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考重器“实验6”科考船从广州首航
9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实验6”综合科学考察船从广州新洲码头起锚,开始它的首次航行。

海洋科考重器“实验6”科考船从广州首航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9-07

光明日报广州9月6日电(记者吴春燕 通讯员徐晓璐)9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实验6”综合科学考察船从广州新洲码头起锚,开始它的首次航行。此次首航将赴珠江口-南海北部海域,执行多学科综合观测重要科学任务,为揭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调控机理、涡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强化观测支持。

“实验6”科考船是国家发改委立项的科教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十三五”首个获批并第一个提前完工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技术水平和考察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目前国内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成为我国3000吨级深海远洋科学考察的主力船舶之一。

本科考航次科考队伍共60人,将在首席科学家杜岩研究员的带领下,围绕高强度扰动下大湾区及邻近海域在珠江径流及中尺度涡影响下的水文动力、物质输运及其生态响应过程开展研究,为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及其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过程及物质迁移转化机理,厘清海洋生态系统与关键生物种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揭示大湾区生态安全调控机理、涡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构建大湾区海洋动力—生态模型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强化观测支持,进一步为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中科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介绍,“实验6”科考船作为国家发改委立项建造的海上探测试验平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是深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国际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监测探测装备,可为南海及其岛礁国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服务国家经略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平台支撑。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长(法定代表人)龙丽娟表示,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科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率先行动”计划第二阶段新征程的关键一年,作为我国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实验6”首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南海所海洋科考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将载入南海海洋所发展史册。

“本航次将使用‘实验6’配备的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多频单波束回声测深仪、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型浅地层剖面仪、海洋重力仪、多通道柱状采泥器、万米温盐深剖面仪等高技术装备,在珠江口-南海北部海域开展多学科综合观测,执行涵盖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态学等11项科考任务,在不同深度断面上,获取珍贵的水体、底质样品和数据。”杜岩告诉记者。

“实验6”具备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观测能力,既突出地球物理专业调查功能,又能满足物理海洋、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等多学科综合考察需求;既能开展近海浅水区、大陆架、岛礁区的科学考察活动,又能在深海大洋极端环境进行全海深的探测和取样;配置学科齐全的现代化船载实验室,能现场进行多学科样品处理与分析,并实现与陆基实验室同步数据传输。

“实验6”投入使用后,将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提供又一个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成为我国南海及其邻近大洋科学考察的主力科考船之一。这一国家海洋科考重器的投入使用,对于提高我国海洋探测能力和数据样品获取能力,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油气矿产和生物基因资源,维护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7日 09版)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海洋科考重器“实验6”科考船从广州首航

2021-09-07 09:27:30 来源: 0 条评论

光明日报广州9月6日电(记者吴春燕 通讯员徐晓璐)9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实验6”综合科学考察船从广州新洲码头起锚,开始它的首次航行。此次首航将赴珠江口-南海北部海域,执行多学科综合观测重要科学任务,为揭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调控机理、涡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强化观测支持。

“实验6”科考船是国家发改委立项的科教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十三五”首个获批并第一个提前完工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技术水平和考察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目前国内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成为我国3000吨级深海远洋科学考察的主力船舶之一。

本科考航次科考队伍共60人,将在首席科学家杜岩研究员的带领下,围绕高强度扰动下大湾区及邻近海域在珠江径流及中尺度涡影响下的水文动力、物质输运及其生态响应过程开展研究,为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及其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过程及物质迁移转化机理,厘清海洋生态系统与关键生物种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揭示大湾区生态安全调控机理、涡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构建大湾区海洋动力—生态模型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强化观测支持,进一步为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中科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介绍,“实验6”科考船作为国家发改委立项建造的海上探测试验平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是深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国际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监测探测装备,可为南海及其岛礁国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服务国家经略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平台支撑。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长(法定代表人)龙丽娟表示,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科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率先行动”计划第二阶段新征程的关键一年,作为我国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实验6”首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南海所海洋科考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将载入南海海洋所发展史册。

“本航次将使用‘实验6’配备的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多频单波束回声测深仪、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型浅地层剖面仪、海洋重力仪、多通道柱状采泥器、万米温盐深剖面仪等高技术装备,在珠江口-南海北部海域开展多学科综合观测,执行涵盖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态学等11项科考任务,在不同深度断面上,获取珍贵的水体、底质样品和数据。”杜岩告诉记者。

“实验6”具备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观测能力,既突出地球物理专业调查功能,又能满足物理海洋、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等多学科综合考察需求;既能开展近海浅水区、大陆架、岛礁区的科学考察活动,又能在深海大洋极端环境进行全海深的探测和取样;配置学科齐全的现代化船载实验室,能现场进行多学科样品处理与分析,并实现与陆基实验室同步数据传输。

“实验6”投入使用后,将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提供又一个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成为我国南海及其邻近大洋科学考察的主力科考船之一。这一国家海洋科考重器的投入使用,对于提高我国海洋探测能力和数据样品获取能力,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油气矿产和生物基因资源,维护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7日 09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