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思想纵横)

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思想纵横)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1-08-04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文化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把中华文化的理念和精神传承好、发扬好。特别是在对外交流中,要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展现更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在现代社会充分展现出来,需要让其从历史中“走出来”“活起来”,成为人们可触可感的文化形态,融入人们的生活,走进人们的心坎。为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创新发展人们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文化产品,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和审美享受。

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要充分发掘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在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比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担当和拼搏精神等。我们要着重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让其在当今时代展现更深远的意义、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中华文化增强“近者悦、远者来”的感召力,需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交流中绽放中华文化的夺目光彩,使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既让世界从文化上了解中国,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情感上认同中国。政府间的交往、机构间的合作、学者间的研讨、民众间的互动,都是开展文化交流的渠道,都能从不同侧面展现中华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和认同中国,需要不断拓展交往层面、丰富交流渠道。“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感召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化交流,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作者:张垒 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04日 09 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思想纵横)

2021-08-04 12:54:31 来源: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文化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把中华文化的理念和精神传承好、发扬好。特别是在对外交流中,要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展现更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在现代社会充分展现出来,需要让其从历史中“走出来”“活起来”,成为人们可触可感的文化形态,融入人们的生活,走进人们的心坎。为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创新发展人们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文化产品,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和审美享受。

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要充分发掘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在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比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担当和拼搏精神等。我们要着重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让其在当今时代展现更深远的意义、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中华文化增强“近者悦、远者来”的感召力,需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交流中绽放中华文化的夺目光彩,使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既让世界从文化上了解中国,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情感上认同中国。政府间的交往、机构间的合作、学者间的研讨、民众间的互动,都是开展文化交流的渠道,都能从不同侧面展现中华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和认同中国,需要不断拓展交往层面、丰富交流渠道。“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感召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化交流,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作者:张垒 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04日 09 版)

[责任编辑: 邵煜晟]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