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全面高水平对外开放
“入世”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入世”无论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进程还是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都具有极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稳步推进全面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2-11

作者:刘江宁(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

“入世”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入世”无论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进程还是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都具有极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入世”20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经济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推动了世界经济共同繁荣。

20年来,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增大,让开放的春风吹遍世界。

20年来,不断扩大开放,中国从世界工厂正在转变为世界市场。2020年中国商品出口占全世界的15.2%、进口占11.8%,相比入世初期的2003年,这一数值分别上升了9.2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转向了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目前消费的贡献率达到58.8%,我国正从单纯的生产大国变成生产和消费并重的大国,正在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20年来,不断扩大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海外投资者。202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58万亿美元,20年增长了10倍。中国的生产和贸易网络为许多国家提供了生命线,还提高了世界各地商品的数量、质量和种类。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增大。

20年来,不断扩大开放,中国与世界分享市场机遇和繁荣。全球的贸易伙伴从中国贸易量提升、进口增长中获益颇丰。在过去20年里,世界货物贸易总额将近翻了一番,中国货物进口增长了近6倍,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中国实施了贸易自由化的各种措施,消除了许多非关税壁垒,加入世贸组织有关的改革,推进了外商投资开放进程。

展望未来,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世界开放格局。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贡献。面向未来,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全面开放,要推进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开放创新是一个国家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随着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跨国流动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创新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在一个企业、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内部完成,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扩大开放。

——坚持共赢开放,要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格局。在国际经贸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加强开放合作。

——坚持双向开放,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断夯实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根基。加强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做好对重点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准入政策、市场信息等的收集发布,增加对外投资合作公共产品服务供给。

——坚持包容开放,要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综合考虑市场规模、贸易潜力、消费结构、产业互补、国别风险等因素,引导企业开拓一批重点市场。

——坚持公平开放,要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更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必然要求不断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及相关领域国内立法,促进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有机衔接、良性互动。

展望未来,以新经济发展理念引领更高水平的全面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稳步推进全面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1-12-11 15:45:55 来源:

作者:刘江宁(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

“入世”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入世”无论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进程还是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都具有极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入世”20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经济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推动了世界经济共同繁荣。

20年来,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增大,让开放的春风吹遍世界。

20年来,不断扩大开放,中国从世界工厂正在转变为世界市场。2020年中国商品出口占全世界的15.2%、进口占11.8%,相比入世初期的2003年,这一数值分别上升了9.2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转向了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目前消费的贡献率达到58.8%,我国正从单纯的生产大国变成生产和消费并重的大国,正在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20年来,不断扩大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海外投资者。202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58万亿美元,20年增长了10倍。中国的生产和贸易网络为许多国家提供了生命线,还提高了世界各地商品的数量、质量和种类。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增大。

20年来,不断扩大开放,中国与世界分享市场机遇和繁荣。全球的贸易伙伴从中国贸易量提升、进口增长中获益颇丰。在过去20年里,世界货物贸易总额将近翻了一番,中国货物进口增长了近6倍,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中国实施了贸易自由化的各种措施,消除了许多非关税壁垒,加入世贸组织有关的改革,推进了外商投资开放进程。

展望未来,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世界开放格局。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贡献。面向未来,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全面开放,要推进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开放创新是一个国家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随着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跨国流动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创新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在一个企业、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内部完成,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扩大开放。

——坚持共赢开放,要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格局。在国际经贸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加强开放合作。

——坚持双向开放,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断夯实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根基。加强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做好对重点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准入政策、市场信息等的收集发布,增加对外投资合作公共产品服务供给。

——坚持包容开放,要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综合考虑市场规模、贸易潜力、消费结构、产业互补、国别风险等因素,引导企业开拓一批重点市场。

——坚持公平开放,要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更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必然要求不断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及相关领域国内立法,促进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有机衔接、良性互动。

展望未来,以新经济发展理念引领更高水平的全面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 陈霞]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