评论

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在那个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从科学巨匠到普通工人,十多万科研人员和参试部队告别了亲友家人,走进了祖国西部的神秘禁区。王鹏正是他们其中一员。

他们在“春风不度”的戈壁滩上冒高温、顶沙尘、住土屋、挤帐篷、喝咸苦水;他们隐姓埋名,将个人理想熔铸于祖国的伟大事业之中;他们埋头苦干,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绘”出“两弹一星”的模样……那封无法寄出的家书是对父母的告慰,也是对祖国伟大事业的告白。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距地面2900米处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在西北大漠深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中国的“两弹一星”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背后,凝结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人才高度重视、关爱有加。他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称赞院士的深厚情怀;他用“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评价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作出的重大贡献;他用“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表达为国聚才的期待;他用“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斗不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又一座科技创新的雄伟丰碑。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奋斗者”号万米探海,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升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2021年5月28日,在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动员令”:“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