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守正创新 传承发展中医药
周六上午从外地出差回津,下午开会,转天一早6点又要启程。这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日常。

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守正创新 传承发展中医药

来源:人民日报2021-08-04

周六上午从外地出差回津,下午开会,转天一早6点又要启程。这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日常。

说话带笑,语速很快,张伯礼看上去完全不像年逾古稀之人。“中医讲究‘精气神’,人活着就得有个精气神。”从事中医工作50多年,张伯礼说,状态源于心态,而保持良好的心态需要心怀理想。“有理想的人,就有内生动力,干活就有激情。”

张伯礼的理想是“传承发扬中医药,为百姓健康服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张伯礼临危受命,大年初三奔赴武汉最前线。凭借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他和几位中医药人从古籍中找到灵感,结合武汉疫情实践筛选出药方,治疗结果显著。在张伯礼带领下的江夏方舱医院实现了“三个零”:收治的轻症和普通型患者零转重,痊愈病人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今年1月,河北石家庄出现疫情,张伯礼再赴抗疫第一线,查房巡诊、主持制定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积极开展治疗、康复无缝对接的治疗,为中医药抗击疫情再度贡献力量。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张伯礼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赋予了中医药新的使命和发展机遇,“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剩下的就是干。”

怎么干?张伯礼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发展中医药,使其达到现代科技水平。”

他对学生强调,搞科研要务实,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出水才看两腿泥”。还要创新,“看得远一点,瞄准行业前沿”。

去年,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天津中医药大学。这是中医药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了国家级创新基地。

而在此之前,张伯礼和团队埋头研究了20多年。围绕中药药效物质、作用机制“两个相对清楚”,张伯礼团队创建了标准组分、组效关系、组分配伍、优化设计几个关键技术,构建中药组分库,突破了千百年来凭经验组方的局限,为现代中药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它们的价值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充分显现。

武汉方舱医院患者舌诊数据、证候信息传回天津中医药大学进行数据分析后,得出“湿毒疫”的诊断结果;团队成员紧急进行中药有效组分筛选,寻找最合适的配伍,组成宣肺败毒方——张伯礼两头兼顾日夜无闲。

超负荷的工作让张伯礼劳累过度,在武汉期间胆囊旧疾发作,必须手术。医生叮嘱术后要休息两周,但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拿起手机指导抗疫工作。术后第三天开视频会议,他为了不让大家知道他住院而担心,就穿上外套挡住病号服,“治病救人,时间宝贵,绝对不能浪费。”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从阻击非典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张伯礼诺出必行。

去年,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他说,荣誉是给所有医护工作人员的,他只是其中普通一员。第二天,他依然按时出诊。

70多岁了,张伯礼还坚持每周3次门诊量。他说工作再忙,也要留出门诊时间,既为回报患者,也为手把手带学生。如遇高龄患者和腿脚不便患者,张伯礼就让工作人员在一楼给患者找个房间,他下楼诊治,省去了患者上楼的不便。

作为校长,张伯礼事情再多,每年也要带教几个硕博研究生。他还把各类获奖收益悉数捐出,成立“勇搏基金”资助困难学生。

“张老师是个厉害的‘大家’,一开始我们有点紧张害怕,跟着他出诊几次后,发现他是个特别有耐心还有爱心的人。”耳濡目染,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李霄说,要把张老师的这种爱心、用心传递下去。

“一个人进步不叫进步,带动一个团队、一批人共同进步,事业才能进步,中医药发展才会生生不息。”张伯礼说。

人民日报记者 龚相娟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04日 第 14 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守正创新 传承发展中医药

2021-08-04 09:29:44 来源: 0 条评论

周六上午从外地出差回津,下午开会,转天一早6点又要启程。这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日常。

说话带笑,语速很快,张伯礼看上去完全不像年逾古稀之人。“中医讲究‘精气神’,人活着就得有个精气神。”从事中医工作50多年,张伯礼说,状态源于心态,而保持良好的心态需要心怀理想。“有理想的人,就有内生动力,干活就有激情。”

张伯礼的理想是“传承发扬中医药,为百姓健康服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张伯礼临危受命,大年初三奔赴武汉最前线。凭借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他和几位中医药人从古籍中找到灵感,结合武汉疫情实践筛选出药方,治疗结果显著。在张伯礼带领下的江夏方舱医院实现了“三个零”:收治的轻症和普通型患者零转重,痊愈病人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今年1月,河北石家庄出现疫情,张伯礼再赴抗疫第一线,查房巡诊、主持制定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积极开展治疗、康复无缝对接的治疗,为中医药抗击疫情再度贡献力量。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张伯礼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赋予了中医药新的使命和发展机遇,“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剩下的就是干。”

怎么干?张伯礼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发展中医药,使其达到现代科技水平。”

他对学生强调,搞科研要务实,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出水才看两腿泥”。还要创新,“看得远一点,瞄准行业前沿”。

去年,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天津中医药大学。这是中医药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了国家级创新基地。

而在此之前,张伯礼和团队埋头研究了20多年。围绕中药药效物质、作用机制“两个相对清楚”,张伯礼团队创建了标准组分、组效关系、组分配伍、优化设计几个关键技术,构建中药组分库,突破了千百年来凭经验组方的局限,为现代中药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它们的价值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充分显现。

武汉方舱医院患者舌诊数据、证候信息传回天津中医药大学进行数据分析后,得出“湿毒疫”的诊断结果;团队成员紧急进行中药有效组分筛选,寻找最合适的配伍,组成宣肺败毒方——张伯礼两头兼顾日夜无闲。

超负荷的工作让张伯礼劳累过度,在武汉期间胆囊旧疾发作,必须手术。医生叮嘱术后要休息两周,但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拿起手机指导抗疫工作。术后第三天开视频会议,他为了不让大家知道他住院而担心,就穿上外套挡住病号服,“治病救人,时间宝贵,绝对不能浪费。”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从阻击非典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张伯礼诺出必行。

去年,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他说,荣誉是给所有医护工作人员的,他只是其中普通一员。第二天,他依然按时出诊。

70多岁了,张伯礼还坚持每周3次门诊量。他说工作再忙,也要留出门诊时间,既为回报患者,也为手把手带学生。如遇高龄患者和腿脚不便患者,张伯礼就让工作人员在一楼给患者找个房间,他下楼诊治,省去了患者上楼的不便。

作为校长,张伯礼事情再多,每年也要带教几个硕博研究生。他还把各类获奖收益悉数捐出,成立“勇搏基金”资助困难学生。

“张老师是个厉害的‘大家’,一开始我们有点紧张害怕,跟着他出诊几次后,发现他是个特别有耐心还有爱心的人。”耳濡目染,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李霄说,要把张老师的这种爱心、用心传递下去。

“一个人进步不叫进步,带动一个团队、一批人共同进步,事业才能进步,中医药发展才会生生不息。”张伯礼说。

人民日报记者 龚相娟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04日 第 14 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