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升级版”如何打造
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在全国企业中加速推进。机器越来越聪明,技术迭代越来越快,适配的人才却越来越难找。

职业教育“升级版”如何打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0-18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近来频频被提及的“职业本科”,现在的发展状况怎么样?学生受就业市场欢迎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还有哪些亟待破解的难题?本版特此开设《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栏目,走进几所职业本科院校进行调研采访,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光明日报记者 张春雷 苏雁 刘已粲

诞生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是近代中国第一所以“职业”命名的院校。百年时光里,几经辗转,最后落脚在南京,成为今天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作为全国第一所公办本科职业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进行职业本科试点两年来,取得了哪些经验,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思考?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从“能力有限”到“隐形冠军”

在“发小”们的眼中,读职校的王浩无疑是小伙伴中的“隐形冠军”。

今年24岁的王浩,拿过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现在是一名大学老师,他教的学生也获得了全国大奖。而他的不少老同学,还正在考研的独木桥上拼搏着。

王浩的这条“逆袭”之路,始于8年前的中考报名。

“当时我父母让我报普通高中,以后考大学,而我一位读过职校的哥哥认为,我的成绩一直中等,考上好大学很难,倒不如读个职校学个技术。”王浩说,从小喜欢摆弄收音机等小家电的他,也觉得自己更喜欢动手,于是选报了一所职业高中。

在职高里,王浩学的是机电一体化,那正是自己兴趣的延伸。三年时光里,他参加了江苏省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并由此顺利进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今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继续学习,专业还是自己喜欢的电气自动化。

进入大学后,王浩再次把几乎全部精力花在备赛上,除了上课、睡觉,几乎都在实训中心和实验室里泡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斩获一等奖,在毕业时留校担任助理实验师,成为朋友口中的“隐形冠军”。

20岁出头就成为高校老师的经历,让王浩和身边的亲戚朋友重新认识了职业教育——这条天天挂在嘴边却很少正眼看过的成才之路。

对于王浩的“逆袭”式成长,他曾经的带教老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宋增禄感受最深。这位留日归国博士,作为人才被引进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破解学生内心深深的自卑感。

“现在的大环境下,读职高、大专乃至职业本科,往往源于‘成绩差’‘考得不好’,学生往往是带着‘失败者’的标签来到学校的。”宋增禄说,学生很聪明,动手能力也很强,但他们都习惯把“能力有限”“我做不到”挂在嘴边。

为了解决信心的问题,宋增禄给学生约法三章,禁止说不行、做不到,鼓励他们问问题,哪怕是很浅显的基础性问题,“就这样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积累信心”。

正如宋增禄所设想的那样,修复了信心缺失这块短板后,成果也立竿见影了。不出两年,他带教的团队一下子拿了3个全国技能竞赛一等奖,并于2020年拿到了“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宋增禄的做法,折射的正是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的一些无奈。和宋增禄一样,很多职业院校教师都在期待着《意见》提出的“到2035年,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目标早点实现,那样,社会将不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职业教育,不再给读职业教育的学生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而学生们也不再需要“逆势”成长,而是可以“顺势”成长。

“在‘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非理性的教育评价导向下,教育‘内卷’化,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焦虑越来越严重,对职业教育也缺少正确认识。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有出彩的机会,我们全社会都要支持、鼓励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说。

职业本科生需求已进入爆发期

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在全国企业中加速推进。机器越来越聪明,技术迭代越来越快,适配的人才却越来越难找。

北京精雕技术集团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南工-北京精雕学院院长梁彦松对此感受很深:“随着智能化改造,‘流水线’工作多由机器人完成,员工更多地负责后端监控、编程和前端的巡检、维修。以往我们招聘很多专科生来动手操作机器,现在设备升级了,动手操作变为其次,因此需要知识储备更多的职业本科人才。”梁彦松说。

“职业本科教育不是职业专科教育加长版,也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翻版,而是职业教育类型的本科层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谢永华表示。

“职业本科教育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结果。”吴学敏认为,对比职业专科,职业本科教育体现出四个更加:更加深厚的理论基础,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加复合的专业能力,更加坚实的技术技能积累。

为“抢购”更迫切需要的职业本科人才,2020年6月2日,北京精雕科技集团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成立南工-北京精雕学院,双方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并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那么,这个学院成立后,能培养多少适配的人才呢?够不够用呢?

“肯定不够用。”梁彦松介绍说,南工-北京精雕学院每届学生300人,而北京精雕集团每年销售设备1万台左右,即使按照每两台设备搭配一名技术人员来算,每年也需要5000名左右的职业本科人才来适配。

这也在释放一种明确的信号:在我国擅长的制造业中,传统职教模式下培养的专科生已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企业将更多地招聘理论知识更扎实、技术创新能力更强的职业本科毕业生。

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本科生培养2019年才开始试点,再加上四年的培养周期,即使现在“下订单”,也很难在短期内满足企业需求。

新出台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而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高职招生524万人。依此进行预估,四年后职业本科教育招生或将达到50万人以上,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业升级中人才缺乏的困境。

打造专家型双师队伍

坐拥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全国数控技能大师等称号的赵荣幸,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最年轻的“大师”。

善于琢磨的他,中专毕业后一直钻研数控技术,2014年获得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进入技师学院担任老师后,他不仅能够将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等引入课堂,还能为企业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为了引进赵荣幸,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不仅开出了70万元安家费、50万元年薪的丰厚待遇,还为他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团队成员8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3人,博士研究生4人。

对于人才引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近些年可以用“大手笔”来形容。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吸引了许多国家名师、全国技术能手、省名师、省工匠、知名企业技术主管、专业带头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到校任教。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拥有1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已经达到了92.29%。”谢永华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出成千上万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就离不开新时代、高素质、双师型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职业院校教师的质量,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做好职业本科教育,还要继续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打造在职业素养上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技术理论上具有研究能力和深厚积淀、在实践上具有运用工程方法解决一线复杂问题的能力的专家型双师队伍。还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大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形成校企混编教师团队,把企业新的技术和工艺带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吴学敏说。

对于《意见》提出的“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吴学敏认为,要从教育属性、职业属性和本科属性三个宏观维度上去推进:“坚持教育属性,就是要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职业属性,要坚定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实现培养定位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转变提升,培养模式向校企融合型转变提升,师资队伍向专家型双师转变提升,服务能力向引领型转变提升;坚持本科属性,就是要提升本科教育整体水平,实现学术性、基础性、创新性三个升级。”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评论 专题 | 区县 鸣家 教育 | 文艺 史家 生活 | 问政 旅游 汽车 房产 | 健康 财经 政法 | 国企 专题 原创 | 应急 信用 视听 | 直播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职业教育“升级版”如何打造

2021-10-18 09:51:2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近来频频被提及的“职业本科”,现在的发展状况怎么样?学生受就业市场欢迎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还有哪些亟待破解的难题?本版特此开设《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栏目,走进几所职业本科院校进行调研采访,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光明日报记者 张春雷 苏雁 刘已粲

诞生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是近代中国第一所以“职业”命名的院校。百年时光里,几经辗转,最后落脚在南京,成为今天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作为全国第一所公办本科职业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进行职业本科试点两年来,取得了哪些经验,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思考?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从“能力有限”到“隐形冠军”

在“发小”们的眼中,读职校的王浩无疑是小伙伴中的“隐形冠军”。

今年24岁的王浩,拿过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现在是一名大学老师,他教的学生也获得了全国大奖。而他的不少老同学,还正在考研的独木桥上拼搏着。

王浩的这条“逆袭”之路,始于8年前的中考报名。

“当时我父母让我报普通高中,以后考大学,而我一位读过职校的哥哥认为,我的成绩一直中等,考上好大学很难,倒不如读个职校学个技术。”王浩说,从小喜欢摆弄收音机等小家电的他,也觉得自己更喜欢动手,于是选报了一所职业高中。

在职高里,王浩学的是机电一体化,那正是自己兴趣的延伸。三年时光里,他参加了江苏省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并由此顺利进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今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继续学习,专业还是自己喜欢的电气自动化。

进入大学后,王浩再次把几乎全部精力花在备赛上,除了上课、睡觉,几乎都在实训中心和实验室里泡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斩获一等奖,在毕业时留校担任助理实验师,成为朋友口中的“隐形冠军”。

20岁出头就成为高校老师的经历,让王浩和身边的亲戚朋友重新认识了职业教育——这条天天挂在嘴边却很少正眼看过的成才之路。

对于王浩的“逆袭”式成长,他曾经的带教老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宋增禄感受最深。这位留日归国博士,作为人才被引进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破解学生内心深深的自卑感。

“现在的大环境下,读职高、大专乃至职业本科,往往源于‘成绩差’‘考得不好’,学生往往是带着‘失败者’的标签来到学校的。”宋增禄说,学生很聪明,动手能力也很强,但他们都习惯把“能力有限”“我做不到”挂在嘴边。

为了解决信心的问题,宋增禄给学生约法三章,禁止说不行、做不到,鼓励他们问问题,哪怕是很浅显的基础性问题,“就这样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积累信心”。

正如宋增禄所设想的那样,修复了信心缺失这块短板后,成果也立竿见影了。不出两年,他带教的团队一下子拿了3个全国技能竞赛一等奖,并于2020年拿到了“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宋增禄的做法,折射的正是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的一些无奈。和宋增禄一样,很多职业院校教师都在期待着《意见》提出的“到2035年,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目标早点实现,那样,社会将不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职业教育,不再给读职业教育的学生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而学生们也不再需要“逆势”成长,而是可以“顺势”成长。

“在‘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非理性的教育评价导向下,教育‘内卷’化,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焦虑越来越严重,对职业教育也缺少正确认识。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有出彩的机会,我们全社会都要支持、鼓励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说。

职业本科生需求已进入爆发期

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在全国企业中加速推进。机器越来越聪明,技术迭代越来越快,适配的人才却越来越难找。

北京精雕技术集团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南工-北京精雕学院院长梁彦松对此感受很深:“随着智能化改造,‘流水线’工作多由机器人完成,员工更多地负责后端监控、编程和前端的巡检、维修。以往我们招聘很多专科生来动手操作机器,现在设备升级了,动手操作变为其次,因此需要知识储备更多的职业本科人才。”梁彦松说。

“职业本科教育不是职业专科教育加长版,也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翻版,而是职业教育类型的本科层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谢永华表示。

“职业本科教育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结果。”吴学敏认为,对比职业专科,职业本科教育体现出四个更加:更加深厚的理论基础,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加复合的专业能力,更加坚实的技术技能积累。

为“抢购”更迫切需要的职业本科人才,2020年6月2日,北京精雕科技集团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成立南工-北京精雕学院,双方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并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那么,这个学院成立后,能培养多少适配的人才呢?够不够用呢?

“肯定不够用。”梁彦松介绍说,南工-北京精雕学院每届学生300人,而北京精雕集团每年销售设备1万台左右,即使按照每两台设备搭配一名技术人员来算,每年也需要5000名左右的职业本科人才来适配。

这也在释放一种明确的信号:在我国擅长的制造业中,传统职教模式下培养的专科生已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企业将更多地招聘理论知识更扎实、技术创新能力更强的职业本科毕业生。

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本科生培养2019年才开始试点,再加上四年的培养周期,即使现在“下订单”,也很难在短期内满足企业需求。

新出台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而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高职招生524万人。依此进行预估,四年后职业本科教育招生或将达到50万人以上,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业升级中人才缺乏的困境。

打造专家型双师队伍

坐拥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全国数控技能大师等称号的赵荣幸,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最年轻的“大师”。

善于琢磨的他,中专毕业后一直钻研数控技术,2014年获得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进入技师学院担任老师后,他不仅能够将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等引入课堂,还能为企业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为了引进赵荣幸,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不仅开出了70万元安家费、50万元年薪的丰厚待遇,还为他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团队成员8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3人,博士研究生4人。

对于人才引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近些年可以用“大手笔”来形容。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吸引了许多国家名师、全国技术能手、省名师、省工匠、知名企业技术主管、专业带头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到校任教。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拥有1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已经达到了92.29%。”谢永华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出成千上万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就离不开新时代、高素质、双师型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职业院校教师的质量,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做好职业本科教育,还要继续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打造在职业素养上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技术理论上具有研究能力和深厚积淀、在实践上具有运用工程方法解决一线复杂问题的能力的专家型双师队伍。还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大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形成校企混编教师团队,把企业新的技术和工艺带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吴学敏说。

对于《意见》提出的“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吴学敏认为,要从教育属性、职业属性和本科属性三个宏观维度上去推进:“坚持教育属性,就是要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职业属性,要坚定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实现培养定位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转变提升,培养模式向校企融合型转变提升,师资队伍向专家型双师转变提升,服务能力向引领型转变提升;坚持本科属性,就是要提升本科教育整体水平,实现学术性、基础性、创新性三个升级。”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