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开学季,上好“双减”第一课
卸下过重负担、逃离题海战术,让孩子们“返璞归真”,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开学季,如何让“双减”在校园里与暑期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减负政策在校园里落地,孩子关心,家长关注,全社会关切。

【地评线】荔枝网评:开学季,上好“双减”第一课

来源:荔枝网2021-08-31

特约评论员/周军

卸下过重负担、逃离题海战术,让孩子们“返璞归真”,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暑假即将结束,很多同学真切感受到了“双减”带来的“惊喜”——校外培训做“减法”,业余时间做“加法”,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去追寻童年的“诗和远方”。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双减”大礼包为孩子们送上开学“见面礼”,家长们也更加期待全新的打开模式。

开学季,如何让“双减”在校园里与暑期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减负政策在校园里落地,孩子关心,家长关注,全社会关切。教育部门、学校应把“双减”政策贯穿到新学期的教育任务当中,精心准备好“双减”第一课。把各项“硬举措”落地落实,首先要深刻把握“双减”重点,对标对表,把举措与实践有机衔接起来,严格把控好书面作业量,探索推出延时托管服务等,让“双减”政策与教育改革同频共振,打开更多新场景,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双减”落地,关键看行动,更要看力度。各地要细化措施,从严监管,让好政策见到好效果。当前,不少地方积极采取行动,纷纷推出“课后服务细则”,让“双减”走进校园拥有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箱”。比如,江苏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套餐”,规范课堂教学,不超纲、不超标、不超进度,帮助双职工核心家庭解决“三点半难题”;西安推出“三个课堂”,通过名校帮带、好课推优、名师领航等质量提升系列行动,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向课堂要质量,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上海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联考、月考,着力破除“唯分数”“论排名”等功利性教育行为。

开学季,是推动“双减”从文件到实施的重要节点。减轻作业压力,卸下过重学业负担,重点要提升课堂质量,让校园和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的“主阵地”。各地应在课程优化、教学改革、师资配置等方面下功夫,用足用好有限的校园时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提升课堂“含金量”,让孩子们在校内享受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家校减负合力。

“双减”政策从推出到现在,仅有一个多月时间,目前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教育系统、各地方应把“双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来推动,种好“试验田”,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有效做法。根据安排,“双减”政策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郑州、长治、威海、南通、成都九个城市试点,其他省份至少选择1个地市开展试点。试点城市应主动改、大胆试,为全国更广范围推行提供更多的经验参考。试点城市当好“头雁”,引领“群雁”齐飞,让朗朗书声充盈校园,让课堂真正成为教育的“乐园”。

推动“双减”落地见效,要预防“一刀切”,要充分运用好“黑白名单”制度,坚持好校外培训公益属性,科学用好优质校外培训资源,在特长挖掘、素质教育补充上留有空间,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双减”,关键是减负担,重点是升质量。我们希望看到学生负担“减”的同时,更希望看到教育成效的“增”。新学期新气象,让我们合力为孩子创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周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地评线】荔枝网评:开学季,上好“双减”第一课

2021-08-31 19:49:12 来源: 0 条评论

特约评论员/周军

卸下过重负担、逃离题海战术,让孩子们“返璞归真”,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暑假即将结束,很多同学真切感受到了“双减”带来的“惊喜”——校外培训做“减法”,业余时间做“加法”,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去追寻童年的“诗和远方”。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双减”大礼包为孩子们送上开学“见面礼”,家长们也更加期待全新的打开模式。

开学季,如何让“双减”在校园里与暑期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减负政策在校园里落地,孩子关心,家长关注,全社会关切。教育部门、学校应把“双减”政策贯穿到新学期的教育任务当中,精心准备好“双减”第一课。把各项“硬举措”落地落实,首先要深刻把握“双减”重点,对标对表,把举措与实践有机衔接起来,严格把控好书面作业量,探索推出延时托管服务等,让“双减”政策与教育改革同频共振,打开更多新场景,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双减”落地,关键看行动,更要看力度。各地要细化措施,从严监管,让好政策见到好效果。当前,不少地方积极采取行动,纷纷推出“课后服务细则”,让“双减”走进校园拥有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箱”。比如,江苏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套餐”,规范课堂教学,不超纲、不超标、不超进度,帮助双职工核心家庭解决“三点半难题”;西安推出“三个课堂”,通过名校帮带、好课推优、名师领航等质量提升系列行动,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向课堂要质量,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上海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联考、月考,着力破除“唯分数”“论排名”等功利性教育行为。

开学季,是推动“双减”从文件到实施的重要节点。减轻作业压力,卸下过重学业负担,重点要提升课堂质量,让校园和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的“主阵地”。各地应在课程优化、教学改革、师资配置等方面下功夫,用足用好有限的校园时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提升课堂“含金量”,让孩子们在校内享受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家校减负合力。

“双减”政策从推出到现在,仅有一个多月时间,目前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教育系统、各地方应把“双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来推动,种好“试验田”,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有效做法。根据安排,“双减”政策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郑州、长治、威海、南通、成都九个城市试点,其他省份至少选择1个地市开展试点。试点城市应主动改、大胆试,为全国更广范围推行提供更多的经验参考。试点城市当好“头雁”,引领“群雁”齐飞,让朗朗书声充盈校园,让课堂真正成为教育的“乐园”。

推动“双减”落地见效,要预防“一刀切”,要充分运用好“黑白名单”制度,坚持好校外培训公益属性,科学用好优质校外培训资源,在特长挖掘、素质教育补充上留有空间,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双减”,关键是减负担,重点是升质量。我们希望看到学生负担“减”的同时,更希望看到教育成效的“增”。新学期新气象,让我们合力为孩子创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周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