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泸州小镇里的油纸伞,改变了他的一生……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摄影报道
走进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伞乡景区,能闻到阵阵桐油味,这是分水油纸伞的味道。作为泸州的一大文化名片,分水油纸伞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一把油纸伞,蕴藏着怎样的故事?12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五省市网信办和新华网共同主办的“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网络主题活动来到分水岭镇,进行探访。
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伞乡景区
“分水油纸伞制作需要96道工序,选材、锯筒、刨节、刮青、穿线、石印、上油等。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完全保留着全手工制作的油纸伞,几乎毫无遗漏地承袭了中国传统的制伞技艺。也正是因为这样,分水油纸伞经久耐用,能够在五级风中不变形。”在泸州油纸伞博物馆,泸州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毕六福向往来游客讲起油纸伞的学问。
尽管已是六旬老翁,但一说到油纸伞,毕六福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由于常年做伞,他的拇指和食指间,有几块做伞留下的刮痕,双手散发着桐油味。
毕六福正在讲解制伞工艺
毕六福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制伞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陪伴着父母制伞的他,渐渐对油纸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钢架布伞兴起后,油纸伞走向没落。年轻人南下务工,毕六福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到泸县分水伞厂(前泸县制伞生产合作社)当伞工,成了邻居眼中的“逆行者”。
“把油纸伞做好,机遇留给能坚守的人,到时机了,就能发扬光大。”父亲留给毕六福的这句话,深深刻在他脑海里。为了让更多人爱上油纸伞,让油纸伞技艺和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毕六福对油纸伞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进,先后开发了加沙工艺油纸伞、石印油纸伞、无桐油味和芳香防雨型油纸伞等,为上千年的古韵油纸伞文化掀开了新的篇章。2009年,注册“毕六福”油纸伞品牌,改变了油纸伞没有品牌的历史。
分水油纸伞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一把油纸伞,让毕六福的生活变得不再“平凡”,也为董允坝群众带来了好日子。
“有女不嫁董允坝”,是当地的一句老话。从曾经的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到如今的国家AAAA级景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级蔬式生活主题公园,董允坝人未曾想过,这个落后的小村庄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开始,泸州市江阳区开始把董允坝作为全市现代农业核心腹地进行打造。简单概括,就是做强“伞文化”名片,并培育观光农业,激活乡村生态游。在做了深入调研规划后,2万余亩的董允坝·伞乡景区,在分水岭镇“落了脚”,景区由伞里古街和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组成。
如今,董云坝不仅是当地农户的聚居点,也成了分水岭油纸伞文化、三国文化的展示区。在总长约1.1公里的古街中,即便是一处狭窄小巷,也因遍地的油纸伞惊艳了起来。
油纸伞也带活了当地经济发展
光有元素还不够,要需要对其中的文化深入挖掘。在伞乡景区,油纸伞博物馆、研教基地、汉服店等都是游逛的好去处。每逢节假日,景区还会推出适时小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之中,感受文化的乐趣。
“油纸伞,已经成了我们的精神支撑,是这座小镇上独一无二的印记。希望油纸伞这个好东西能够永久流传下来。”毕六福说。