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的哲学家”学习理论传播
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影响带动人民群众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创造了积极的条件。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贯穿艾思奇各项工作的根本路径,学习艾思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就是要坚持以党的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主体作用。

向“人民的哲学家”学习理论传播

来源:学习时报2021-12-13

作者:李晖

艾思奇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教育和传播,从上海时期到延安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他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宣传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帮助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哲学家”。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无论是宣传教育活动,或者是学术创作研究,艾思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中国实际国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正是因为把握住了时代脉搏,不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河,而且实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艾思奇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上事实上的问题,要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足以证明它是事实上的真理。他认为,哲学的中国化、现实化不是书斋课堂里的运动,不是滥用公式的运动,而是要从实践中吸取哲学的养料,发展哲学的理论。要根据每一时期的经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理论,而不是把固定了的哲学理论,当作支配一切的死公式,要把这一发展的哲学理论拿来应用,指导思想行动。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影响带动人民群众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坚持真理性与朴实性相结合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各种消极的唯心论思潮甚嚣尘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坚持抗战的决心,作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为了坚持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坚持对各种唯心主义思潮进行大量批判和斗争,既有与阶级敌人的理论斗争,也有与革命同志内部的思想争论。从延安整风中批判“主观主义”,到批判蒋介石“反动哲学”,再到对“法西斯”“旧思想旧文化”以及革命队伍内部和党内的唯心主义、主观主义思想的批判,他都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全力捍卫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线。艾思奇每一次斗争历程,都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仅敢于斗争更善于斗争,这些斗争对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帮助党员干部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克服唯心主义、主观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路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众哲学》中,艾思奇以大众需求为导向,以大众话语承载哲学道理,将深奥抽象的哲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予以表达,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渴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朴实愿望,帮助大众认识进而认可马克思主义,启发引导人们追求真理、探寻改造中国与世界之路,起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作用。

坚持科学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问题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的语言为话语体系、以人民群众的生活为落脚点。艾思奇认为哲学应该掌握在大众的手中。哲学脱离了大众,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大众离开了哲学,就失去了解放的武器。艾思奇尽量让哲学走出抽象思辨的王国,变成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让群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大众的行为能够受到哲学智慧的指引。艾思奇关注和回答大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大众的哲学。他指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党的思想要合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党的方针和政策是人民群众需要的集中反映。艾思奇还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他曾说,一个理论工作者,如果脱离群众,就没有生命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艾思奇始终坚持通俗、大众的风格,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在实践上,艾思奇为了使理论批判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深入群众,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紧密结合,而且还身体力行进行宣传教育,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拉近群众与哲学的距离,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贯穿艾思奇各项工作的根本路径,学习艾思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就是要坚持以党的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主体作用。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忘,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艾思奇坚持理论与实际、真理与朴实、科学与群众相结合的传播思想,从不空谈理论,绝不做空头哲学家,将自己的哲学工作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以哲学的方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他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实现了从上层知识分子到广大民众的普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向艾思奇学习理论传播,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新时代继续开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立足理论传播的目标任务,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有效方法、路径、载体,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增强理论宣讲针对性吸引力;更要坚持资源整合与资源融合相统一,推动媒体、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聚合传播效应,使党的理论实现全时、全速、全面传播。

(作者系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向“人民的哲学家”学习理论传播

2021-12-13 11:55:15 来源: 0 条评论

作者:李晖

艾思奇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教育和传播,从上海时期到延安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他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宣传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帮助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哲学家”。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无论是宣传教育活动,或者是学术创作研究,艾思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中国实际国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正是因为把握住了时代脉搏,不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河,而且实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艾思奇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上事实上的问题,要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足以证明它是事实上的真理。他认为,哲学的中国化、现实化不是书斋课堂里的运动,不是滥用公式的运动,而是要从实践中吸取哲学的养料,发展哲学的理论。要根据每一时期的经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理论,而不是把固定了的哲学理论,当作支配一切的死公式,要把这一发展的哲学理论拿来应用,指导思想行动。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影响带动人民群众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坚持真理性与朴实性相结合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各种消极的唯心论思潮甚嚣尘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坚持抗战的决心,作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为了坚持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坚持对各种唯心主义思潮进行大量批判和斗争,既有与阶级敌人的理论斗争,也有与革命同志内部的思想争论。从延安整风中批判“主观主义”,到批判蒋介石“反动哲学”,再到对“法西斯”“旧思想旧文化”以及革命队伍内部和党内的唯心主义、主观主义思想的批判,他都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全力捍卫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线。艾思奇每一次斗争历程,都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仅敢于斗争更善于斗争,这些斗争对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帮助党员干部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克服唯心主义、主观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路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众哲学》中,艾思奇以大众需求为导向,以大众话语承载哲学道理,将深奥抽象的哲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予以表达,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渴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朴实愿望,帮助大众认识进而认可马克思主义,启发引导人们追求真理、探寻改造中国与世界之路,起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作用。

坚持科学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问题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的语言为话语体系、以人民群众的生活为落脚点。艾思奇认为哲学应该掌握在大众的手中。哲学脱离了大众,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大众离开了哲学,就失去了解放的武器。艾思奇尽量让哲学走出抽象思辨的王国,变成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让群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大众的行为能够受到哲学智慧的指引。艾思奇关注和回答大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大众的哲学。他指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党的思想要合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党的方针和政策是人民群众需要的集中反映。艾思奇还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他曾说,一个理论工作者,如果脱离群众,就没有生命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艾思奇始终坚持通俗、大众的风格,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在实践上,艾思奇为了使理论批判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深入群众,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紧密结合,而且还身体力行进行宣传教育,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拉近群众与哲学的距离,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贯穿艾思奇各项工作的根本路径,学习艾思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就是要坚持以党的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主体作用。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忘,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艾思奇坚持理论与实际、真理与朴实、科学与群众相结合的传播思想,从不空谈理论,绝不做空头哲学家,将自己的哲学工作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以哲学的方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他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实现了从上层知识分子到广大民众的普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向艾思奇学习理论传播,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新时代继续开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立足理论传播的目标任务,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有效方法、路径、载体,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增强理论宣讲针对性吸引力;更要坚持资源整合与资源融合相统一,推动媒体、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聚合传播效应,使党的理论实现全时、全速、全面传播。

(作者系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