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习近平落子布局这些事儿”系列报道之四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仲春时节,在福建武夷山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时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立足“十四五”,我们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步迈进。

“开局!习近平落子布局这些事儿”系列报道之四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编者按:“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多地考察调研,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开局。围绕今年以来总书记治国理政生动实践,人民网推出“开局!习近平落子布局这些事儿”系列报道。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仲春时节,在福建武夷山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时表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立足“十四五”,我们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步迈进。

孕育沃土培根铸魂,传统文化根脉开出时代之花——

时光回溯到千年之前,泉州人遣舶祈风向海而生,成为“梯航万国”的先行者;

千年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再度登上世界舞台成为焦点。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贺信字字千钧。

今年,习近平察看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点赞非遗项目苗绣、加牙藏毯、沙县小吃……循着习近平的“文化足迹”,积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底气,以优秀传统文化之魂,涵养新时代精神。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还看今朝,凝聚在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正升腾为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9个“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名字熠熠生辉,如一盏盏灯汇聚成具有时代特质的光芒,为新时代奋斗者立起标杆;

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建立完善,各地积极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文明城市、美丽乡村再谱新篇;

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在全国铺展开来,理想信念教育正在常态化制度化推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们共同探讨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

传统文化润养民族精神根脉,榜样力量引领国家事业发展,文明工程建设推动人民素养提升……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孕育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营造公共文化空间 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

“像一根火柴在摩擦中燃烧,黑暗的夜空出现了光明。”

今年,《觉醒年代》《1921》等一系列主题鲜明、艺术精湛的作品横空出世,掀起观影热潮。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习近平指出。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如今,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持续完善,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扩大。不少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作品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古老民族的独特魅力与勃勃生机。

“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有了文化幸福感,才有更高品质的生活。四川旺苍县挂起图书漂流柜,让书香“走”在乡间小路上;湖北宜昌古夫镇挖掘整理民间文化,组织文艺演出队伍,涵养乡村文化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让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能够更好适应人民改善生活品质新期待。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4月,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

如今,当人们流连于碧水青山,徜徉在古老坊巷,汲取这一片热土璀璨文明的丰厚滋养,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正在迎来新机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载体。浙江城杨村改造提升公共空间,以艺术赋能村庄;江苏宜兴开发文化旅游康养项目,打造太湖生态保护“新引擎”和文化旅游“升级版”。

“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3月,习近平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

“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促进文艺作品的内容与技术、模式、业态、场景等融合发展,创造新的经济业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骥这样谈到。

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体制改革释放活力。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提升文化治理效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

“十四五”时期,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问题,为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有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实习生刘佳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开局!习近平落子布局这些事儿”系列报道之四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2021-08-12 19:16:27 来源:

编者按:“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多地考察调研,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开局。围绕今年以来总书记治国理政生动实践,人民网推出“开局!习近平落子布局这些事儿”系列报道。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仲春时节,在福建武夷山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时表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立足“十四五”,我们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步迈进。

孕育沃土培根铸魂,传统文化根脉开出时代之花——

时光回溯到千年之前,泉州人遣舶祈风向海而生,成为“梯航万国”的先行者;

千年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再度登上世界舞台成为焦点。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贺信字字千钧。

今年,习近平察看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点赞非遗项目苗绣、加牙藏毯、沙县小吃……循着习近平的“文化足迹”,积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底气,以优秀传统文化之魂,涵养新时代精神。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还看今朝,凝聚在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正升腾为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9个“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名字熠熠生辉,如一盏盏灯汇聚成具有时代特质的光芒,为新时代奋斗者立起标杆;

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建立完善,各地积极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文明城市、美丽乡村再谱新篇;

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在全国铺展开来,理想信念教育正在常态化制度化推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们共同探讨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

传统文化润养民族精神根脉,榜样力量引领国家事业发展,文明工程建设推动人民素养提升……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孕育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营造公共文化空间 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

“像一根火柴在摩擦中燃烧,黑暗的夜空出现了光明。”

今年,《觉醒年代》《1921》等一系列主题鲜明、艺术精湛的作品横空出世,掀起观影热潮。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习近平指出。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如今,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持续完善,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扩大。不少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作品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古老民族的独特魅力与勃勃生机。

“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有了文化幸福感,才有更高品质的生活。四川旺苍县挂起图书漂流柜,让书香“走”在乡间小路上;湖北宜昌古夫镇挖掘整理民间文化,组织文艺演出队伍,涵养乡村文化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让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能够更好适应人民改善生活品质新期待。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4月,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

如今,当人们流连于碧水青山,徜徉在古老坊巷,汲取这一片热土璀璨文明的丰厚滋养,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正在迎来新机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载体。浙江城杨村改造提升公共空间,以艺术赋能村庄;江苏宜兴开发文化旅游康养项目,打造太湖生态保护“新引擎”和文化旅游“升级版”。

“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3月,习近平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

“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促进文艺作品的内容与技术、模式、业态、场景等融合发展,创造新的经济业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骥这样谈到。

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体制改革释放活力。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提升文化治理效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

“十四五”时期,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问题,为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有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实习生刘佳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