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就业,一头连着市场主体、经济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这彰显出稳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来源:经济日报2021-12-18

就业,一头连着市场主体、经济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这彰显出稳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月经济数据显示,1月份至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事实上,这一目标10月份就已完成。当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业态新岗位层出不穷,为就业增添了新潜力,也为经济发展增加了活力。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只有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才能把就业的“蛋糕”做大。一方面,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比如,把就业指标作为宏观调控取向调整的依据,推动财政、金融、消费、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就业,从而发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特别是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这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为稳增长、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做好就业工作,不仅要关注就业规模的扩大,还要关注就业质量的提升,特别是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比如,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为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以及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增强劳动者的技能和竞争力;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切实打通职业发展的通道,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是保障就业的良好基础。随着“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等政策的落地实施,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稳定就业大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梁 瑜

(中国经济网供稿)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2021-12-18 07:58:08 来源: 0 条评论

就业,一头连着市场主体、经济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这彰显出稳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月经济数据显示,1月份至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事实上,这一目标10月份就已完成。当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业态新岗位层出不穷,为就业增添了新潜力,也为经济发展增加了活力。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只有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才能把就业的“蛋糕”做大。一方面,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比如,把就业指标作为宏观调控取向调整的依据,推动财政、金融、消费、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就业,从而发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特别是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这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为稳增长、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做好就业工作,不仅要关注就业规模的扩大,还要关注就业质量的提升,特别是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比如,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为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以及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增强劳动者的技能和竞争力;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切实打通职业发展的通道,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是保障就业的良好基础。随着“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等政策的落地实施,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稳定就业大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梁 瑜

(中国经济网供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