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地”泛滥 褪下滤镜后还有多少能看的?
每年“十一”假期,朋友圈都会上演精彩纷呈的摄影大赛。层林尽染的阿勒泰、澄净如镜的茶卡湖、灯火通明的洪崖洞……有人持着风景秀美的照片满意而归,但也有人被网友推荐的“网红”地所骗,失望而去,下决心“再也不相信所谓‘网红’了”。

“网红打卡地”泛滥 褪下滤镜后还有多少能看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10-11

每年“十一”假期,朋友圈都会上演精彩纷呈的摄影大赛。层林尽染的阿勒泰、澄净如镜的茶卡湖、灯火通明的洪崖洞……有人持着风景秀美的照片满意而归,但也有人被网友推荐的“网红”地所骗,失望而去,下决心“再也不相信所谓‘网红’了”。

追求美景,是人心之所向,受他人鼓动前往,更是人之常情。可是,那些成批量、同质化的精致照片包装的“网红”地美景究竟是真是假?褪下特殊加工的滤镜后,“网红”地到底还有多少能看的?

滤镜下的名不副实

你知道小三亚、小奈良、小圣托里尼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在互联网上,只要搜索这几个词,就能找到数个冠之以该名的地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浙江姑娘小郑是一名资深驴友,酷爱旅行。在去过大部分主流旅游景点后,小郑对更小众的“网红”地产生了兴趣。“一开始是看博主推荐,这些地方风景独特,拍照特别好看。”小郑说。

小郑接下来所经历的便与众多自述被“网红”景点欺骗的网友经历相同:乍一看,照片里的碧海、蓝天、沙滩、椰林与三亚相仿,真若“小三亚”,于是心生向往,跟风而至。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沙滩是暗黄色的工业硬沙,又粗又硬;棕榈树是人造的景观树,萎靡不振;所谓的海也是一片人工湖。最令人崩溃的是,附近一直有施工队在盖楼,无滤镜效果下,就像一片工地。

除了“小三亚”外,还有网友千里迢迢去打卡云南澄江的“网红”地——粉红沙滩,结果发现,实景根本就不是网图中的嫩粉色,而是暗红色。沙也并非细沙,而是粗粝的石块和厚实的泥土,实际就是在云南广为分布的、富含铁和铝的红土地。

如此一来,跟风前往这些“网红”景点,体验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不知道打开的是什么。当备受信任的旅游攻略也蒙上厚厚的滤镜,破坏的,只有旅游者对旅行的兴致和期待。今年5月,记者也曾前往京郊一处被称为“小瑞士”的地方郊游,从网上成批量的照片看,广阔青翠的草原和远方连绵的青山,与瑞士倒有几分相似。但真到了实地,眼前只有一方不大的草坡,密密麻麻的帐篷挤满了整个草坪,一旦碰上阴雨天气,根本无法拍出网图的效果。

视频里的情绪渲染

裹着厚厚滤镜的“网红”地之所以能风靡网络,一方面是开发商的宣传营销行为,想借噱头传播走红;另一方面也是发布者“唯流量”思维在作祟,通过使用滤镜炮制美景以吸引更多流量关注。除了加上滤镜的照片,一些旅游小视频也同样具有迷惑性。

在一些短视频中,旅游体验官们津津有味吃着美食、体验各种游乐项目,还被邀请到精致的民宿做客参观。但等网友真的去了,才发现所谓的美食并没有那么可口,游乐项目只在特定时间才开放,陈设精良的民宿更是在视频里才存在,属于自己的房间与之相差甚远。

更有视频着眼于惊险刺激,专拍体验者惊恐万分、出洋相的镜头,刺激体验者的情绪来吸引眼球。此时,观众所关注的,早已不是项目是否安全,而是想着自己要不要也试一试。

一个个视觉刺激的“网红”打卡地,吸引来跟风打卡者,名不副实事小,往往也会导致高价收费的现象。动辄一两百的门票价格远超5A级景点票价,由于缺乏管理,流动商贩售卖的商品价格也更高于正常价格。小郑向记者吐槽,她曾想在一处“网红地”买只小风筝,竟被要出天价,无奈之下小郑只好作罢。

追求独属自己的个性体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红”成为生活中绕不开的词。吃饭要选网红餐厅、生活用品要用网红产品,旅游也要选网红城市。“网红”地的兴起,实质是人们消费理念转变的体现。然而,过度追求“网红”,反而会陷入“颜值至上”的陷阱,错过旅途上真正有意味的风景。例如前文中吐槽粉红沙滩的网友,既然都到了澄江,何不去游览抚仙湖——全国第一大高原深水湖泊,那里是更值一去的地方。

网红地背后,是越来越千篇一律的滤镜模板。“自从有博主在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穿着宇航服拍过照片后,去那儿的人都开始穿宇航服拍照片。可是那样是看不清脸的,怎么知道是你自己呢?”小郑说。每个人都在同样的滤镜下拍出同样的照片,同质化的“网红”地打卡,反而丧失了旅游者的个性。如今,如小郑一样的旅游者也在反思,旅游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是复刻、模仿他人的照片,还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独一无二的风景,找到别具一格的玩法。

“网红打卡地”的泛滥也倒逼从业者思考,什么才是景点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就像西安大唐不夜城,虽也是“网红”地,但以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依托,才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绝非绚烂灯光和仿古建筑所能带来的。失去了文化涵养的网红地终究无法长久,旅游景点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以真实面目示人势在必行。我们推崇名副其实的网红地,不加滤镜、纯天然,更推崇用心去感受,而非复制他人的旅游体验。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网红打卡地”泛滥 褪下滤镜后还有多少能看的?

2021-10-11 06:11:06 来源: 0 条评论

每年“十一”假期,朋友圈都会上演精彩纷呈的摄影大赛。层林尽染的阿勒泰、澄净如镜的茶卡湖、灯火通明的洪崖洞……有人持着风景秀美的照片满意而归,但也有人被网友推荐的“网红”地所骗,失望而去,下决心“再也不相信所谓‘网红’了”。

追求美景,是人心之所向,受他人鼓动前往,更是人之常情。可是,那些成批量、同质化的精致照片包装的“网红”地美景究竟是真是假?褪下特殊加工的滤镜后,“网红”地到底还有多少能看的?

滤镜下的名不副实

你知道小三亚、小奈良、小圣托里尼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在互联网上,只要搜索这几个词,就能找到数个冠之以该名的地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浙江姑娘小郑是一名资深驴友,酷爱旅行。在去过大部分主流旅游景点后,小郑对更小众的“网红”地产生了兴趣。“一开始是看博主推荐,这些地方风景独特,拍照特别好看。”小郑说。

小郑接下来所经历的便与众多自述被“网红”景点欺骗的网友经历相同:乍一看,照片里的碧海、蓝天、沙滩、椰林与三亚相仿,真若“小三亚”,于是心生向往,跟风而至。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沙滩是暗黄色的工业硬沙,又粗又硬;棕榈树是人造的景观树,萎靡不振;所谓的海也是一片人工湖。最令人崩溃的是,附近一直有施工队在盖楼,无滤镜效果下,就像一片工地。

除了“小三亚”外,还有网友千里迢迢去打卡云南澄江的“网红”地——粉红沙滩,结果发现,实景根本就不是网图中的嫩粉色,而是暗红色。沙也并非细沙,而是粗粝的石块和厚实的泥土,实际就是在云南广为分布的、富含铁和铝的红土地。

如此一来,跟风前往这些“网红”景点,体验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不知道打开的是什么。当备受信任的旅游攻略也蒙上厚厚的滤镜,破坏的,只有旅游者对旅行的兴致和期待。今年5月,记者也曾前往京郊一处被称为“小瑞士”的地方郊游,从网上成批量的照片看,广阔青翠的草原和远方连绵的青山,与瑞士倒有几分相似。但真到了实地,眼前只有一方不大的草坡,密密麻麻的帐篷挤满了整个草坪,一旦碰上阴雨天气,根本无法拍出网图的效果。

视频里的情绪渲染

裹着厚厚滤镜的“网红”地之所以能风靡网络,一方面是开发商的宣传营销行为,想借噱头传播走红;另一方面也是发布者“唯流量”思维在作祟,通过使用滤镜炮制美景以吸引更多流量关注。除了加上滤镜的照片,一些旅游小视频也同样具有迷惑性。

在一些短视频中,旅游体验官们津津有味吃着美食、体验各种游乐项目,还被邀请到精致的民宿做客参观。但等网友真的去了,才发现所谓的美食并没有那么可口,游乐项目只在特定时间才开放,陈设精良的民宿更是在视频里才存在,属于自己的房间与之相差甚远。

更有视频着眼于惊险刺激,专拍体验者惊恐万分、出洋相的镜头,刺激体验者的情绪来吸引眼球。此时,观众所关注的,早已不是项目是否安全,而是想着自己要不要也试一试。

一个个视觉刺激的“网红”打卡地,吸引来跟风打卡者,名不副实事小,往往也会导致高价收费的现象。动辄一两百的门票价格远超5A级景点票价,由于缺乏管理,流动商贩售卖的商品价格也更高于正常价格。小郑向记者吐槽,她曾想在一处“网红地”买只小风筝,竟被要出天价,无奈之下小郑只好作罢。

追求独属自己的个性体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红”成为生活中绕不开的词。吃饭要选网红餐厅、生活用品要用网红产品,旅游也要选网红城市。“网红”地的兴起,实质是人们消费理念转变的体现。然而,过度追求“网红”,反而会陷入“颜值至上”的陷阱,错过旅途上真正有意味的风景。例如前文中吐槽粉红沙滩的网友,既然都到了澄江,何不去游览抚仙湖——全国第一大高原深水湖泊,那里是更值一去的地方。

网红地背后,是越来越千篇一律的滤镜模板。“自从有博主在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穿着宇航服拍过照片后,去那儿的人都开始穿宇航服拍照片。可是那样是看不清脸的,怎么知道是你自己呢?”小郑说。每个人都在同样的滤镜下拍出同样的照片,同质化的“网红”地打卡,反而丧失了旅游者的个性。如今,如小郑一样的旅游者也在反思,旅游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是复刻、模仿他人的照片,还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独一无二的风景,找到别具一格的玩法。

“网红打卡地”的泛滥也倒逼从业者思考,什么才是景点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就像西安大唐不夜城,虽也是“网红”地,但以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依托,才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绝非绚烂灯光和仿古建筑所能带来的。失去了文化涵养的网红地终究无法长久,旅游景点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以真实面目示人势在必行。我们推崇名副其实的网红地,不加滤镜、纯天然,更推崇用心去感受,而非复制他人的旅游体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